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圖書市場上出現了很多粗制濫造的圖書。其中錯誤頻出,讓讀者十分苦惱。很多的圖書都會進行再版。再版的原因不是去對內容上進行增補,二是要對一版一次時的很多錯誤進行修改。因此,我們說一版一次校對是圖書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環。它決定了書的質量的好壞和再版時的工作量。
關鍵詞:校對編輯一版一次再版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3(c)-0000-00
近年來,圖書出版業被全面推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出版單位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這就應當從圖書質量、成本、周期這三個方面加強管理。加強圖書的出版經營管理,重點就是加強圖書的質量管理。因為沒有質量也就沒有效益,提高圖書質量是抓好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措施。通過建立圖書的生產經營管理和質量控制機制,明確圖書生產全過程中各重要環節的質量要求,制定完善的相互配套的圖書質量管理規章制度,制定嚴格的獎懲措施,狠抓教育,不斷提高全社人員的質量意識,確保圖書質量達到一個更高的標準。
圖書質量的高低是所有工序的參與者乃至各級領導的共同責任。每個環節之間有著相互聯系,不能偏廢。否則,很難保證有真正好的圖書質量。通過這些年的工作,我深深感到各環節之間相互關系的重要性。例如,一版一次圖書的出版質量不好,會使出版社的形象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不良影響。而且也加大了再版書的工作強度和難度。下面從四個方面就一版一次圖書的質量對再版書產生的影響進行討論。
首先,從作譯者談起。作者水平高低當然是一本書質量的首要因素,也是一本書的先天條件。應當說大部分作者都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水平。但是也存在部分作者水平不高的情況。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書中的邏輯語法也時常發生錯誤,詞不達意。不僅如此,有的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能正確的使用。像這樣的書稿,根本就無法達到“齊、清、定”的基本要求。這也正是造成一版一次圖書差錯率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由于一版一次書的書稿質量不高,一般來說當這本書再版的時候,作者必然要做大量的刪節修改(不包括正常內容的修改)。根據我多年來在工作中碰到的情況來說,再版書的修改工作中的相當一部分是一版一次書稿中的邏輯、語法、標點等方面的修改。這種修改甚至有時超過了內容及標準的修改。這就使得再版書修改量增大,困難增加,有的版面甚至需要進行重新排版,圖版重置。這就大大影響了再版書的出書成本和周期。
因此,一般一次書的校對工作對于圖書的再版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版一次的質量好壞決定了書的口碑,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工作節省精力和時間。
第二,我要談的是編輯工作。編輯工作在圖書出版過程中實際上是除作者創作之外的最重要的環節。編輯的水平及其責任心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一版一次圖書質量高低。作為一個合格的編輯,他在加工原稿和處理校樣時應該持有高度負責的責任心。否則,圖書出版的第一關就很難把好。同樣的,編輯看校樣,也要做到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作為一個負責人,編輯不能認為校對只是校對員的事情,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校對員身上。絕對不能草草一翻了事。然而,恰恰就是有編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這也是圖書出版中經常出現編校錯誤的一個重要因素。筆者曾經在從事再版書的過程中有一些個人的體會。再版書的修改中的錯誤,有相當一部分是一版一次時編輯加工錯誤造成的再次錯誤。這些錯誤包括當時一版一次時沒有能夠發現作者原稿中的錯誤,以及編輯自身所造成的錯誤。
我們經常會收到讀者寄到出版社的反饋信。其中很多都是對編輯工作的不滿意。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數讀者作為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士,很容易發現沒有該專業背景的編輯所負責的書中的錯誤。這也就要求出版社在分配編輯任務時要注意編輯的專業背景。
因此要提高圖書質量首先要提高編輯工作者的水平和責任心。出版社也要根據編輯人員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結構現狀,有計劃、有目標的培養一些專門人才。分門別類的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
