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技術創新給經濟注入新的動力,文章研究了影響企業RD的幾點因素,還重點解釋了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緣何與政府目標大相徑庭。政府對企業的科技資助對企業RD投入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企業享受的研發費用減免稅對企業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是負效應。上面已經給出了幾點可能的解釋。
【關鍵詞】創新;RD;稅收優惠;截面分析
企業RD投入主要包括RD經費投入和RD人員投入,本文主要關注政府給企業的科技資助對企業RD經費投入的影響。RD經費支出按資金來源分為政府資金、企業資金、國外資金和其他資金。由于不確定性、溢出效應以及外部性所致的市場風險與市場失靈,將使企業RD成果無法完全占有,RD投入的私人回報率低于社會回報率,嚴重影響企業的RD投資行為,直接導致企業對RD投入不足,因此,單靠市場激勵RD達不到社會最優RD投入量。政府有必要制定相應政策,進行適度干預。
一、數據及模型設定
由于數據的可得性,我們收集了廣東省2009年制造業30個行業的數據,并對其進行截面分析。我們的模型設定為lnep=β0+β1lneg+β2lnprf+β3lnminustax+μ,變量ep表示行業內企業自身RD投入總額,eg表示政府對行業內企業的科技資助總額,prf表示行業內企業的利潤總額,minustax表示行業內企業享受政府的研發減免稅總額。μ是隨機誤差項。我們預期政府對企業的科技資助會促進企業自身RD投入,即政府科技資助越多企業自身RD投入越多,即lneg的系數符號應該為正;企業利潤越大,企業抵抗研發風險的實力越強,越有雄厚的資金投入到RD,即lnprf的系數符號應該為正;另外,企業的研發費用減免稅扣除得越多同樣會刺激企業RD投入,即lnminustax的系數符號應該為正。
二、實證模型
由于是制造業30個行業的截面數據,必須考慮到異方差性會影響模型的準確度。如果直接對變量ep、eg、prf、minustax進行最小二乘估計。結果見下表1。
表1 政府科技自主對企業RD投入的影響
從上表的結果看出,方程中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另外,通過懷特檢驗(表2)我們可以看出,檢驗結果拒絕了同方差的原假設,這個方程存在非常顯著的異方差。
三、計量結果
將表1的結果表示為方程的形式:lnep=-1.357057+0.731389
lneg+0.536082lnprf-0.121019lnminustax+u。由上可知:(1)政府對行業科技資助增加1%,行業內企業自身RD投入總額增加0.731389%;(2)行業內企業利潤總額增加1%,行業內企業自身RD投入總額增加0.536082%;(3)行業享受政府給予的研發減免稅增加1%,行業內企業自身RD投入總額減少0.121019%。結論(1)符合我們的預期,政府對行業的科技資助刺激了企業自身RD研發投入,促進作用顯著。程華(2008)通過觀察中國1996~2005年間政府對企業的科技資助和企業自身RD投入的數據,得出結論:政府科技投入變動1%,企業RD投入將變動0.72%。政府對企業的科技資助和企業自身RD投入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并得出誤差修正模型:lnGOVt-lnGOVt-1=0.168+0.21(lnEPt-lnEPt-1)-0.49vecm,他還論證了兩者的因果關系:從長期來說,說明至少在95%置信水平下認為企業RD投入是政府科技投入的格蘭杰成因,在89%的置信水平下認為政府科技投入是企業RD投入的格蘭杰成因,即兩者相互影響;從短期來說,至少在95%置信水平下認為政府科技投入是企業RD投入的格蘭杰成因,而企業RD投入不是政府科技投入的格蘭杰成因,即政府科技投入和企業RD投入之間存在長期雙向因果關系,存在短期單向因果關系。(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