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1983—2010年期間的年度數據,運用SPSS18.0軟件通過嶺回歸模型,研究影響中國FDI流入量的決定因素,并提出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FDI;決定因素;嶺回歸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4-0204-0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和市場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引進外資以促進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已成為國家和各地區政府的一項基本經濟政策。引進FDI不僅有利于填補資金缺口,還可助于調整國內經濟結構與提升國際競爭力。因此,研究與分析決定影響中國FDI流入的決定性因素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這一問題也成為近年來學者們研究的一大熱點。
一、文獻綜述
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經研究東道國的經濟基礎因素對FDI的影響。張紀(2006)通過實證研究1985—2002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情況得出中國吸引FDI的主要因素為巨大的市場潛力、快速的經濟增長、市場開放程度、較低的勞動成本以及社會穩定性。
對于匯率對FDI流入的影響是長期還是短期的一直都是存在爭議的。鄧寧(1970)認為國際投資從相對強勢貨幣的國家流入到相對弱勢貨幣國家,主要是因為升值貨幣的價值和購買力的增加。Ang(2008)的面板數據實證分析得到一國的匯率與該國的FDI存在負相關。Edwards(1990)和Hansan(2007)卻得到相反的結論。
就貿易與FDI之間的關系大體持兩種。小島清認為國際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對國際貿易有促進作用。而巴克利與卡森則認為企業選擇國際貿易還是選擇對外直接投資,關鍵在于比較通過世界市場進行貿易的費用與企業將外部市場內部化所增加的管理費用孰大孰小。
二、實證分析
(一)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將構建如下模型對中國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量決定因素進行檢驗:
FDI=f (T,E,PERGDP ,I,),即FDI = β+β1* T +β2* E +β3*PERGDP +β4*I
其中,FDI表示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單位:億美元),T表示進出口總額(單位:億元),E表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用直接標價法表示),PERGDP表示人均GDP(以現價計算,單位:元),I表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單位:億元)。本文對各變量均采取1983—2010年的年度數據。FDI、進出口總額、人均GDP、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數據來自CCER經濟金融研究數據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數據庫網站。
(二)OLS模型處理
本文將運用SPSS18.0軟件進行模型處理分析。先進行最小二乘法和多元線性回歸方程,通過模型分析,結果如下:(1)發現R2=0.983,調整后的R2=0.979,可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擬合效果較為理想。并且整體回歸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說明線性關系明顯,FDI流入量與這四個變量總體上相關。(2)擬合方程R2高達98%,可是四個變量中有兩個未通過5%的顯著性檢驗,說明回歸方程變量間可能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問題。(3)輸出的VIF(方差膨脹因子),其中有三個變量的VIF值均遠遠大于10,這同樣反映多重共線性的存在。輸出的特征值中0.002趨于0,也加大了多重共線性問題。(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系數為負數,與預期有悖。這一反常現象也恰恰說明正是由于多重共線性問題的存在,我們僅僅用多元線性回歸建模不太合適,多重共線性的存在使得某些變量的回歸系數的經濟意義與實際是有所出入的。
(三)嶺回歸模型
針對出現多重共線性時,OLS明顯實效的問題,我們采用嶺回歸來建立FDI流入與其影響因素的模型。
首先我們令k從0到1,步長為0.01,做出嶺跡圖,通過嶺跡圖發現k在0.6左右的時候,嶺跡相對穩定,而且由于此時k相對不大,對于β的估計影響不會太大。我們令k=0.6,做嶺回歸,通過嶺回歸我們得到最終的嶺回歸模型如下:
FDI=0.216 *T+0.264 *E+0.252 *PERGDP+0.213 *I
分析如下:(1)嶺回歸擬合效果明顯,并且X的4個因素的系數均大于0,與常識相符。(2)不過嶺回歸的負面效果也存在,對比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嶺回歸的調整的R方由0.975降到0.935,整體方程的F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雖然調整的R2下降了一些,但是0.935仍可接受。至此,通過嶺回歸我們已經消除了多重共線性的影響,所得因素的系數的估計值也均通過顯著性水平為5%的t檢驗。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嶺回歸方程的分析來得到影響中國FDI流入量的重要因素。
三、結果分析與政策性建議
比較擬合方程的系數大小,發現四個因素對中國FDI流入量的影響程度大體在0.2~0.3之間。其中匯率與人均GDP的影響程度相近,進出口總額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影響程度相近。進出口總額的系數為正,說明實證得到的結果是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具有相互補充的關系。匯率的系數為正,說明適當的本幣貶值有利于引進外資。至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系數最小,可能與其影響作用的時滯有關,并非主要作用于當期。或者可能是政府投資的擠出效應在發揮作用,同樣屬于私人投資的FDI由于政府投資的增加而被擠出了,因而使得固定投資對于FDI的刺激作用減弱。
對策建議:第一,國際貿易與國外直接投資之間的互補關系應引起政府的注意,政策制定應該努力促進兩者的增長,加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改善投資環境,以期實現優化配置。由于匯率與FDI呈正相關,故政府不可一味地追求貶值來實現吸引外資,應努力平衡貨幣購買力與國外直接投資直接的關系。第二,抓住后危機時代世界產業大調整、要素大重組和新一輪產業轉移的機會,完善利用外資政策;加大對技術含量高的外資項目的引進,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更加注重促進經濟質量的提高和結構的優化,著力擴大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水平,大力承接服務外包業務,推動中國早日成為全球服務外包強國。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