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北京大學互聯網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聯合發布《網站用戶口令處理安全性外部測評報告》,報告顯示在其抽取的100個網站中,僅有8個網站采取了充分的安全措施,大多數網站對用戶口令處理的安全意識不夠,其中59個網站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使得用戶的密碼處于“裸奔”狀態。
測評抽取了門戶、郵箱、電子商務、招聘等9類100個網站進行測評,之所以選擇這些網站,是因為這些網站瀏覽量大,用戶多,個人真實信息也比較多。但測評結果發現,國內網站對用戶口令的處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差異,安全性方面問題十分突出。在此次評測選取的這100家網站中,竟然有85個網站可以直接拿到用戶的口令原文,這些網站的處理模式大大增加了用戶的安全風險。其中,招聘類、婚戀類、電子商務類網站的用戶口令安全現狀最差,門戶類、游戲類、郵箱類網站的安全意識相對較高。
由于網站常采用郵箱做用戶名,因此,對用戶名的機密性保護也十分必要。而在所測的100個網站中,僅有3個網站對用戶名做了簡單的編碼處理,其余網站均采用明文形態傳輸用戶名,反映出絕大多數網站在用戶名的機密性保護上面,沒有相應的安全意識。
招聘、婚戀類網站包含大量個人真實信息,一旦裸奔將會導致用戶個人隱私的泄露。而電子商務類網站相對來說對安全問題更加敏感,因為這里不僅有用戶信息,還涉及用戶財產安全。但實際測評中發現,電子商務網站在用戶口令處理方面卻很不專業,令人大跌眼睛。幾乎沒有一個網站采取了最安全的用戶口令處理模式,甚至有4個網站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所有網站都可直接獲取用戶的原始口令。
據悉,網站對用戶口令的處理應包括三個階段,即用戶在頁面上輸入口令后:客戶端的頁面控件、頁面腳本對口令的處理;傳輸信道對口令的傳輸;服務器端對口令的存儲和認證。此次對這100個網站的用戶口令安全處理進行測評,目的是客觀地反映互聯網公共網站對于用戶口令處理的現狀和問題,以引起網民用戶、網站開發者、網站運營者、政府主管部門等對于用戶口令處理安全性的重視。
北大互聯網安全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龔曉銳認為,用戶口令原文是用戶重要的個人隱私信息,一旦不加以保護,就可能會對用戶構成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安糠钟脩粼诓煌W站注冊賬號時習慣采用相同的用戶名和口令,一旦在某網站的口令被泄露,該用戶在其他網站上的數據也可能會遭到一定程度的‘連帶式泄露’?!?/p>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副主任高熾揚說,其實提高這些網站的用戶口令安全是一個常規性的安全保護措施,而且提高安全性的成本很低。一個普通編程人員利用現有的公開的技術,一天時間就能實現,而且不用客戶更新信息。高熾揚認為,目前在網站用戶口令處理方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或規范,如何處理用戶口令只能依賴網站開發者、運營者對安全常識的了解及自律,這也是造成現有問題的主因之一。
為了進一步提升網站對用戶信息的保護,加強相關企業在技術和管理體系上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互聯網環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依照《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國家標準,將面向網站等相關企業提供《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體系認證》服務。針對哪些企業需要進行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體系的認證,高熾揚表示,個人信息保護對每個企業或組織來說都是需要的,所以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體系認證具有普遍的適用性。目前,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推出的認證服務主要針對個人信息泄露的重災區——互聯網企業。高熾揚說:“企業應該從風險評估、系統規劃、風險管理和頒行推廣四個方面建設企業個人保護管理體系。目前,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已經開展了《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體系認證》的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