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小城十縣享有盛名的中醫,憑三十年勤學,治愈了十八種疑難雜癥,病人都是苦著臉進來,如釋重負地回去。他對窮人和老人倍加關照,除了減免診金、藥費,得閑還親自上門給他們復診。因此,在小城有口皆碑,贊他“德藝雙馨”!
這人呢,在業界有了一定成就后,就會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一年前,他被推選為小城中醫藥協會六大委員之一,平靜的內心也開始波瀾起伏,還迷上了政治小說、影碟。到了深夜,還是精神抖擻,仿佛一覺剛睡醒似的。
半月前,小城競選協會主席,他也是候選人之一,生平第一次送禮,走關系,做足了人事,連自己都沒想到會如此熱衷選舉。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以二票之差落選,情緒瞬間跌到谷底,無心坐堂看診,打算暫停經營,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
清明時節,山花爛漫,翠竹蔥蘢,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可惜,在他看來,都如枯枝敗葉。三四天過去了,還是一點精神也提不起來。
他的父親也是個老中醫,醫術更高超,十年前從醫學院退下來,回老家開了個醫館。老爺子正給一位老人看診,忽然說忘了一件要事,叫兒子給老人看病,自己匆匆離去。
他簡略地望聞問切,沒查出病因。仔細二檢,還是沒頭緒。這次把心都收回來了,深入檢查,不由臉漲紅起來了。
老爺子回來了。他笑著賠禮,從兒子手中接過病人。他尷尬地站在一旁,老爺子手指在腕上一搭,嘴角淡淡一笑。里頭怎么回事,已然心明眼亮,把病狀、病理、療法、保養,一一跟老人交代清楚。
他更加失落,主席落選了,醫術也如此不濟。
老爺子抓完藥,送走老人后,對他說想吃筍了。他是孝子,雖沒心情,但聽老父開口,立刻扛起鋤頭,挑著竹籃,鉆進了院子外的小竹林。
半小時后,他掘來了一籃子雷筍。老爺子隨手撿了一株,說:“長得可真快啊!”
他應:“那是,清明長筍嘛!”
老爺子點頭:“是個好時節呢,再過幾天恐怕就老了成竹子了。”
“那些被我放棄的筍,要成竹子了?”他盯著籃子里的筍,愣了好一會兒,又盯著院墻外的竹林出神。
筍,天然而生,口感鮮美,是佳肴的良材;竹,由筍而成,賞心怡人,根可入藥,是蟲鳥的家園,還是造屋的上材。
筍的落選,成就了竹的更大價值!他豁然開朗:“一心難二用,如果這回選上了主席之位,應酬、采訪必接踵而來,哪還有心思鉆研醫術,攀援中醫學的巔峰?”
他隨即打點行裝,告別老父,踏上回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