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會傾聽是新課程標準和未來人才培養目標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是構建互動交流、和諧創新課堂的重要保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讓學生學會傾聽:首先,規范聽的要求,讓學生懂得傾聽;其次,優化聽的方法,讓學生樂于傾聽;第三,通過多元評價,激勵學生傾聽;第四,養成聽的習慣,使學生善于傾聽,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低年級;傾聽能力;傾聽習慣;學習質量
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唯我獨尊”,只顧自我表現而不愿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一段時間下來,學習效率低下。為此,筆者經過仔細觀察、思索,并查閱各種理論書籍,發現是因為學生缺少傾聽的意識和傾聽能力,嚴重地影響了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養成,從而出現了這種局面。傾聽能力是指聽者理解言者口語表達的信息和能在頭腦中將語言轉換成意義的能力。具體說來,傾聽者必須聽得準,理解快,記得清,并具有較強的傾聽品評力和組合力。
傾聽是把金鑰匙,它能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打開更廣闊的交流空間,是學生攝取知識的有力保證,學生學會了傾聽,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那么,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傾聽習慣和傾聽能力呢?
一、規范聽的要求,讓學生懂得傾聽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在學習過程中無意注意占優勢,而有意注意有待培養,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懂得傾聽做好準備。
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傾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夠真正懂得如何進行傾聽。
其次,要讓學生按要求進行傾聽。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睂W生剛入學,還不懂得怎樣去傾聽。進入數學學習課堂的第一節課,教師就有必要跟學生約法三章,讓他們懂得怎樣去尊重他人、去傾聽他人的發言。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制定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細化的要求,時刻指導學生傾聽。數學課上我是這樣做的:老師在講課時,學生要停下手中所有的事,帶著自己的眼睛、耳
朵、大腦“專心”聽老師講,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身上。聽的時候,眼睛要注視著老師,要聽清老師講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同學在發言時,注意力要指向發言者,靜靜地聽完同學的發言后再舉手發言,不隨便打斷,不嘲笑,不起哄。同學回答問題時,要認真聽,起碼要做到理解同學的回答,弄清同學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對同學的觀點進行歸納,想想看他說的有沒有道理。不隨便給予否定,即使持有不同的觀點或看法,也要嘗試在對發言者提出意見或補充之前,先對發言者觀點作出簡要評價,
如“我同意他的某個觀點,但我還有補充”,如果同學的回答與自己的思考一致,則以微笑、點頭表示認可或贊許。
傾聽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示范作用,切忌高高在上,要做學生的榜樣,使學生形成傾聽的自覺性,從而形成傾聽的優良品質。例如,我教學“9加幾”時,蘇蕓平站起來回答,可能她的聲音有點低,其他學生就高舉小手,大聲喊道:“老師,我來,我會說?!蔽覜]有理睬他們,而是耐心地聽蘇蕓平說完,才對大家說:“有人發言時,不等別人說完就舉手打斷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應該等別人說完,有了不同意見再舉手。如果你正在發言時,別人也這樣打岔,你有什么感覺,想體驗一下嗎?”我故意請剛才喊得最高的學生回答,他剛回答半句,就有一些學生學著剛才的樣子大聲喊:“老師,我來,我會。”弄得他無法講下去了。這時,我要求大家靜下來讓他再說一遍。教室里安靜極了,他聲音洪亮,學生聽得非常清楚,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嘗到甜頭的學生從此以后都很注意認真傾聽,懂得了傾聽的重要性。
二、優化聽的方法,讓學生樂于傾聽
傾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那如何讓學生覺得其實傾聽也是一件趣事呢?這就需要教師想方設法為傾聽尋找和創造樂趣。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應通過以下渠道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復述
為了促進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內容,復述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這種訓練可以使剛剛接受到的信息得到強化,加深印象,防止遺忘,同時也可以調動有意識聽記的積極性,提高傾聽的效率。經常讓學生站起來復述其他學生的發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如,教學“紅花有8朵,黃花是紅花的5倍。黃花有幾朵?”時,蔣羽婷說:“可以把紅花看作一份,黃花表示有這樣的5份,紅花的1份是8朵,黃花有幾朵,就是求5個8朵是多少,用乘法計算?!边@時,教師故意問學生:“誰聽明白蔣羽婷說的話了?你能再說一遍嗎?”這樣,經常讓學生站起來復述其他學生的發言,不但檢測了學生傾聽的效果,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2.游戲
