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職業價值觀是教師在職業活動中對于教師職業的地位、作用及其對個人生活意義的看法,它包括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評價和對自身工作崗位的看法。”①教師的職業價值觀被視作“教師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因”。②
高校的主體工作就是人才培養,而教師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因素。公共課教師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分子,他們的職業價值觀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是否能擔當起社會賦予的文化重任。作為高職院校的公共課教師,他們的職業價值觀既有與普通高校公共課教師相似的一面,同時還具有職業院校獨有的特點和規律。
本課題組在對省內多所高職院校進行有關公共課教師職業價值觀方面的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經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 高職公共課教師職業價值觀現狀及成因
1.1 對職業的認知理性而客觀
對崗位價值有廣泛認同。在關于目前崗位對完善學生素質結構的價值方面,問卷中九成多的教師都給予了認同,其中認為有些價值的占27.03%,認為有很大價值的占70.27%。而在目前崗位對于自我實現的意義方面,問卷中認為有些價值的占40.54%,認為有很大價值的占59.46%。可見公共課教師在崗位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方面都有充分的肯定。
職業態度總體向好。在對目前崗位的態度方面,問卷中有43.24%的教師表示很喜歡,21.62%的教師表示比較喜歡。另35.14%的教師表示一般,原因是課程不受重視、晉級等各方面的壓力大。
對職業價值觀提升條件的認知全面。在高職公共課教師職業價值觀提升的主要途徑的選項中,客觀支持方面首推的是政策、制度和待遇支持(91.89%),其次是教育(51.35%)、學生支持(18.92%)、社會輿論(16.22%)。而有六成的教師在主觀因素方面認同個人修養的必要性(59.46%),另有5.41%的教師認為是其它因素。可見,除了對客觀支持的期待之外,教師在提升主觀素養方面也有內在的自覺。
1.2 對職業的壓力感受強烈
工作強度大。調查中教師普遍反映很累。問卷顯示近六成的教師年承擔純課時量在400學時以上,其中竟有占16.22%的教師達500學時以上。在門數方面,八成以上的教師承擔兩門以上課程,其中承擔兩門的占43.24%,承擔三門的占16.22%,而承擔四門及以上的占13.51%。導致這種超負荷現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師資配備不足。另外由于高職院校課程設置講究靈活性,各類公共選修課的整合變動性都比較大,從而增加了教師備課的難度。
職稱晉升難。在高職公共課教師亟待解決的困惑的訪談調查中,反映最多的就是職稱晉升問題,問卷結果也顯示在首位(70.27%)。職稱問題主要集中在晉升高級職稱部分。在有關職稱晉升難的原因方面,問卷顯示前三位分別為:與專業課教師相比缺乏競爭優勢(81.08%),晉升條件不容易達到(56.76%),名額少(54.05%)。在職稱晉升的條件方面,認為難度較大的前兩位選項分別是論著(75.68%)和課題(59.46%),其次為實踐能力(32.43%)。論著難主要是課時壓力大,缺乏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教材方面,有些根據有關要求必須使用統編教材(思政課),因此客觀上缺少參編的機會。課題難主要是申報推薦的環節,缺乏與專業課教師間的競爭優勢。實踐能力部分,學校要求的條件比較牽強。
培訓機會少。盡管各個高職院校在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方面下了很大的努力,每年有提供培訓的計劃,但公共課教師仍舊覺得接受培訓的機會少,問卷調查也表明持這種意見的人占到64.86%。這里有對公共課教師重視不夠的一面,也有教師任務繁重脫不開時間的原因。
1.3 對與專業課教師間的差距表示無奈
缺乏平等參與的機會。調查中大部分教師表示有許多現實的困惑,有失落感。例如在優秀教學團隊的建設、精品課程申報等項目上幾乎沒有機會,在院內有機會也只是象征性的,很少會被向上推薦。這種選擇上的落差,與公共課教師的職業期待形成了強烈沖突。究其原因,除了公共課性質本身的限制之外,有些是高職院校自身運作理念上的問題。
待遇上有差距。在與專業課教師待遇的比較方面,問卷中認為有差距的占八成以上,其中認為有些差距的占56.76%,認為有很大差距的占29.73%。有關差距的具體表現方面,問卷顯示排序在前的分別是:職稱晉升相對困難(86.49%),進修學習機會少(70.27%),其它(32.43%),收入(27.03%)。正因如此,在相對于專業課教師的職稱晉升條件方面,認為應該較低的占67.57%,認為應該一致的占32.43%。
1.4 對職業帶來的幸福感缺乏認同
壓力和困惑導致職業倦怠。在問卷中有五成多的教師表示有幸福感,其中認為幸福感比較高的占27.03%,認為很高的占24.32%。而認為一般的占45.95%,表明近五成的教師存在困惑,“教師職業倦怠已成為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難題”。③環境的限制影響教師積極性和潛能的發揮,“職業價值觀是影響教師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④
