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展覽陳列設計藝術也是一樣,任何恪守陳規,經驗主義都沒有持久的生命力,因為沒有人喜歡一成不變的“陳飯殘羹”。而簡單地照抄照搬國外的東西,靠拿來主義辦事也不沒有持久的生命力。唯有立足于中國藝術自身的土壤,善于學習和引進新的經驗,然后再摸索和感悟出新的辦法來,以提高自己的水準,不斷創新,才是現代展覽設計藝術的生命。
展覽陳列設計是一門專門討論形式設計的藝術,因為它主要承擔的是如何用形式來表現陳列內容。現代展覽陳列的設計師在陳列設計中,往往容易輕視陳列內容,或者說重形式、輕內容;而搞內容設計的紀念館人又大多不懂得形式設計,把陳列設計的主動權交給了設計師,出現了形式與內容的偏差與脫節。
展覽陳列設計是一門富有理性的藝術,創新設計需要大智慧
在任何展覽陳列設計中,不論何種類型的陳列,其設計藝術都應該具有理性的指導。筆者經常看到一些展覽陳列,定一個主題,再弄個二級、三級主標題,用一些相關的照片和文物一裝,便成為了一個展陳,顯得很粗糙,很直白,沒有深度與穿透力。
展品是展示的主角,設計以人為本,這兩點也是空間規劃中的關鍵。一個好的陳列藝術設計,一定要尊重和適應陳列所處的環境,換句話說,就是要與環境相協調。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往往做起來很難,難就難在結合點難找得準,找得巧,找得好。改革開放使中國打開了國門,為各行各業“請進來,走出去”提供便利和可能。隨著對外交流的日益頻繁與擴大,人們的確擴大了視野,與國際接軌成為一句最時髦的口號。展覽陳列設計藝術也一樣,國際化促進了本土化的提升,這是不可否認的共識。
在展館的建筑中,光線、空間和結構總是結合在一起。光線是建筑的靈魂,無論是自然光還是人工照明,都可以使博物館中的展品再次散發出只屬于自己的光芒和深厚的歷史積淀。但完全的天然柔光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不易控制。所以除了一些大型的室外展示活動或簡易的展示外,一般很少采用。而人工照明首先要滿足觀眾觀看展品的照度要求,既要符合觀眾的視覺衛生,又要保證展示的效果,并且運用光照明的手段渲染展示氣氛,創造特定的藝術氛圍。主要是訴諸于人的視覺、聽覺感受,它與人的活動場所——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同時,它也構成城市人文景觀的重要方面,所以,必須充分強調其環境觀念。商業展覽設計是存在于人——環境這個大系統之中的,因此,在具體設計時必須從整體空間出發進行綜合設計。要依據所處環境的色彩、建筑、道路寬窄和氣候季節等方面的特點進行綜合考慮,這在內部展示、霓虹燈、招貼廣告、電子顯示廣告設計中尤為重要。
創新展覽陳列設計藝術,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大視野
所謂的大視野,意即寬闊的視野,也就是具有國際眼光,陳列設計要趕得上國際潮流。在展覽會中,按照一定的功能和目的,利用展示空間、道具,有序地安排和陳列所需要展示的產品,這種人為環境的創造中,空間尺度的規劃就成為展覽會設計中的核心要素,是展覽會設計中的重中之重。
比如,商業展覽陳列設計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招徠顧客,就必須充分發揮設計者的創造才能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標新立異的審美形象。與此同時,商業展示設計又必須注重審美創造的真實性,即所傳達的信息必須準確,不能夸大其詞、虛張聲勢,這也是現代商業展示設計十分關鍵的問題。
創新展覽陳列設計藝術,設計者需要善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
取長補短,這個成語非常適用陳列設計藝術的創造。問題是如何善于發現人家之長。首先,要有善于發現長處的眼光,長處即精華所在,往往精華又是蘊藏在陳展整體之中。其次,怎樣取人之長,照抄照搬顯然是不行的,那樣太掉價,一定要根據自身的陳列設計進行再創造,使其出新。
