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讓說:“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科技人員大約有6200萬人,無論從科技人員在新時期的任務、地位,還是人力資源的數量來看,國家為科技人員設立‘科技節’已經具備條件。”
對于“科技節”的設立方式與活動內容,齊讓認為:第一,“科技節”是廣大科技人員的節日,應當在規格和法律地位上與“教師節”相當。“科技節”由人大常委會的審議程序來確立。有利于提高這一節日的權威性和莊嚴性;有利于增強全社會、全民族的科技意識;充分體現黨一貫倡導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方針。
第二,“科技節”活動內容,以激勵和自律為主。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每年頒發的國家最高獎等國家級獎勵可以在“科技節”日進行;全國學術團體和地方也可以在節日期間同步進行;科技人員有了自己的節日,應當在“弘揚科學精神、遵守學術規范、恪守職業道德、誠實守信”等方面加強自律,給全社會做出榜樣。
對于“科技節”的具體日期,他提議說:“1978年3月18日是全國科學大會開幕日,被譽為又一個科學的春天。特別是小平同志在大會開幕式上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技人員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科學論斷,為改革開放后制定我國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奠定了理論基礎。確定這一天為‘科技節’有特殊紀念意義,符合廣大科技人員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