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預設作為自然語言中的一種現象,國內外學者對其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從邏輯學角度審視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展開預設邏輯研究,既能豐富邏輯學研究內容,又可為漢語預設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語義析出;語用推理;形式化;預設邏輯
自然語言作為人的日常交際所使用的語言,具有模糊性、靈活性等特點,因此人們用具有準確性、確定性的人工語言來分析自然語言。人們在選擇“預設”去深化日常語言的研究時,逐漸形成了以預設為核心的相對獨立的邏輯研究,這種邏輯研究歸納成一個體系就是預設邏輯研究體系。預設邏輯把預設放置于邏輯系統之內,運用邏輯方法分析語句的預設,以語義分析和語用分析為著眼點,進一步對語句的使用者,語言的符號及其意義之間的關系等等內容進行邏輯分析,揭示諸如不同語境下語句預設及其意義理解等邏輯問題,形成了相對獨立的預設邏輯研究內容體系。預設可分為語義預設和語用預設,本文從這兩個方面展開研究。
一、語義預設邏輯
自然語言的邏輯語義分析,是以語形為基礎從意義方面來研究自然語言,揭示語言符號及其所知道或說明的對象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語句意義著手推出預設,對預設形式化等等。語句預設的語義邏輯分析,著眼于語句的邏輯后承,T是語句S的語義預設,則T是S的邏輯后承。在任何情況下,有意義的語句中的預設,都可必然析出。語義預設析出是從語句S與其否定┑S出發,必然的推出它們共同的邏輯后承T,那么T是S及
┑S的語義預設。語句S及其預設T之間是意蘊關系,我們用符號“==>”表示。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單個語句的語義預設的形式化:(1)單個語義預設。S:小王的姐姐會繪畫;預設T:小王有姐姐。S==>T。對于包含一個語義預設的語句,我們從語句中析出預設用S==>T形式化表示,T是由語句S意蘊析出的。(2)多個語義預設。S:小王的姐姐是燕山大學畢業的。我們可以推出該語句預設T1:小王有姐姐;T2:有燕山大學這所學校。該語句的形式化為S==>T1∧T2,多個語義預設我們可以形式化為S==>T1∧T2∧T3……∧Tn。(3)預設中包含預設。S: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軟飲料的生產、銷售企業應由政府掌管。從語句我們首先推出預設T1:存在生產、銷售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軟飲料的企業;我們由T1又可推出預設T2:存在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軟飲料。該語句的預設我們可形式化為:(S==>T1)∧(T1==>T2)這種類型語句的語義預設我們可擴展為:(S==>T1)∧(T1==>T2)∧(T2==>T3)∧……(Tn-1==>Tn)。(4)復句的預設。例一,S:王華不僅是校三好學生,而且是市三好學生。分析聯言式復句,我們可把句子變為半句,逐一分析。S1:王華是校三好學生;S2:王華是市三好學生;S1預設T1:存在王華這個人,并且存在校三好學生這個榮譽;S2預設T2:存在王華這個人,并且存在市三好學生這個榮譽。我們合取T1和T2,取得語句S的預設:存在王華這個人,并且存在校三好學生的榮譽和市三好學生的榮譽。即:S1==>T1,S2==>T2,S1∧S2,T1∧T2,則S==>T1∧T2。例二,S:或者小明參加乒乓球賽,或者小李參加乒乓球賽。對于選言復句,句子S可分為S1:小明參加乒乓球賽;S2:小李參加乒乓球賽;由S1我們推出預設T1:存在小明這個人,并且他會打乒乓球;由S2我們可推出T2:存在小李這個人,并且他會打乒乓球;而S的預設不是T1和T2的選言,而是聯言,即S==>T1∧T2。