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雅虎和Facebook宣布就專利糾紛問題達成最終和解,并啟動新的廣告合作?!吧缃或寗拥拿襟w”概念由此牽動業界視線。有人認為此舉挑戰方向針對谷歌,也有人認為指向Twitter。我個人認為這只不過是互聯網在現金引力作用下向基礎的一次復歸,是新的進發之前的彈藥儲備。
雅虎和Facebook圍繞專利的矛盾起于雅虎前CEO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今年3月,雅虎宣布起訴Facebook,指認后者侵犯雅虎10項專利,涉及網絡廣告、隱私控制、通信和社交網絡技術。我分析湯普森當時的意圖是為轉向新的數據方向而掃除后顧之憂。但湯普森的激進調整引起雅虎內部激烈反抗,對方找茬子讓他出局。隨后雅虎臨時CEO羅斯?列文森馬上就了結了此案。
事實上,在和解前,雙方已沒有什么可爭的了。這有助于理解雅虎和Facebook和解不包含任何現金協議。不僅如此,雙方還在列文森主動調整后走近了。走近的含義是:互聯網2.0模式(SNS)與1.0模式(網絡大眾媒體)抱團取暖。形成的新概念,被業界美其名曰“社交驅動的媒體”。
雅虎、Facebook、谷歌、Twitter四家對“社交驅動的媒體”概念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樣的。只有雅虎的需求是戰略性的。因為湯普森出局傳出的信號是雅虎不想向數據化方向進行轉型,但停留在1.0媒體,又受到市值和現金雙重壓力。與Facebook鬧一場下來,雖然沒得到利,但加入SNS概念,可以得2.0的名,算是對市值有所交待;從阿里巴巴脫身,又可緩解來自現金的壓力。綜上可以看出,雅虎當前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被動應付狀態,顧不得長遠了。不要說對谷歌構成威脅,能自保就不錯。
Facebook與雅虎的和解沒有太大意義,而合作則是一種權宜之計。Facebook下一步的主攻方向是大數據,但他為什么此刻要向傳統方向(1.0媒體相對紙媒先進,但相對2.0媒體傳統)后退一步呢?原來,Facebook前一段時間頗為難受,在資本市場上受到收入結構單一的指責,分了他的心。雅虎市值不佳,但收入卻頗豐。Facebook與之合作的戰略意圖顯然是先穩住收入再出擊,這好像在打拳出擊之前,先把拳頭收回來。
這樣一來,最難受的當然是Twitter而非谷歌。因為Twitter現在處于危險之中,正需要“社交驅動的媒體”當救命稻草?!吧缃或寗拥拿襟w”如果當“救命”聲聽,里邊是兩聲:社交代表叫好,媒體代表叫座?,F在叫座的資源叫Facebook順帶著就摟草摟走了,對Twitter來說是雪上加霜。
谷歌是高手,“社交驅動的媒體”對他的含義與對Twitter的含義完全不同。谷歌雖然也有收入壓力,但最大的挑戰在遠期,而不在近期。所以通過“社交驅動的媒體”增加收入的意義不是特別大。谷歌加強SNS,主要是針對Facebook進行反擊。但他馬上就會面臨被Facebook攻入后院點火的問題。谷歌現在到了從遠期戰略看命懸一線之際,難受在要對OS進行重新評估(焦點是對HTML5的戰略態度),這對于它來說好比斷左手還是斷右手一樣難以決斷。谷歌不象蘋果和微軟,現在回頭上岸還來得及;否則一旦被Facebook抓住它要適配幾千種手機的弱點一舉攻克老巢,谷歌在移動互聯網上就會有覆滅之虞。因此他現在抓住SNS不放,具有與Facebook一樣的心理,是為了向大數據和Web App的前進方向發展,而不是向1.0媒體方向倒著發展。
剩下的就已經是現在進行時,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