兒童的生活離不開游戲,傾聽雖然是枯燥的,但是如果加入了游戲的成分,他們就會興致盎然地認真傾聽。數學課堂教學中以游戲的方式培養傾聽習慣、提高傾聽能力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可進行口算達標“奪紅旗”、圖形拼組“變魔術”等游戲活動。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動之前,教師一定要講明白活動要求,活動結束之后要進行總結,各組可以進行分析比較,總結成敗的原因,即如何聽,聽的效果如何,讓學生明白以后應該怎樣做。
3.多種感官共同參與
單一的聽不能滿足學生認知的需求,要讓學生用眼觀察,用手操作,用口說理,用腦思考,多種感官參與認知學習,以防止聽覺疲勞,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教學《簡單的排列組合》這一課時,我先以學生感興趣的森林動物園小動物們舉行運動會這件事引入:“森林動物園的小動物們正舉行運動會,大會要求參賽者必須先用自己的智慧闖過兩關才有資格成為一名合格的運動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動物,有勇氣接受挑戰嗎?”第1關:用1,2兩個數字為參賽的動物運動員們編一些兩位數的號碼。第2關:用1,2,3三個數字為參賽的動物運動員們編一些兩位數的號碼。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猜一猜兩位數號碼的個數,然后動手擺一擺數字卡片,小組內說一說擺的過程,再全班交流擺的思考過程。再如,教學組合時,“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個人一共握幾次手?”我讓他們三個人一小組,動手握一握,說一說,得出握手的次數。最后質疑:為什么三個數字能排出六個不同的兩位數,而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卻只有三次,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在對比中尋找答案。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感官,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感悟新知,體驗傾聽的魅力。當然,還可以通過讓學生邊聽邊記的辦法提高傾聽的效率。只有讓學生手和耳協同學習,傾聽才會更有效。
三、通過多元評價,激勵學生傾聽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他還發現,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到激勵后,其能力可以發揮80%~90%。是呀!俗話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庇卸嗌賹W生會在你的一聲“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一直看著鄭老師,他聽得多認真啊!”“這位同學善于動腦,大家都像他一樣就好了?!薄澳惆阉膬烖c學來了,說明你很會聽?。 薄斑@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的聽力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了!”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容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很好地激發講話者和傾聽者的靈感,使大家積極參與到交流中來,使合作交流更成功。其實,這也是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具體落實。例如,教“8+4=?”時,一個學生說:“把4分成2和2,8加2等于10,10加2等于12。”另一個學生說:“可以把8分成2和6,先4加6等于10,再2加10等于12?!边@時,馮震洋聽得特別認真,并舉手發言道:“我同意他們的想法,我認為還可以這樣算,從8開始接著往下數4個就是12?!庇谑俏壹皶r表揚道:“馮震洋的眼睛一直看著發言的人,他聽講多認真,我們應該向他學習?!边@種富有感染力的激勵,一下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課堂呈現出活潑、熱烈的氣氛,學生的學習熱情持續高漲。
同時,教師還在班級里評選“傾聽小能手”“最佳傾聽小組”,每月評獎一次,并適當給予物質獎勵。實踐表明,這些榮譽及小小的物質獎勵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傾聽興趣。
四、養成聽的習慣,使學生善于傾聽
記得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轉變為學生自身的素質,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而“認真傾聽”這個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會是學生日后學習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習慣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養。為此,教師要做到:(1)抓平時,重視“聽”,調動每個學生“聽”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學習。(2)勤訓練,學會“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3)投其所好,多提供聽的機會,讓學生的愛好化為現實。(4)加大學生間的評價,讓同伴間的賞識成為傾聽的動力。
總之,傾聽是一個人積極地接受、分析和理解對方的過程。具有較強傾聽能力的人,不僅他的人際關系很好,而且在傾聽別人的過程中也會學到許多知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傾聽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讓學生學會傾聽,我們的課堂上不僅會有熱烈的討論、爭論的場面,還會有靜靜地傾聽和思考的情形,我們的課堂也將會更生動、更精彩。
參考文獻:
[1]王彥玲,高素風.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能力點滴[J].教育實踐研究:小學版,2005(09):63-64.
[2]趙群.善于傾聽.北京成人教育,1995(03):45.
[3]彭紅英.培養學生善于傾聽的能力[J].中國民族教育,2005(02):40.
[4]王志紅.從學會傾聽教起[J].江蘇教育,2003(07).
[5]王建生.在傾聽中學會尊重[J].河北教育,2005(23).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杜橋鎮岙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