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的信息技術課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再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制訂一套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來不斷地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分層次;精講多煉
一、利用計算機本身的特征,來進行直觀的教學
小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還處在以具體的、形象的思維方式為主的認知階段,所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可以很容易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會主動地去學習、研究和探討。那么,在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教師就應該利用計算機固有的優點來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制作圣誕賀卡的那一節,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在電腦上演示許多漂亮、精美的電子賀卡。這么多賀卡肯定會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說,快到圣誕節了,我教給大家怎么來制作賀卡好不好?然后,你們可以課下自己做,做好了可以發送給老師或者同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和開場語一下子就抓住了小學生好奇和求勝好勝的心情了。
二、理論結合實際,精講多練
小學的信息技術課是一門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課程,而且上機實踐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應該注意及時地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要講的理論知識講明白、講精煉了,然后讓小學生帶著這種興趣和理論知識投入真正的實際教學中。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的操作完美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充實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
三、適時地進行分層次教學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上,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有的學生對電腦已經很熟悉了,電腦的組成、操作以及簡單的軟件都會使用,但是有的學生對電腦還是相當陌生,開機、關機都不會。所以說,教師應該根據這樣的實際情況來采取分層次教學。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掌握的信息技術水平的不同,分成三個層次的教學。在課上練習和課下的作業布置上,都應該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習情況來布置不同任務和難度的作業。針對層次比較高的學生,可以布置相對難的作業,比如,如何制作簡單的賀卡和簡單的幻燈片;對于層次比較低的學生,可以布置相對簡單的任務和作業,比如,學會熟悉鍵盤和指法、學會簡單的鼠標操作等等。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練習,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信息技術課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特點綜合起來考慮,再結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制訂一套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來不斷地提高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只有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才會在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霞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