例三,S: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就會發燒。該語句是一個假言復合句,假言復合句的預設推出較復雜,語句的各單句簡單相加并不是正確的,需要依語句意義推出。語句S的預設T:存在小明這個人,并且肺炎會引起發燒。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單個語句的預設無法獨立的進行語形分析,必須涉及命題的意義,由于語義預設與句子本身的意義有著密切的關系。分析了單個語句的語義預設的形式后,我們結合其否定句的形式,通過語義析出邏輯后承的方法,就可以析出語句的預設。
語義預設的析出存在幾個問題:第一,我們對語義預設析出的形式化是在二值邏輯的條件下分析的,只有在二值經典邏輯的范圍內研究,經典邏輯的一些基本規律、特征公式才是有效的,而如果引入三值邏輯或多值邏輯解釋預設現象,會產生很多棘手問題,比如否定將成為非真值函項等等,但這并不是說多值邏輯分析預設是不可行的。多值邏輯分析預設問題會是一種必然趨勢。第二,復句語義預設析出的問題。一些復雜的復句的預設如果從單句著手,逐個分析語義預設,然后各單句預設相加得出,這樣的預設不一定是復句的預設,因此如何準確完整地析出復句的語義預設并對其形式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二、語用預設邏輯
語句預設的語用分析實際上是一種語用推理,是從語句的字面意義結合語境推出話語的預設的一種推理。語用推理包括會話隱涵推理和預設推理等,語用預設推理就是把語句的字面意義與語境等語用因素相結合,進而推出話語預設的推理。(1)焦點信息的變化可引起推理預設的不同。S:我又把數學作業檢查一遍。焦點在“又”字上,預設A1:我檢查過數學作業。焦點在“我”字上,預設A2:同學幫我檢查過數學作業。焦點在“數學作業”這幾個字上,預設A3:我檢查過英語作業。這種情況的語用預設推理,其實就是對焦點字的推理。(2)結合職業或身份的語用推理S:動手吧!身份:外科醫生。預設:有手術要進行。身份:教師。預設:學生有作業或考試要完成。身份:國外黑社會成員。預設:他犯錯了要受到懲罰、處治。(3)語用預設是一些文化常識、生活常識、自然常識等。S1:你們家孩子多大了?S2:她上幼兒園了,屬牛。這個對話的語用預設:了解中國的教育階段:知道中國今年2012年是龍年:會依據中國十二生肖推算年齡:S2相信S1知道這些文化背景知識。(4)依據語境,選擇最據關聯性的情形作為說話的語用預設。A:小紅過敏了!B:她吃阿莫西林膠囊了吧!語用預設:阿莫西林膠囊會導致他產生過敏反應。過敏有多種原因:食物、瓜果;空氣中的花粉;藥物等等;結合小紅最近感冒,在吃消炎藥,推出藥物過敏的可能,所以得出小紅可能對藥物過敏的語用預設。(5)語用預設在推理下出現取消。A:他這么會做飯,他妻子一定很幸福。B:他沒結婚呢,也不知道誰有這個口福。從說話人A的話語中,我們“得出他有妻子”這個預設,但是經B的語句我們得出“他沒有妻子”的預設。這就是在交際中不可避免的語用預設的取消,第一個說話者的預設的其自認為的語用預設,經過與另外的一個人的交流,預設得到否定,即原來的語用預設出現了取消。語用預設就是在不斷的交流中產生、取消,不斷的促進交流進行下去的一個過程。
全面、完善的分析漢語中的預設現象,更深入的進行預設邏輯研究,對語句預設謂詞化、模態化,形成預設邏輯演算系統將是預設邏輯研究的一個必然趨勢。
參 考 文 獻
[1]楊翠.語言學中的預設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06(5)
[2]蔣彩利.現代漢語事實預設動詞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10)
[3]劉邦凡,劉新文.2009年應用邏輯學術會議綜述[J].哲學動態.2009(10)
[4]劉小濤.預設和前提之辨[J].社會科學輯刊.2004(11)
[5]季安鋒.預設的研究[J].南開語言學刊.2009(6)
[6]劉銳.預設的語義和語用分析[D].2004(5)
[7]羅雪梅.論語義預設與語用預設[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