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方便群眾就醫,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的辦法之一是“賜藥”。
西漢皇帝主政時,大都曾開展過賜藥活動。如元始二年(公元2年),不少地方發生旱災,并發蝗災,尤以青州(今山東境內)地區最為嚴重。當時的皇帝漢平帝劉年僅10歲,把持朝政的王莽便以皇帝和朝廷的名義,為災民免費發藥,提供醫療服務。
到了宋元以后,賜藥事例更多。針對京城病疫流行,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宋孝宗趙慎則要求所有醫務人員上崗,走上臨安街頭,挨家挨戶上門發藥。
不只朝廷和皇帝會賜藥,地方衙門和官員,也不時為轄區內老百姓提供免費醫療。《后漢書·鐘離意傳》記載,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會稽郡一帶(今江浙境內)發生特大疫情,死了好幾萬人。當時負責地方具體事務的鐘離意便親自到疫區照看、慰問病人,送去醫藥,因此贏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