現代化展館也應該擁有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技術設備。現代展館的管理應有高度的技術含量,行政管理應擁有更多的技術手段掌握全館的行政運作狀態,安全系統應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展館的藏品的檢索系統應該電腦化,藏品保護、保養應擁有高科技手段和裝備,在陳列中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陳列效果。
如何把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運用到現代陳列設計中,恐怕是每一個陳展設計與施工者都要面對的。的確,聲光電手段多些,陳展的形式生動活潑,但并非陳列設計藝術水平就一定很高,搞不好甚至會喧賓奪主,花里胡哨,弄巧成拙,多花了很多陳列布展的經費而減弱了展出效果。
但是,聲光電及其他科技手段都不過是工具,過重地運用科技手段反而喧賓奪主,奪去了文物、史料固有的光彩。西方的一些博物館專家已經呼吁在陳列中不要濫用新技術手段。我認為我們不要把聲光電等同于現代化,不要以為‘聲、光、電’就是現代博物館的標志。我們的陳列既要加強科技含量,又要減少科技氣息,既要運用高科技產生的奇妙效果,又要把技術手段從陳列氛圍中隱去,以保護陳列固有的歷史風格和高壓氛圍。
展覽陳列設計藝術需要審慎考慮參觀者的人本需求
藝術品是展館陳列展覽材料重要的有機構成部分,它可以使陳列展覽主題內容得到生動形象的表現。在陳列中適度地運用藝術品,能夠增加陳列的可看性,這是毋庸置疑的。就色彩而言,它既有熱烈而鮮亮的暖色,也有冷靜而素雅的冷色;既有強烈的對比色,也有調和樸素的類似色等等。而色彩美,是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和創造力的,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反映著社會生活美和自然美,并創造出藝術美,它是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
應該說,人性人本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也有共同點,譬如、好奇、好動之心人皆有之,求新求變之心人皆有之,陳列設計應尊重和適應這種人性人本的需求,設計出一些新鮮的東西,讓觀眾去感受、去參與、去體驗。
尤其注意實景與虛景的塑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注意展板布置的層次性及虛實關系。一般說來,許多擔當陳列設計布展的美術公司,特別注意陳展的開頭、結尾和分段中重點部位的藝術創造,而忽視展板藝術的創造,使得展廳空間很豐富多彩,展板卻很弱化、呆板,忽略了陳展最主要部位的藝術創作。
這樣有張有弛的人流動線會給參觀者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或開闊、自由、輕松或狹隘、壓抑、緊張。根據所展示商品的自身屬性和特點營造出不同風格的展位環境,如時尚,震撼,高雅,溫馨、簡約等。
展覽陳列設計藝術,需要考慮多元的文化因素
展覽陳列布展藝術,直白地說就是一門造景藝術。從謀篇布局的創意,到陳列設計的籌劃,到陳列施工中的現場組織,其過程無不牽涉到造景藝術的具體使用。換句話來說,一個藝術造詣很高的陳列,應該就是一個完整成功的人造景觀藝術案例,其中陳列設計布局的開頭、結尾、分段的空間布置,都是一個個造景藝術的具體使用。展館的參觀者來自五湖四海,有著形形色色的人,他們也有著不同的多元文化需求。因此,一座對國際開放的現代展館陳列設計,應該有適應不同觀眾文化需求的意識。
在展覽會的展示環境中,展品常規的靜態展出方式與動態中行走的參觀者之間形成的空間流動性是必然的,這也是由展覽空間的功能特點決定的。展覽空間是一門空間與場地規劃的藝術,是在展覽會的各個展位空間范圍內用一定的表現手段向流動中的觀眾傳達信息。
總之,任何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展覽陳列設計藝術也是一樣,任何恪守陳規,經驗主義都沒有持久的生命力,唯有立足于中國藝術自身的土壤,善于學習和引進新的經驗,然后再摸索和感悟出新的辦法來,以提高自己的水準,不斷創新,才是現代展覽設計藝術的生命。
(作者單位:北京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