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是一名農村中學的語文老師,比較清楚目前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現狀。在作文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努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學生的寫作空間自然拓展開了。
【關鍵詞】寫作空間;農村學生;寫作水平
作文寫作是一項開動腦筋,調動全身心的各種生活積累和寫作技巧,遵循一定體裁要求,圍繞一個中心,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復雜過程。農村學生由于缺乏生活實踐,活動內容比較單調,對寫作有一定的畏懼心理,且都帶有一定的功利色彩,為了應付差事,平時很少有動筆寫作的習慣。此外,許多老師的作文教學過程單調乏味,出示文題后就讓學生寫作,批改也只是冠冕堂皇的幾句話。如果這樣惡性循環,后果不堪設想,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如何才能提高農村學生的寫作水平?我認為關鍵是要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具體做法如下:
一、通過閱讀積累素材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少做題,多讀書,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閱讀應采用課內外結合的方式。我在教學了泰格特的《窗》,在學生對文章的思想內容有所理解和體會后,向學生推薦閱讀亨特利的作品《麥琪的禮物》、《最后一片藤葉》,因為這兩篇文章的結尾都很出人意料,耐人尋味。學生通過閱讀之后,可以學習小說結尾時的這種創作方法。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灰撬枷雰热萁】档臅?,學生都可以廣泛地閱讀。閱讀自然科學、文史地理,可以拓寬知識面;閱讀古詩詞、小說文言文,可以學到寫作技巧,激發創作靈感;閱讀報刊雜志,可以找到寫作的材源。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睂W生在閱讀過程中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其實古往今來,許多作家都是在記筆記、寫日記中成長起來的。一篇作文成功與否,不只在于考場發揮如何,重要的還是作者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蘊,還要有真實的生活積累,由此可見平時材料的積累也很關鍵。這就好比平時拾柴火,等柴火多了,只要有點火苗就能燃燒起來。因而平時的筆記是自己積累素材的寶庫。因而我組織學生每周做好兩次讀書筆記,積累各種寫作素材,做到厚積而薄發。
二、通過教材仿寫訓練
蘇教版語文教材中許多文章堪稱典范,如果就課文講課文,而不進行適當拓展延伸,我想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因而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結合學過的經典范文,領會寫作方法。如在教學《松鼠》一課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寫訓練:模仿布豐介紹松鼠的生動性語言,介紹一下自己鐘愛的小動物,可以用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說明方法。學生個個興味盎然,為了說得全面準確,他們認真讀書,結合自己課外搜集到的資料,學生很快高質量地完成了這一練筆。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懂得了課文只是個例子,不僅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這種“依葫蘆畫瓢”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會表達,從寫作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過渡,并在仿寫過程中摹中有創,創中有摹,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語言。
三、通過生活傾訴情感
《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鄙钇鋵嵕褪俏覀兩磉厽o聲的老師,從中我們可以汲取寫作的靈感,獲取豐富的素材。我們看到傲立風霜的臘梅,可以懂得堅強;如火如荼的工地會讓我們感受到他們辛勤的奉獻;看到熱騰騰的晚餐會感到母愛的無私。如果學生能在生活中留心觀察這些事情,作文中還會出現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的現象嗎?
“世上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可是學生們寫作有關父愛母愛的文章時,表現出的是無病呻吟,不是“雨中送傘”,就是“半夜發燒送醫院”等陳舊的材料。于是,我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在你犯了錯誤或者取得進步后,在你傷心失意或需要幫助時,父母的神情、舉動和話語,努力捕捉內心掀起的波瀾,用心靈去感受父母的愛,并將這種情感盡情地傾吐在自己的文章中。結果不少學生準確地捕捉到了震撼人心的生活細節。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農村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資源:壯麗的山水風光、獨具特色的地方名勝古跡、身邊勤勞的父老鄉親,只有教師加以點撥,用生活的清泉滋潤學生的心田,讓他們的情緒在生活的浪花中涌動,思維在生活的浪尖上錘煉,這樣才能寫出感受獨特、個性鮮明的文章。
四、通過活動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喜歡寫作,這是其寫作成功的首要條件。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指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把課本中抽象的內容通過演故事劇的形式,使之生動活潑,具體形象起來,如《散步》、《背影》等。通過自編自演,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創作能力。
此外,辦手抄報可謂是增強閱讀效果,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措施,對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很有裨益。教學初一時,我充分利用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辦“我愛文學”的小小手抄報。學生在活動中為了辦出自己的特色,他們必須查找許多資料,對材料進行分類,或自己寫文章,然后組織、設計版面,再進行一番繪畫、抄寫。這個過程融進了學生多少經歷和智慧。因此學生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努力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同時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學生的寫作空間自然拓展開了。于是,他們細繪人事,體味真情,形容事故,發表議論,酸甜苦辣縱情描繪,喜怒哀樂盡情宣泄,又何愁思維不活躍,文章不生動呢?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2頁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劉國鈞中學附屬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