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是每個教師都要重視和研究的重要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從教學方法、科學探究和合作學習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物;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生物課的教學,除非教師特別有興趣和深入的研究,把一堂課講的趣味橫生,像趙忠祥老師對動物世界的講解一樣富于感情與張力,還需要學生特別感興趣,相互呼應,才能讓教學達到一個和諧而理想的效果,一般的照本宣科,或者是隨便準備下,結果一定不會太理想。因為它不像其余主修課程一樣直接關聯到升學,就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一不小心就被打入冷宮。在大多數學生看來,生物課就是那種枯燥無味,可有可無,用來放松心情的課程,那么,怎么改變生物課的教學現狀,提升高中生物課的教學質量及效果,是教師最大的追求,以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看,應從以下幾方面作提升,效果會大不一樣。
一、改變原有模式化教學,相對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其實課堂教學本身有其復雜性和多變性。教學方法是因教材的變化和學生的接受度等原因而不斷變化的。在面對特別復雜的問題講解時,我們可以借用一下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來輔助教學。比如,PPT演示、影片放映、FLASH動畫、VCR等方式或手段配合,用可觀可感的方式幫忙分解難度系數。又如,“減數分裂”這一塊對學生比較難,僅憑知識點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特別對染色體數目和分裂過程中狀態變化的把握不太容易。如果比較抽象的東西經過模擬試驗和動態描繪,就會變得可看、可感、可觸摸,這樣的體驗過程真的很有必要。
二、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及互動,樹立學生主動探究的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認真學習的內部動因,是一種讓學生積極主動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屬于非智力因素,但怎么去激發和引導學生,讓其有興趣和積極性,屬于教師教學的藝術。引導學生不斷嘗試,把學習的過程當成一種享受、一種福利,這就是最高境界。讓學生拋棄以前苦海無涯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控制的環節,比如設置懸念,比如聯系鄉土實驗基地親身體驗,比如加強現代媒體的綜合應用等等。這些措施都不斷地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動自發地進行學習和體驗。在自主性強、探究式的過程中研究學生的思維方式,掌握其心理動態,在揭示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提升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際交往、學習興趣與動機、平等意識等,都能有一個大的提升和飛躍。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習的主體學生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對學習內容和過程有很強的自我突破意識,自己積極主動,善于思考和不斷發現問題,變以前的老師要我學,父母要我學,成為我自己要學,這是一個奇妙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是一個主體元素,教師用明確的目標主導,或問題主導、任務主導來指揮整個教與學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不能養成學生依賴的習慣,多啟發和引導,多問問題以知道其心理動態,千萬不能做的事情是包辦替代。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還要懂得“因生施導”,堅決拒絕一鍋端,以以往的經驗來對待你遇到的所有各個不同類型的學生。
三、研究學習和學法,注意合作與觀點碰撞
對學法、學情進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包括學生可能已經自學到什么程度,研究高考熱點,比如以前考過什么,去年考過什么,將來會考到什么,都會有清晰明確的認識,再開始整理自己的教案。其實每個教師都有其獨特的看法,獨到的視角,在大綱、說明、考點、教材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切入點。“兩人智慧勝一人”,以每個老師自己的智慧本來可以對付一些課程,但如果能夠集中一下大家的智慧、方法與創意,一定會收獲更多。而且,在溝通學習方法,認真聊自己的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說不定會有新的啟發和或者別人的一句話突然點醒了你,激發新的思路和創意。所以,與同事和其他學科的教師經常交流教法,會讓自己如虎添翼更加有智慧。在教書的過程中更得心應手。
其實高中生物課可以合作學習的內容很多,如光合作用的發現在歷史的每一個實驗設計,每一個過程只要讓學生全程體驗,絕對會比現在收獲更多。高中生物課可以巧妙的設計實驗,讓整個過程變得巧妙和可愛。如可以改進的地方值得討論、交流,證明DNA是遺傳許多實驗材料等的東西,特別適合合作學習。當在輔導教師通過公共課遇到了困難,也可以與學生分享,說不定經由他們的提醒,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教師這種開放的心態,不但幫助學生對教師產生極大的信任,也為學生設置一個很好的例子,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自我開放。當然,教師也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保持一個開放的度,過度開放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加固,增加負面影響。因此,生物課教學中的心理輔導,注意應支付給巧妙的提問,與學生交流,確保能真正聽到對方的內心真實的東西,進行情感體驗、把握好態度,而且,教師本來就應該學會提問與傾聽,因為單從學生方面獲得的一些數據有可能不準確。
結語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拉開序幕,提高每個生物教師生物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現實的挑戰。只有教師堅持現代教育理論,不斷的學習、思考、實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可能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權、合作、探索,不斷研究學習能力如何提高,讓教學相長,逐漸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與學的達人。
【參考文獻】
[1]李新芳 龔大潔.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方式的轉變.教育教學論壇.2012,(5)
[2]孟憲文.高中生物教學行為的重新建構.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 (16)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