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瑞士巴塞爾鐘表珠寶博覽會(BASELWORLD)是在國際婦女節當日拉開的序幕,這個為期8天的鐘表盛會也迎來了40周年的紀念。根據官方數據,來自41個國家的1815家參展商在6個展館中(總計16萬平方米)分別展示各自產品,其中包括了689家珠寶商和608家鐘表商,以及518家生產用具、材料、陳列柜、表帶等各類附屬產品的商家,博覽會最終有10.43萬參觀者。面對海量信息,有心的瑞士參展團開發了專門的App 來介紹本年度瑞士品牌的各類新款,而且為媒體準備了基于安卓系統的新產品閱讀器,能夠看到不同品牌的新款圖片以及新聞稿,省卻了在不同新聞資料之間整合內容的麻煩。
實用技術流
每年的BASELWORLD都會有一個突出的功能技術,今年似乎把這個主角讓給了時區功能。話說回來,這個功能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技術,很早之前已經運用到手表當中,但是隨著實用技術流的趨勢越來越強,如今的表壇很樂意在這類功能方面尋找新的突破點,尤其會在機芯裝置以及新材料的運用方面發現新的機會。
不著意在多功能表款發展的勞力士,卻在今年推出了Sky-Dweller,令表迷們歡呼雀躍。作為該品牌全新的一個表款系列,首次將時區與年歷功能合二為一。手表中的原住地時間由24小時環顯示,目的地時間則由常規的指針指示,年歷功能則可以自動調校大小月的日歷。日歷顯示依然采用位于3點位的放大鏡模式, 而月份顯示則巧妙的多,利用12個小時刻度外圍的窗口,每到一個月份,其中的窗口就會顯示出色彩,以表明是相關的月份。時間與日歷的調校方式也很奇特,不僅需要撥出表冠,而且也要旋轉表殼外圈,旋轉到不同的檔位才能夠調節不同的參數,只有表冠和外圈兩者的配合才能完成。這一有別于傳統時區表的機芯機構,讓人們看到了勞力士雖然不強調復雜功能,但并不意味著沒有能力去開發互動且實用的功能。
同樣是雙時區功能的表款,歐米茄海馬系列Aqua Terra GMT則是以機芯擒縱機構的革新以及新材料的運用為特色,自從2007年品牌推出同軸擒縱機構的自產機芯以來,無卡度游絲擺輪、Si 14硅游絲的運用,為機械手表時代的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Si 14”名稱源自硅的化學符號和原子序數,硅是非磁性物質,硅游絲的運轉因此不會受到磁性物質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受到的微小震動會導致機械表走時出現偏差,但硅游絲則使得震動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硅游絲的結構具有很強的自由度,這使得其能調整自身的幾何形狀,確保獲得最佳等時性,而且使得擺動的間歇絲毫不差。這種等時性有效地降低了走時的偏差。
以上兩個品牌在瑞士制表業的影響力巨大,但是德國品牌格拉蘇蒂Grande Cosmopolite Tourbillon也為時區表提供了超強的看點。如果只將注意力放到陀飛輪、萬年歷這些復雜功能上,恐怕并不是此表所要表達的重點。作為一款融合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時區表,佩戴者可以在世界時區中37個不同地點選擇并設定原住地所在的時間(6點位指針顯示),包括30分鐘以及45分鐘間隔的特殊時區,國際時區由三個字母構成的國際機場代碼表示(如:FRA代表法蘭克福),并顯示在表盤8點位的兩個小視窗,一個為標準時間(STD),另一個為夏令時制(DST),如果要改變目的地時間(中央指針顯示),則需要旋轉2點位表冠。今年的時區表話題之王非此表莫屬。
演繹中國風
中國市場的強大帶動了中國市場表的出現,這就好像200多年前西方鐘表進入中國,往往對于中國的文化都要有所了解,并且提供中國人喜聞樂見的表款一樣。如今,依然是中國這個市場,依然強大到吸引西方廠商前來掘金。今年又恰逢中國的龍年,因此中國文化與西方鐘表的碰撞在BASELWORLD中就變得愈發強烈。不過在龍元素之外,我們也看到了更多的中國文化探求,或通過功能、或通過外觀展現在了瑞士表之中。
如果有人詢問今天是中國農歷的何年何月何日,估計會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習以為常的西方歷法讓我們對自己的傳統都有些陌生。但是在中國使用西方歷法整整100年后,終于有一款手表能夠將中國的干支紀年法、時辰計時法、農歷日期與月份等參數全部顯示在表盤上,這就是寶珀中華年歷手表。雖然表盤上錯落著許多中國文字,但機芯的功能設置主要是由西方制表師來完成的。這種由內到外的中西合璧極為罕見,以機械的律動來演繹中國的歷法,這本身就是一次奇妙的創新。
許多中國人來到BASELWORLD,也將長城的記憶通過一款手表記錄下來,因為美度表用這一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時空坐標設計出全新的長城系列。表盤正中的浮雕設計,仿若城樓關隘上的石雕磚刻,厚重堅毅,為愛表人守護精準時間。表盤上內陷白色分鐘表圈如長城上的甬道銘刻時間,鍍鎳金屬點綴小時刻度仿佛烽火臺傳遞歲月,永遠有條不紊,表殼則將長城堅實穩固的形象與表款穩重簡約的氣質緊密相連。不知道這一略帶粗獷的表款在中國市場是否能夠大賣,但長城二字在許多人心中已經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女表繁盛
在鐘表市場逐漸回暖的同時,BASELWORLD也告訴我們女裝表市場將更加繁榮。眾多的女裝表款、全新的女裝系列,讓我們深深感到手表不僅是男人的玩具,也是女人最好的配飾。不過這一理念早在2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當時拿破侖的妹妹——那不勒斯皇后卡羅琳·繆拉,于1810年向阿伯拉罕·路易·寶璣訂制其第一只復雜手表。經過兩年的研發與創作,此表終于在1812年制作完成,并由要求完美的制表大師寶璣親自遞交。這一事件成為后來許多女裝表故事的起源,200年之后,如今的女裝表已經飛入了尋常百姓家,名表半邊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寶璣為了慶賀自家女表的歷史大事件,推出了那不勒斯皇后全新款式,搭配柔韌優雅的金質螺紋鏈帶,服貼舒適并與手腕合而為一。第一次采用黑色大溪地珍珠貝母表面,中央時分顯示,小秒針盤置于7點位,12點位的月相盈虧顯示置于動力儲存指示器上方。今年迎來180歲生日的浪琴表則以發祥之地——索伊米亞(Saint-Imier)為靈感推出系列女裝表款,再次回歸優雅與古典的美學。流利的線條及獨立于表殼的表耳賦予這些新品一種經典與現代設計之間的絕妙平衡。該系列的所有表款均配備機械機芯,透過透明藍寶石水晶表背可觀賞機芯的精妙運作。似乎對應了那句話:鐘表恒久遠、女表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