【摘要】嫖宿幼女罪最初的目的是更好地保護幼女的身心健康,但以目前的司法實踐看,并沒有立法者預期的效果,反而給幼女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本文從嫖宿幼女罪在國內發展歷史、納入強奸罪的必要性和社會效果來說明嫖宿幼女罪的不合理性。
【關鍵詞】嫖宿幼女罪;構成要件;社會效果
一、嫖宿幼女罪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1979年我國刑法并沒有設置嫖宿幼女罪,198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一次規定了嫖宿幼女的行為,但是根據該規定,“嫖宿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依照刑法第139條的規定,以強奸罪論處”。但是后來為了更好地保護幼女的身心健康,1997年《刑法》第360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了嫖宿幼女罪,從此嫖宿幼女罪從強奸罪中分立出來。
二、嫖宿幼女罪納入強奸罪的必要性
(1)嫖宿幼女罪的構成要件。所謂嫖宿幼女罪是指嫖宿不滿14周歲的幼女的行為,嫖宿指的是行為人以金錢或者財物為代價,與賣淫的幼女進行性交或者其他性行為。一是嫖宿幼女罪的犯罪主體,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是年滿十六周歲者,根據法律規定只有八種罪才能追究已滿十四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但是這八種罪不是特定的罪名而是八種行為,其中有強奸罪。嫖宿幼女罪的起點刑高于奸淫幼女的強奸罪所以理應按年滿十四周歲來確定這才符合邏輯。二是嫖宿幼女罪的犯罪客體,侵犯是幼女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風化管理秩序。三是嫖宿幼女罪的犯罪主觀方面,嫖宿幼女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2001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嫖宿幼女罪主觀上是否需要具備明知要件的解釋》規定,“行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滿十四周歲幼女而嫖宿的,適用《刑法》第36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嫖宿幼女罪追究刑事責任”。所以根據這個解釋規定,“明知”包括知道是幼女和可能是幼女,但是不包括對幼女不清楚這個情況。四是嫖宿幼女罪的客觀方面,就是指行為人嫖宿幼女的行為,“嫖宿”指嫖娼并和娼妓晚上一起睡覺,嫖宿幼女行為上性質是嫖娼,是一種特殊的奸淫幼女的行為,一般嫖娼不構成犯罪多數情況受治安處罰,但是嫖幼女的話性質就變了,這是立法上對幼女的特殊保護。(2)強奸罪中的奸淫幼女和嫖宿幼女罪的對比。首先,犯罪客體上,強奸罪中奸淫幼女侵犯的是婦女性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嫖宿幼女罪的侵犯客體是幼女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風化管理秩序,嫖宿幼女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其次,犯罪主體上面,強奸罪中的奸淫幼女的犯罪主體是包括年滿十六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能力的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還包括以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嫖宿幼女罪的主體規定是年滿十六周歲,這樣明顯看出立法違背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因為同樣是幼女,而且大部分時候被嫖宿的幼女同樣不是出于自愿。再次,犯罪客觀方面,嫖宿幼女罪是用金錢或者財物為代價在賣淫的場所和幼女進行性交,此罪要求的是和賣淫幼女發生性關系。而奸淫幼女是和未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發生性交,并沒有規定幼女是否同意或者是用金錢和財物為代價。最后,犯罪主觀方面上,嫖宿幼女罪的主觀方面必須是明知對方是幼女并且奸淫幼女也是要求明知對方是幼女,從兩則在犯罪主觀方面構成要件上是相同的,足以證明兩則的相似性,最終得出嫖宿幼女罪的不合理性。
三、嫖宿幼女罪的社會效果
首先,從嫖宿幼女罪本身來說,近年來,嫖宿幼女行為頻繁發生,最為人熟悉的就是貴州習水發生的嫖宿幼女行為,我國自從1997年刑法把嫖宿幼女單獨定罪就飽受社會爭議,在各地不斷發生嫖宿幼女的行為,呈現出嫖宿人數多,多次嫖宿的特點,究其原因雖然嫖宿幼女罪的法定刑起點高于強奸罪,但是它的最高上限卻明顯低于強奸罪,強奸罪的最高刑可以是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量刑上比強奸罪輕直接導致一些不法分子逃避法律嚴懲提供了方便之門。其次,從嫖宿幼女罪對幼女的影響來說,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張榮麗指出:“嫖宿幼女罪就是把原來認定的強奸犯變成嫖客,而受害的幼女變成了賣淫女”,就是因為這樣這些罪犯可以用自己是不知道賣淫女的年齡和自己付出了一定的報酬來為自己開脫罪名。最后,從嫖宿幼女罪的客觀效果來說,嫖宿幼女罪沒有起到抑制犯罪分子對幼女的侵害行為,反而使得那些組織幼女賣淫的行為屢見不鮮,在客觀上放縱了犯罪分子。
嫖宿幼女罪在社會中引起了巨大的爭議,當下嫖宿幼女罪的不合理性。嫖宿幼女性質惡劣,而且不少公職人員也嫖宿幼女,公職人員嫖宿幼女的行為嚴重影響著我國公職人員在群眾中的形象,不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筑。目前嫖宿幼女罪不僅沒有很好的履行職責反而成為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的借口,所以本文建議刑法修正案盡快把嫖宿幼女罪納入強奸罪并根據罪行法定原則完善對幼女的保護。
參 考 文 獻
[1]劉憲權.刑法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謝雪雁.奸淫還是嫖宿—社會視野中的嫖宿幼女罪[J].法治與社會.2012(19)
[3]華臻.嫖宿幼女罪廢除論[J].法治與社會.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