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迪拜藝術博覽會的“Marker展區”創立于2011年,首屆以亞洲與中東藝廊為主角,第二屆則以印尼藝壇為焦點,促進波斯灣地區及伊斯蘭國家間的長遠文化交流。而本年度“Marker展區”將以西非為主題,同時也讓迪拜藝術博覽會成為首個匯集五個西非藝術空間的國際藝博會。
本屆迪拜藝博會將集中探討西非地區議題,包括區內當前的經濟及文化發展,以及西非、阿聯酋與波斯灣地區之間的密切關系。來自尼日利亞拉各斯的策展人Bisi Silva表示,這個開放的主題將鼓勵藝術機構及藝術家創出活力盎然、別開生面的展覽系列,同時能讓觀眾在展品中感受到西非的地方色彩,包括當地城市的生命力、傳統與現代間的沖突、鄉郊地區城市化,以至大眾與個人間的分野日趨模糊等現象。
其中“Marker展區”處于展覽的主場館,透過藝術創作探討西非城市不斷演變之本質與變遷,以及其為社會帶來的多方面影響。Bisi Silva邀請了五個藝術空間,開展與旗下藝術家之共同創作項目。這五個藝術空間分別是Centre for ContemporaryArt(拉各斯)、Espace doual'art(杜阿拉)、Maison Carpe Diem(塞古)、Nubuke Foundation(阿克拉)與Raw Material Company(達喀爾)。他們將與策展人及大會合作,展現藝術家Soly Cisse(塞內加爾)、Ablade Glover(加納)、Abdoulaye Konate(馬里)、Boris Nzebo(喀麥隆)及Taiye Idahor(尼日利亞)的近作。
迪拜藝術博覽會總監Antonia Carver表示:“自古至今,波斯灣地區與非洲城市間的關聯密不可分。憑借與西非藝術團體的合作,結合阿聯酋藝壇國際化的特點,本次展出的西非藝術作品不但能喚起外界對當地藝壇之關注,同時加強非洲與中東地區的文化交流,產生更強的協同效應。”
對不少獨立后的西非國家而言,藝術與文化之發展非常重要。然而,由于上世紀80年代政局不穩,致使藝文發展停滯不前。直至2000年,由獨立藝術家發起的文藝復興活動陸續展開,透過建立藝術平臺及相關項目,為往后的藝術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礎。Bisi Silva認為:“迪拜藝博會為西非藝術家及藝術機構提供拓展中東及亞洲市場的良機。與此同時,參加者能接觸眾多由不同媒材創作的優秀展品,體驗當地藝術創作的多元姿采。”作為中東與南亞地區具領導地位的國際藝術博覽會,預計迪拜藝博會本年度的參加人次將突破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