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菜是件小事,但卻又充滿學問——吃什么、什么價、怎么吃……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網絡走進生活,互聯網能解決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問題嗎?當然可以,“二十四節氣之菜市場”就是這樣一款為用戶提供菜價信息,解決菜價信息不透明的移動應用。
最接地氣的應用
“二十四節氣之菜市場”是尚友通達推出的一款菜價應用,它抓取全國600多個農貿批發市場的價格信息,并將它們整合到一個統一的信息平臺上,為用戶買菜提供今日價格參考及菜價趨勢,解決菜價信息不透明的問題。同時還在菜價基礎上提供了食材介紹、養生、菜譜、節氣等內容,方便用戶根據節氣及自身的需求采買食材。
常去買菜的人都知道,菜價的波動很大,連早上和下午的菜價都不一樣,一般農貿批發市場都會給出一個指導價,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并不是真正的成交價格,但每個市場參考價格的差異和實時變化都很大。“我們意識到這些數據恰恰是核心,因為有很多用戶關注菜價問題,而手機端又是接受這種信息最方便的,一打開手機就能看到各個菜市場的價格,不用在網上特意去查,也不用去實地查詢,非常方便。”負責“菜市場”產品的副總裁王勉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我們做這個產品也算是歪打正著,我們團隊之前做了一些類似‘一淘’、‘我查查’之類比價、查價的應用,但是用戶量活躍度遠沒有想象得那么大。”王勉說,“后來發現菜價信息不透明,手機端又是空白,我們就在手機上做了這么一個菜價應用,結果推出后,意外地受到用戶喜愛,很多用戶還稱呼我們為‘最接地氣’的應用。”
目前,“二十四節氣之菜市場”已經擁有100多萬用戶,每月都有15 萬至 20 萬的用戶增長,而每天的活躍用戶就有4萬多。在應用推出后,除了普通消費者,還受到一些專業采購人士的歡迎,對那些采購人員來說,由于采買數量大,幾分錢的菜價差別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而“菜市場”這個應用提供的菜價信息恰好符合了他們的需求,解決了之前菜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而在應用中加入節氣、菜譜、養生等內容則是服務普通用戶,告訴大眾用戶這個季節該吃什么菜、怎么吃、有哪些營養、又有哪些功效,在一定程度上指導大眾去消費。“用戶可以根據我們提供的信息買菜做飯,比如說這個季節適合喝梨湯,我們就會告訴用戶梨湯怎么做、需要哪些材料、有什么功效等,其實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只是懶得特意去網上查,我們的應用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指導用戶去養生、去消費。”王勉這樣告訴記者。
據王勉透露,春節過后,他們會推出一個新的版本,新版本會更加個性化,會根據用戶需求推薦相應的菜譜、食材,比如用戶想減肥,新應用就會相應地推薦幾款減肥菜品,并告知用戶該怎么做、需要哪些食材、有什么營養、禁忌等,非常方便。
對未來,王勉和他的團隊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未來,我們會推出普通用戶版和專業用戶版,普通用戶版面向大眾用戶,專業用戶版面向采購之類的專業人士。”王勉這樣說道,“大眾用戶還是更關注吃什么、怎么吃、跟什么搭配更有營養、食用中有什么禁忌等問題,而專業用戶更關心價格、數量等問題,因此,我們將來要把它細分。”
除了通過信息指導消費者消費外,“菜市場”團隊還設想通過菜價走勢等信息,指導農民種菜,避免農民一窩蜂種植某種蔬菜后大賠的情況。“將來信息化要是真的能夠普及到農端的話,我們也可以指導農民種菜,這也是菜價應用的一部分。”王勉說。
類淘寶模式
除了用戶喜愛,還有很多經銷商也主動找到他們表達合作意向,比如說在應用中提供水果的團購服務,甚至還有的提出農超對接的提議,但對王勉他們來說,現在還沒到加入商業模式、獲得盈利的時機,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有清楚的認知——現在產品本身還有很多不足,用戶量也不是很大,貿然加入商業模式,不亞于拔苗助長。
同時,王勉也表示,他們未來的遠景是做一個類似淘寶的B2C的平臺,以農業信息為主,提供平臺,而他們則依靠大量用戶群和直接面向用戶的優勢參與交易,成為“菜市場的淘寶”。“但現在,我們的目標還是先把產品做好,再把用戶量做上去,等到用戶量達到千萬級的時候,再導入商業模式,而不是現在。”王勉說,“今年我們打算融資一筆錢,如果成功的話,會把整個進程加快。”
盡管如此,王勉他們對投資公司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希望獲得一些市場、推廣方面的資源、指導,同時也希望他們的理念跟我們相似,把目標放長遠,不要馬上談盈利或是商業模式之類的問題,而是應該先關注在用戶量上,用戶量一起來,那些都不是問題。”為此,王勉他們之前已經拒絕過一些風投。
同時,王勉和他的團隊也有做農產品電商的意向,想借鑒國外按個賣的模式,主要針對橙子、黃瓜等比較容易標準化、量化,同時保存時間比較長的農產品。“我們將來真正的用戶對價格可能不是很敏感,他們在乎的是品質,比如說現在有一個專門做嬰幼兒綠色蔬菜的網站,保證所有商品都是純綠色、不含農藥、激素和各種添加劑的,價格就要比普通的蔬菜要高一些,但還是有很多用戶購買,所以我們將來也可能會走這種偏高端的路線,提供給消費者綠色的、量化的、有品牌的農產品。”王勉這樣描述道。
用戶支持 技術支撐
據王勉透露,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套自主研發的垂直智能搜索引擎技術。公司COO張立群向記者介紹:“這套垂直智能搜索引擎技術可以在垂直領域里智能地把互聯網上的非結構化數據重新結構化以后,再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展現給用戶,也算是大數據處理的一種。”他們之前也用這項技術了包裝幾款比價、查價產品,但顯然,“菜市場”這個應用是最受用戶喜歡的,而王勉更是表示他們正在為這項技術申請專利,而且很多注冊權都已經申請下來了。
除了技術的支撐,在研發過程中,用戶也給了他們很大的支持。“很多用戶都很可貴,他們給我們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而且他們的活躍度非常高,比我們同類產品要活躍很多。” 王勉自豪地說,“很多地方,我們一沒花錢,二沒刷榜,都是用戶去下載、評論,幫我們頂到最上面,都是用戶真實的反饋,我們都覺得有這樣的用戶非常可貴。”
甚至有用戶自己制作excel表,主動給開發團隊提供當地的菜價信息;還有的用戶怕產品運營不下去,主動提出收費。“這種事太多了,讓我們更加堅定這個信息的價值,所以我們現在越來越堅定必須要把這個產品做好了。”王勉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