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
VSD作為一種新型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軟組織大面積損傷及深度壓瘡的治療中。VSD可以對全創面進行封閉、覆蓋、吸引等治療。術后護理方便,節時省力,有效控制創面感染,減少全身并發癥的發生,縮短壓瘡愈合時間,為患者減輕了反復換藥帶來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將前郭縣醫院自2009年至2012年應用VSD治療深度壓瘡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例重度壓瘡的患者做為研究對象,這10例是不能自行翻身,長期處于強迫體位,導致皮膚破損,形成深度壓瘡的患者,其中5例是本院開展VSD技術前應用普通清創、換藥治療的患者。另外5例是本院2009年開展VSD技術以后應用VSD治療的患者。
1.2 材料 VSD是應用水化聚乙烯醇泡沫敷料覆蓋或填充到各種皮膚或深部組織創面,半透性粘貼膜密封創面后接通負壓裝置形成的潔凈、濕度適宜、面狀引流、密閉的循環系統。
1.3 治療方法 1994年,裘華德教授等在國內率先引進VSD技術。VSD是應用水化聚乙烯醇泡沫敷料覆蓋或填充到各種皮膚或深部組織創面,將傳統點狀引流變成面狀引流,徹底去除腔隙或創面的分泌物或壞死組織,消除創面感染;半透性粘貼膜密封創面,避免了外源性污染及交叉感染;接通負壓源,形成一套完整的閉路循環系統,負壓向深部組織傳導,消除創傷組織和肉芽水腫,同時促進肉芽生長和創面上皮化等。該系統可以對全創面進行封閉、覆蓋、吸引等治療。
2.1 心理護理 對10例患者均給予常規的心理護理。
2.1.1 對一般療法患者的心理護理 普通換藥治療效果不明顯或根本無效,使患者及家屬對治療喪失信心,患者常有自卑心理,情緒低落。護士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對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利用語言技巧給患者以支持、鼓勵。
2.1.2 對于應用VSD的患者除上述心理護理外,還介紹本院VSD應用情況,舉VSD成功治愈的實例,增強患者的信心。向患者及家屬介紹使用VSD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避免壓瘡部位再次受壓的方法,告知如何配合觀察負壓引流情況,發現壓力過高或過低、引流不暢、密封處漏氣、引流出較多血性液體等,及時通知醫生或護士。
2.2 體位擺放 壓瘡治療的關鍵是保證創面絕對不能受壓,同時預防其他部位不再發生壓瘡。1~2 h變換1次體位,根據創面的部位協助患者取合適的坐位或臥位,每種體位都以創面不受壓為前提,兼顧患者的舒適感。也可酌情使用氣墊床、坐墊、涼水墊等。
2.3 營養支持 每天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富含鈣、鋅等的飲食,鼓勵患者多進食,必要時鼻飼或靜脈補充營養,防止發生負氮失衡。
3.1 一般療法每天需換藥1~2次,每次都要徹底清除創面壞死組織、膿液和異物,有深度腔隙的每次都必須通過引流管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反復沖洗腔隙,以達到“徹底”清洗的目的,同時更換引流管及引流瓶。每次換藥至少需30 min,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而療效甚微,有的甚至無效。
3.2 應用VSD,護士每天需要認真觀察的項目有:①負壓吸引情況是否穩定。②負壓吸引失效的原因,如貼膜漏氣、引流管堵塞或受壓、負壓故障等。③引流物的性狀。④貼膜癟貼情況等,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給與相應的處理,否則創面封閉后一般不用做特殊處理,一次封閉引流可保持7~10 d左右。
應用普通療法的5例患者平均經過1~2周的治療,因壓瘡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現不同的并發癥均轉到上級醫院。采用VSD治療的5例患者沒出現任何并發癥最終痊愈,平均住院日為42 d,患者非常滿意。
應用VSD治療深度壓瘡,術后護理方便,7~10 d之內不需更換材料,避免了每日清創、換藥這一繁瑣的過程,極大的減少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及每次換藥給患者帶來的痛苦,療效顯著,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縮短壓瘡愈合的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