目前圖書出版中存在一種不良的傾向,即重視圖書的實用性和裝幀質量,而輕視圖書的編校質量。應該說這與編輯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密切相關。出版單位一般設有策劃編輯、加工編輯、美術編輯、技術編輯和專業校對等,出版單位對他們的管理和考核體制有很大的區別,有的地方這些人員甚至分屬于不同的出版單位,這使得他們之間分工有余而合作不足,各管各的,相互間沒有太多的溝通,但又相互依賴。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辦法是建立項目制,一旦一個選題被批準,就應該成立以策劃編輯為主的項目小組,負責整個書的工作,任務完成后小組解散。項目小組包括加工編輯、校對人員、美術編輯、專業校對、印制人員以及發行人員等相關人員,項目小組成員在出版單位的整體指導下通過商議確定各自的分工以及利益分成,這樣的項目小組有利于調動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并且經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也有利于相互間的信息溝通,發揮合力,提高出版質量和效率。
第三,排版問題。現在有些書稿抄寫潦草,打印字跡不清,書面凌亂。還有的書稿涂改過多,修改符號錯誤使用。無疑,這些都將會影響校對排版的工作質量。校對排版質量不高,通常就會直接影響校對工作的質量和周期,進而影響到圖書的成本和質量。我們從再版書的角度來看,一版一次圖書質量差,再版書修改量必然加大。這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書的成本和周期。
第四,校對原因。當然,校對是再版書出錯的主觀原因。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有的是由專業校對人員校對。專業人員通常是專業技能熟練,職業道德素養很高的一批校對工作者。因此,他們能夠對校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但是,也有印刷廠包校的,還有作者、責任編輯臨時找來人員校對的。顯然,這些沒有受過正規培訓的非專業人士校對的質量是令人堪憂的。專業的校對人員是保證校對質量的客觀條件。
另外,盡管說,有的書稿經過了一、二、三校,甚至有的書稿已經經歷過了更多次的校對,但是其中仍然會有不少的差錯出現。我發現,并不是校對次數越多,錯誤越少。其規律大體是這樣的:剛開始的時候,隨著校對次數的增加,錯誤呈指數的形式減少。當校對次數達到一定程度以后,經管里面仍存在一些明顯的錯誤,但是校對次數的增加,錯誤幾乎不在減少。其中的原因我認為有兩條,其一是說,校對工作者在對待校對次數較多的書稿時會想當然地認為里面沒有錯。其次是說,校對工作者會抱著在這樣的書稿中找錯很困難,別人找不到,我也找不到,那還不如不找的態度。
當前,校對質量的問題已成為圖書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提高校對質量是廣大讀者和出版界的共同呼聲,也是大家的愿望。再版書新增內容是正常的,除新增內容外,大量工作是糾正一版一次圖書的各種錯誤。其中校對錯誤不乏其中。在校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一、沒有嚴格的按照規定的校對職責進行校對;二、沒有按照嚴格的規定校次進行校對;三、臨時聘用非校對專業人員進行校對;四、稿子過多,工作量過大,缺乏嚴格的質量要求;五、任務急,周期短,結果難免忙中出錯;六、缺乏責任心。有的校對人員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缺乏應有的認識,工作馬馬虎虎,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只顧個人效益,把組織的效益拋在腦后。以上校對質量出現的嚴重問題并非偶然。這就要求出版社主管部門加強對校對工作的宏觀管理,制定合理的校對質量標準,還要公開各個校次的質量檢查監控結果。正確運用激勵機制,激發校對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心,更好地調動校對人員的積極性,加強校對培訓工作。
綜上所述各種原因造成了一版一次圖書的質量差,改動量大,影響了再版書的順利進行。眾所周知,再版書是出版社效益的主要來源,做好再版書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抓好再版書質量更為重要。首先要從一版一次圖書質量抓起。要在職工中建立圖書質量不是一個人乃至幾個人決定的,而是圖書出版各環節中的人員共同決定的意識。出版社要把質量決策作為經營決策的主要內容,加強質量管理。首先,要加強對質量影響大的工序的管理;其次,要管好其它工序的質量。這樣,出版的圖書就可以是合格品甚至優質品了。
加強對出版社的內部管理,狠抓圖書質量,引起出版社、作者、編輯、出版、校對等各個環節的高度重視。大家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從而保證圖書差錯率盡快降低,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