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院管理領域專門性人才的培養質量直接影響醫療機構和衛生事業的發展。文章從醫院管理人才的素質要求出發,從知識結構、實踐能力、科研水平以及人文素質等方面對當前醫學院校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醫院管理研究生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專業的一個分支,醫院管理方向旨在為現代醫院及衛生事業管理單位輸送具備基本醫學常識、熟悉醫學發展規律的職業化專門管理人才。隨著社會需求和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醫學院校非醫學專業逐漸增多,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的招生數量也不斷增加。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這類專業學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如目標定位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培養管理欠規范以及具體培養環節難落實等等。通過對廣東省內部分醫學院校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的調查研究,筆者總結當前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課程設置不夠科學,研究生知識結構不合理
(1)公共必修課課時過多,專業課較少。除政治理論學生普遍反映課時過多、實用性不強外,專業外語的教學薄弱也反映比較突出。大多數醫學院校在外語課程方面針對研究生統一開設公共外語和純醫學英語,這只適用于臨床專業學生,對于社會醫學與管理學的專業英語并未涉及,因此,難以滿足文獻查閱和論文撰寫等科研需要。與醫學專業相同的外語教材,授課方式對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的適用性不大。
(2)選修課不夠豐富,難以滿足培養需要。寬廣的知識結構是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必備的素質。衛生事業管理、醫院管理學、組織行為學、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衛生法學、衛生經濟學、管理心理學等等,都是學生應涉獵的。然而,除英語、政治、統計學三大必修課和少數幾門專業必修課外,研究生的選修課程并不豐富,與醫院管理專業相關的選修課甚少,課程資源相對匱乏。盡管有的高校開設了幾門衛生事業管理相關的課程,但也參差不齊,不成系統。
2 培養計劃不夠合理,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全面
2.1 研究生對醫療工作欠缺深入的了解
一名合格的醫院管理者應該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并對醫療相關工作有較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從醫療值班到醫療糾紛的調處,從掛號收費到醫保收費機制的完善,從醫院感染管理到醫療質量的監控等等,這些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費用的管理都是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步入正式工作崗位前需鍛煉并了解乃至掌握的。因此,研究生需在醫院各行政科室輪轉,并盡可能地了解、參與醫療活動,甚至參與醫療值班,唯有如此才可能累積足夠的經驗并勝任今后的醫院管理工作。然而許多醫院管理專業的研究生隨導師課題的工作需要或就導師安排的便利性,在高校或在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甚至企業等單位實習,學生未在醫院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培養。由此導致醫院管理專業的研究生不懂醫療,不懂醫院管理。
2.2 研究生管理能力欠缺
管理能力是醫院管理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依據培養計劃,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有一年半至兩年的實習時間,學生實習大多在行政科室輪轉,由各科室老師帶教;有的研究生則幾乎完全在辦公室協助導師完成課題。然而實習過程中,帶教老師給學生安排日常瑣事,要求學生協助工作,卻往往忽視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不同的是,部分西方高校在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學生的管理能力、領導能力。例如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在學校的科研項目和學術管理中會有意識地安排管理類研究生擔任一定的學術管理職務;或要求學生組成相應的學習團體、服務團體,成立相應的機構并自我管理,以鍛煉其領導能力。也正是這種有針對性的培養,使管理類研究生的實踐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3 “放羊式”的管理,研究生科研能力差
在醫學院校,基礎醫學等專業的研究多為實驗室研究,這些專業的研究生集中于實驗室實習,科室的科研氛圍較濃,除二級學院的管理、導師的指導,還有高年級研究生帶低年級的研究生進行探索研究,形成了較好的鏈式培養模式,研究生的科研素質、科研思維得到了較好的培養。而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一方面由于其導師大都擔任重要領導職務,工作繁忙,難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指導研究生;另一方面,該專業研究生分散于各行政科室輪轉實習,二級學院將管理的任務交給了學生實習單位,但實習單位大都以完成日常行政工作為主要職責,對研究生的培養意識較為欠缺。由此,導致了研究生無人監管的“放羊式”管理。
醫院管理專業的相關研究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課題多般為流行病學、社會學調查研究,研究期限較短、研究方法及嚴謹性與自然科學的研究相比是有差距的。且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分散于各行政科室輪轉實習,行政科室的帶教老師對學生科研方面難以給出有力的指導。加之培養單位監管不夠,許多研究生臨近畢業才匆忙展開課題研究,導致課題設計粗糙,論文質量不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值得深思。
4 培養缺乏針對性,人文素質需加強培養
由于管理學特殊的學科背景,既需要培養科學研究人員,更需要培養實踐型人才。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為適應社會需要,在原有學術型學位基礎上大力發展專業學位,并分別采取不同的培養模式有針對性地對專業學位與學術型學位研究生進行培養。
衛生事業管理人才肩負著醫學和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的多重要求,醫院管理者既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也需要較高的人文精神、人文素養。這種素質應是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底蘊的,廣泛涉獵文學、政治、經濟、管理、心理、營銷、交際等多領域知識,通過吸取精髓的教化與管理實踐,而培養成的適應時代需要的重要品質。然而醫學院校仍以醫學教育為主,注重于學生醫學知識的灌輸,卻忽略了不同專業差異化的培養,忽略了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塑造。由此導致,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的知識覆蓋面不廣、文化沉淀不夠,人文素質需進一步加強培養。
作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專門管理人才的醫院管理專業,其專業培養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思考。該專業研究生的知識結構是否合理、實踐能力是否足夠、科研水平是否合格等等,反映了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關系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醫學院校研究生培養單位應結合專業的特點,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完善培養計劃、加強培養過程管理等等,解決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高醫院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