環境控制感不足。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的教師在個人對學生素質的影響力方面懷有自信,其中認為比較強的占40.54%,認為很強的占18.92%。但仍有四成多的教師表示沒把握,狀況堪憂。這里有教師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也有對公共課程在職業院校的吸引力持有懷疑的一面。
管理層重視不足。在高職院校對公共課教師的重視狀態方面,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兩成教師認為重視,其中認為比較重視的占13.51%,認為很重視的占8.11%。而認為不重視的占29.73%,認為一般的高達48.65。
2 高職公共課教師職業價值觀提升的對策
2.1 激發內在潛能以促進教師的個性發展
重視師德修養。堅持為人師表,成為學生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方面的楷模。不僅具有積極的鉆研精神和奉獻意識,還能夠在各種差別和利益關系面前,正確對待名利得失,懷有堅定的職業信念。
提升業務能力。科學認識職業教育領域具有的特殊性、公共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的不同機遇等,努力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現實途徑。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鼓勵教學創新,提高教學能力。同時樹立良好的科研意識,多出成果。以此提升公共課教師的職業成就感,讓教師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受到重視和尊重。
培養實踐能力。培養“雙師”素質,保持對學生素質和職業需求與本課程關系的清醒認識,有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使工作更加吻合高職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和自身的特長,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并具有為社會提供技術服務的能力。
2.2 擴大自由度以增加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減少課時與門類的壓力。完善公共課部分的師資配置,避免身心疲憊,影響教師的健康以及教學質量。增強課程整合的科學性,以免占用可貴的教學資源。在公共課教師承擔的社會實踐環節,給予適當的物質支持。盡量使公共課教師能與專業課教師在公平的職業條件下工作和學習,獲得應有的職業幸福感。
加大教學和科研活動中的話語權。在各種教學科研活動中,盡量保障公共課教師的參與資格,不對公共課教師附加一些限制。在精品課程、優秀團隊建設、科研課題推薦申報等各項環節,使公共課教師的作用和價值得到充分的尊重,從而激發他們的工作興趣和積極性。
加強師資培訓。重視公共課教師的知識更新,以擴展人文視野和參與能力。合理制定培訓計劃,使不同層次的公共課教師都能得到及時的鍛煉和提高。
2.3 縮小差距以創造與專業課教師公平發展的機會
搭設與專業課教師間相互交流的平臺。讓不同學科專業背景的教師能夠在教學和科研方面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打造精品,從而達到雙贏。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客觀地考量公共課教師在教學、科研以及社會實踐各個方面的現實資源,掃除他們在職業環境中的實際障礙,解決他們職業發展中的眾困惑。在推薦課題申報等環節,更加客觀地評價公共課教師的教研科研能力,使他們也有機會被各方面認同。
解決職稱晉升條件中的難點問題。完善職稱評審程序,在晉升條件的制定環節廣泛征求公共課教師的意見,在名額分配上確保這部分人利益不被忽視,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確保上級的相關政策不會變形。
2.4 善用政策以保障教師價值觀提升的客觀環境
加大對公共課程的培育力度。重視公共課程的地位和作用,在公共課教師的教育和培訓方面舍得經費投入。大力挖掘公共課教師隊伍中的典型人物,用激勵機制激發廣大教師的職業熱情,提升職業能力,發揮公共課在職業教育中的特殊魅力。
提高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水平。各級領導必須增強對公共課教師職業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能力。出臺制度時科學民主,執行制度時堅定有力,特別是要確保上級政策得到及時的、認真的貫徹落實。堅持合理引導,盡量滿足正當需求,同時也要對一些政策性的東西進行耐心的解釋和說明,及時消化認識上的偏差和誤區,使所有教師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化。
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在職業價值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全面熟悉和了解廣大公共課教師的職業矛盾,準確把握他們的職業心態,并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幫助他們及時走出困境,在創造性的職業生涯中獲得真實的職業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