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高爾夫是如今越來越多人熱衷的新風尚,那么打馬球就絕對是遙不可及的,這是少數富豪精英們才玩得起的昂貴休閑項目。在中國,這項盛行于歐洲、中東王室貴族的度假方式正開始萌芽。可以這么說,馬球打造的是一種金字塔頂端的頂尖奢華體驗,更是身份的一種標志。
夢回大唐
馬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動項目之一,迄今為止至少有2500年的歷史了。雖然這項運動產生的確切地點和時間仍在考證,但普遍認為自從中國、小亞細亞和印度次大陸有了四處征戰的輕騎兵,就有了馬球這項運動。
馬球在我國始于漢、魏,到唐、宋已是極為盛行。史書稱它為“毛丸”或“擊鞠”。馬球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用以練武和娛樂的一項體育活動,后傳入中原地區。馬球在我國古代的宮廷里延續了幾個朝代。古代武將的朝服上曾有過馬球桿的圖案。在唐明皇執政的鼎盛時期,打馬球曾是皇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國時期曹植《名都篇》中有詩曰:“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專門頒詔,將馬球作為軍隊訓練的課目之一。清朝時,馬球逐漸在中國走向衰落。
公元13世紀,馬球傳到印度,后又傳入歐洲。成立于1859年的Silchar成為現代馬球的發源地,Sichar俱樂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馬球俱樂部,現代馬球比賽的規則就是依據這個俱樂部當年的規則制定的。1878年,世界上第一屆馬球(軍)團內錦標賽開賽。自此,馬球運動迅速蔓延到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
這么近,那么遠馬球的王者世界
如果年薪2萬美元,可以玩高爾夫;如果年薪2000萬美元,可以去玩馬球。
花費不菲 門檻不低
說馬球運動是貴族的運動、是身份的象征,甚至具有皇家血統,一點都不為過。從古至今,從歐洲到亞洲都是如此,王室們都將馬球運動視為王室身份的一個部分。由于這項運動集速度、策略、技術、思考和團隊合作精神于一體,是鍛煉“領導智能”的最佳方法,因而成為歐洲歷代的皇室、貴族成員都必須從小練習的體育項目。時至今日,馬球運動依然是皇室貴族、各國領袖的摯愛。馬球會分布在全球60多個國家,是富豪名流云集的地方。醉心馬球的名人包括英國王儲查爾斯及他的兩位王子、蘇丹王子拉集達、澳大利亞傳媒巨頭凱瑞·柏克及電影明星湯米·李·瓊斯等等。
每年5月至9月間是英國馬球運動的黃金期。最負盛名的莫過于英國皇室所舉辦的賽事了——由菲利普親王成立的御林軍馬球俱樂部(Guards Polo Club)每年都舉辦多次國際賽事,參賽者中不乏王室身影。在2012年5月份,哈里王子和威廉王子組隊參加馬球比賽,展現了英俊帥氣的貴族騎士風。
現在這項運動雖然走出了王室,但依然不是尋常百姓所能參與的。據悉,目前全世界經常參與馬球運動的人數不過3萬人,其中有數千人是來自各國的王室和貴族成員,職業選手不過萬人。而對于馬球費用,現代頂級富豪的代言人佩羅特,曾在《財富》撰文指出:10萬美元身家是高爾夫階層,100萬美元身家是旅行階層,1000萬美元身家是游艇階層,1億美元才是進入馬球階層的門檻。
馬匹都是溫血馬
在世界上現存300多個馬種中,按馬的性格氣質來分,可分為熱血馬、冷血馬和溫血馬。熱血馬個個都像熱血青年,通常都用作速度賽馬;冷血馬體型龐大,通常都為工作用馬;溫血馬是熱血馬和冷血馬雜交而成,體型和性格在兩者之間,馬球運動使用的正是溫血馬。
馬球馬的身材和年齡不限,但需具備一些特有的條件。鑒別一匹好的馬球馬首先是看馬的體態,優良的比例至關重要,尤其是短背便于其靈活地轉身,強勁的體能是馬球馬必需的另外一個條件。一匹優良的馬球馬要具備良好的控制力、行動力、柔韌性以及與一輛優質賽車相媲美的爆發力,初駕時馬力十足,在擁有好的平衡控制和持久的耐力外,跑動中要穩健而敏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馬球比賽用馬一定要脾氣溫順,否則易在激烈對抗中受驚、失控而引發事故。
卸馬揮桿 裝備精良
