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電信業務將通過數據城域網進行傳送和實現,提高數據城域網質量成為了各個電信運營商擴大市場份額,樹立品牌效應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數據城域網;信噪比;掉線率;網絡時延;網絡丟包率
一、城域網質量控制的工作經驗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電信行業中的互聯網業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互聯網數據業務作為各個公司發展的龍頭產品,需要管理者從各個環節上加以精確把控,從城域網用戶接入到省網的NAT轉換和NDC服務,無一不涉及到用戶上網體驗和公司的網絡質量,反映到市場營銷上便是企業的口碑和其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F將城域網質量控制的工作經驗總結如下:網絡扁平化,核心層路由器、匯聚層BAS、匯聚層交換機合一,省網、城域網鏈路擴容是網絡發展的大趨勢。目前省內有2臺核心交換機,匯聚各地市鏈路,另2臺思科路由器作為本地出口路由器,省網本地電信9.3G、聯通11.7G,骨干網兩臺CR12416路由器,作為骨干網B類節點路由器,1臺CR12406路由器作為AR接入路由器。配置的路由策略中,本地NAT影響特定應用的正常使用。根據用戶對網絡質量要求的不同,對源地址實行不同的路由策略。同時,為網內用戶提供NDC服務,并將路由指向骨干網。
二、城域網質量的審核及評定
(1)纜線質量評價。信噪比大于12dB時用戶能夠良好使用;線路衰耗<=45dB時,一般情況下都能達到2M以上帶寬,用戶能夠良好使用;測試值在55dB到65dB之間的,建議用戶開通512K網絡帶寬,該類線路僅能滿足用戶的基本使用需求。線纜質量不好的要檢查是否纜線過長或者接頭不良等情況,如果由于纜線過長造成質量下降的不建議開通寬帶業務,勉強開通寬帶業務的用戶要盡量降低其帶寬,以保證網絡連接的穩定性。(2)接入層以上設備路由的評價。地市核心層至地市接入層設備(XPON,DSLAM)的網絡跳數大于3跳或者接入設備至地市核心鏈路時延大于15ms以上,均需要調整城域網路由指向。(3)匯聚層以上設備上行鏈路的利用率評價。對于地市至省核心鏈路的利用率情況進行評價,超過75%時需要及時預警,超過80%時要及時擴容鏈路。(4)寬帶接入質量評價。一是ADSL用戶異常掉線率標準。對于統計周期內上過網的用戶數進行統計,并根據每個用戶的掉線數據判斷該用戶是否為異常掉線用戶。ADSL異常掉線用戶率=異常掉線用戶/上過網的用戶*100%,要求ADSL異常掉線用戶率需要<8%。二是ADSL端口速率標準。ADSL端口速率達標率是通過獲取寬帶用戶端口的連接參數,如用戶承諾速率、端口實際連接速率和用戶配置速率等,經統計分析而得出的數據。ADSL端口速率達標率>95%。統計方法:網管系統對城域網內所用XDSL用戶進行掃描,或通過DSLAM網管系統獲取相應數據。原則上要求每個月每個用戶采到3次以上正在上網的連接記錄,3次連接情況將納入端口速率達標率的統計,少于3次連接記錄的用戶認為是無效用戶數據不進行匯總。端口達標率=達標端口數/考核端口數×100%,即:當月ADSL端口速率達標率=當月端口速率達標用戶數/當月所有采集到3次以上的用戶數×100%。三是網絡時延標準。網絡時延達標率是各考核期內統計到的各省CR路由器到各地市分工公司DSLAM設備的PING包平均時延沒有超過50ms的考核點占全省所有考核點的比例情況的月平均值,要求網絡時延達標率>96%。統計方法:對考核期內省級CR到地市分公司的某個DSLAM考核點計算5分鐘內PING包時延。5分鐘PING包時延=(64字節平均時延×4+128字節平均時延×3+256字節平均時延×2+512字節平均時延)/10。對考核期內省級CR到地市分公司的某個DSLAM考核點所有5分鐘內PING包時延做算術平均得到的考核期的平均時延,平均時延未超過50ms視為該考核點本月考核合格。網絡時延達標率=合格的考核點數/所有考核點數×100%。四是網絡丟包率標準。網絡丟包率達標率是各考核期內統計到的各省CR路由器到各地市分公司的DSLAM設備PING包丟包率沒有超過1%的考核點占全省所有考核點的比例情況的月平均。要求網絡丟包率達標率>96%。計算方法:考核期內省CR到地市分公司的某個DSLAM考核點的所有5分鐘PING包中的丟包數量/所有5分鐘PING包數量<=1%,認為該考核點為本月丟包率考核合格。網絡丟包率達標率=該省合格的考核點數/該省所有考核點×100%。
隨著業務的發展和網絡的融合,新的業務將越來越多地通過數據城域網進行傳送,NGN、VPN和IPTV的進展使得數據城域網成為了多業務的承載平臺,而各項業務均是在寬帶互聯網的基礎上實現的,為了進一步滿足各項業務的發展需求,數據城域網的優化和演進將是一項緊迫而又長期的任務。
參 考 文 獻
[1]李迅.Diff-Serv模型的關鍵實現技術和實現結構研究[J].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2001(10)
[2]石晶林,丁煒.MPLS寬帶網絡互聯技術[J].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