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13年全國兩會
3月1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201 3年全國兩會畫上圓滿的句號。這是中共十八大之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兩會,受到各界高度關注。會議期間,代表委員在對過去五年工作進行評議的同時,也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美麗中國夢建諍言,獻良策,議民生,謀發展。
@茅于軾:習近平主席主席號召實現中國夢。其實過去的三十年已經實現了一個夢,這30年的成就堪稱奇跡,所希望的是不要把路看錯了,又往回走。這30年我們始終保持開放,沒有脫離世界大潮流,不管承認不承認普世價值,我們都在其中做出進步。
@吳敬璉:市場的靈魂在于競爭,任何由于權力干預而失去競爭性的市場只是一種貌似市場的假市場。決策者需要采取重啟改革的堅決行動,來化解今日中國所面臨的諸多矛盾和挑戰。盡早建立中央直屬的工作班子,在社會的廣泛參與下,采用問題導向的方法去探尋造成問題的體制性根源,從而提出需要改革的項目。在此基礎上,對牽涉面廣、全局性強、復雜交叉的重大改革項目,經過梳理、篩選,形成“最小一攬子”改革方案,相繼突破。
@馬光遠:腐敗難以治理的根源,在于政府權力過大,政府對市場的深度介入無處不在。想想,如果政府的權力小,企業和公民辦事無需求政府,還會有大面積的腐敗嗎?如果人事的選擇公開透明,還會有跑官買官嗎?反腐最好的舉措就是政府放權,政府削減各種對市場的非正常干預,將人事選擇權還給公民。
@曹德旺:房地產調控首先要去調研到底是誰買走的,這么多年,真正需要住宅的人沒有買到房,房子都在“房姐”、“房叔”、“房爺”他們手上。政府應該出臺嚴厲的政策法規,向這些人征高額的房產稅,針對超出政策規定的房產,第一套20%,第二套30%,第三套40%,并對違規者進行毫不留情的懲治。不然,對國民經濟總體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破壞。
@林毅夫:倘若大量人口流入城市找不到合適工作機會,就變成貧民,收入分配不斷擴大,由此產生中等收入陷阱。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就要不斷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利用國家的后發優勢,提升競爭力,增加就業機會。如此在城鎮化過程中就不會出現過度城市化問題。
@邱震海:中國經過30年改革開放,目前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此同時,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到現在已經面臨一個需要向社會放權,向人民放權,用人民的監督來完成整個市場經濟的轉型。這是未來十年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
3月1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閉幕會,大會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白巖松:記者會的“一個印象,兩句話,三個關鍵詞”。總理給人最深刻的印象:自信、堅定、敢承擔;最值得銘記的兩句話:“忠誠于憲法,忠實于人民”、“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貫穿始終的關鍵詞:“道”即“法律”、“人民”為本、3.0版的“升級”。
@央視新聞: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現在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一些利益群體可能會形成對改革的阻力。在這種情況下怎么通過改革來釋放紅利?李克強答: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要推進能夠牽一發動全身的改堇。
@人民網:梳理李克強首場記者見面會、2003年溫家寶首場記者見面會、1998年朱镕基首場記者見面會,“改革”話題貫穿三場。初步統計,三任總理首場記者見面會,李克強29次講到改革;溫家寶34次講到改革;朱镕基講改革26次,總計達89次之多。
@薛蠻子:李克強總理答記者問看未來趨勢:1、公務員只減不增,政府要裁員了;2、三公消費只減不增,高檔白酒慘了;3、建立反腐機制,官員財產公示制度要出了;4、改革觸動既得利益,地產黨和PE黨要挨刀了;5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本,戶籍制度要放松了。
@頭條新聞:新總理和他的班子,初次亮相便體現出平實而鮮明的作風,且透露出強烈改革意愿,“觸動利益往往比觸及靈魂還難”的宣示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在總理記者會上“忠誠于憲法”、“對法律的敬畏”的表態,則體現著新一屆政府“法”字當頭的執政理念。
@呂丁田園:李克強總理記者會經典語錄:1.忠誠于憲法,忠實于人民;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讓明規則戰勝潛規則;4.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5.權利只能從公,不能私有;6.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7.做人要正,辦事要公;8行大道、民為本、立天下:9.鐵腕執法,鐵面問責。
(注:圖片均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