打馬球的人沒有年齡的限制,但需要一定的騎術技巧,一般人從不懂騎馬到上場打馬球,需要三至六年的培訓。馬球以國際等級區分,從-4至10,共分15個等級。一名優秀的馬球手需要具備高超的技藝。在單手控馬,縱馬馳騁、回旋自如中,做到人馬合一,巧妙控球、帶球過人的個人技巧,隊員之間的戰術配合、高度的技藝性、激烈的對抗性和超強的速度感都是比賽的看點。馬球比賽也同樣可以使用快攻戰術、陣地進攻、防守反擊等足球中常用的戰術,不同的是馬球比賽中沒有足球中的越位,所以只要防守穩固就可以利用防守反擊偷襲成功。
手套
馬球手套的材質可以是棉布或是麂皮的,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由于馬球選手必須是左手拿韁繩,右手拿球棍,所以即使是左撇子,也不能用左手拿球棍。
馬球
馬球的直徑為3—3.5英寸,重量為3.5~4.5盎司。以前的馬球都是木制的,木質馬球最大缺點就是容易被打裂,所以現代己用塑料球取而代之。
馬球桿
球桿的柄是由藤條制成。桿頭也不是一般的木頭,是由硬雜木做成的錘形。桿頭一般都標有號碼,表示該球桿適合多高的馬。馬越高,球桿的號碼越大,一般有51英寸、52英寸和53英寸3種規格。球桿的頂端是護繩,握桿時要先把大拇指放在護繩里,然后護繩繞過手背后,再握住球桿。據說藤條以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熱帶雨林中所產的為最好。
護膝
馬球比賽中,球員的腿部與球桿或球碰撞的情況并不少見,而厚厚的護膝則會讓你免受皮肉之苦。馬球護膝是皮質的,要比一般的護膝厚得多。護膝的大小根據每個人的膝部粗細而不一樣,合適的護膝能具有更好的保護效果,所以很多從事馬球運動的人都會定制一副個人專用的護膝。
頭盔
馬球頭盔也有別于其他馬術頭盔,傳統馬球頭盔長相獨特,首先是馬球盔有一個寬大的帽檐,幾乎遮蓋了頭的前面和側面的所有部分,有些馬球盔有面罩,防止球桿擊打到臉部。馬球的頭盔殼用硬塑料或玻璃鋼制成,外層包著皮革或者斜紋布,里層是柔軟的海綿和織物。
馬球靴
專用的馬球靴靴長一般到膝蓋,靴子前側有防護面。馬球靴一般前開拉鏈或者前面系帶,這跟障礙馬靴和舞步馬靴是有明顯區別的。在顏色上,馬球靴以棕色為主,障礙和盛裝舞步馬靴卻以黑色為主。
比賽前馬匹要做嚴格的保護措施為馬腿纏上馬腿繃帶,那是比賽中最容易被擊中的地方,飛散的馬尾可能影響揮桿,要把馬尾如同編麻花辮那樣扎起,一折為二,并擰起扎緊,球場上馬球馬的裝扮不僅僅是為了漂亮,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護激烈對抗下馬匹和騎手的安全。另外,馬匹在比賽前兩周將套上馬蹄鐵,這些馬蹄鐵與馬蹄匠的技術至關重要,同時馬匹還將在蹄與馬蹄鐵之間套上特別的護墊,從而產生緩沖作用。馬球運動除了要有高超的御馬技術外,良好裝備更可以提高玩馬球樂趣。
與馬球有關的單詞不打馬球亦Polo
現在打馬球時候穿的衣服是Polo衫,戴的表是Polo表,可以說跟馬球有關的所有東西,都與Polo這個詞密不可分。但關于它的確切含義,其實也說法各異,有人說Polo這個詞是指制造木槌所使用的木材Pullu,也有人說它是由代表球的“Pholo”一詞發展而來,無論怎樣,Polo這個詞已經成為與馬球有關的所有物件的“夾帶詞”,想知道是不是與馬球有關,留意這個詞準沒錯。
馬球運動是一項貴族運動,參予者通常穿用的是源自網球衣的針織短袖運動衣,將這種運動衣演變成為大眾服式,是勞爾夫·勞倫的功勞。這位生于紐約的美國設計師十分羨慕和崇拜英國貴族浪漫典雅又悠閑趣味的生活品味和方式,但他在設計上并未盲目地選擇和模仿英國貴族過分嚴謹講究的服飾裝扮,而是捕捉到馬球運動衣所體現出的生活上的高素質和氣質上的不凡,并融合了美國民族自由開放的性格,創造出匯傳統的優雅與現代的時髦于一身的Polo針織全棉恤衫。此后,凡是這種樣式的上衣,無論是什么品牌,人們都稱為Polo衫,它已成為一種永恒的經典。
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時裝界“美國經典”品牌。款式高度風格化是拉夫·勞倫旗下的兩個著名品牌“Ph 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女裝)和“Polo Ralph Lauren”(拉爾夫·勞倫馬球男裝)的共同特點。除時裝外,RALPH LAUREN品牌還包括香水、童裝、家居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