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
根據中藥的自然屬性和親緣關系, 常把中藥分為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三類[1]。在這三類藥材中, 植物藥和動物藥的穩定性較差, 對于儲存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 礦物藥的穩定性較好, 對于儲存環境的要求相對較低。中藥儲存及養護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工作, 現對影響中藥儲存及養護的常見因素做以下分析, 具體如下。
1. 1. 1 陽光與空氣因素 某些中藥被陽光照射的時間過長,會使中藥中包含的色素被破壞使其變色;空氣中的氧氣易在自然條件下使某些藥物中的脂肪、糖類等成分氧化分解, 導致中藥發生變異。中藥發生變異和空氣中含有的氧與臭氧存在直接的關系[2]。
1. 1. 2 濕度因素 中藥在存儲過程中的含水量與空氣中的濕度大小存在直接關系。在正常的情況下, 中藥標準的含水量為10%~15%。如果儲存的環境欠佳, 中藥的包裝不夠嚴密,則會導致儲存環境中的水分被中藥材吸收, 使中藥的含水量增加。通常情況下, 儲存環境中空氣濕度在60%~70%之間時, 中藥的含水量不會發生變化。儲存環境中空氣濕度大于70%時, 中藥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致使含水量增加, 含糖質相對較多的中藥會因水分增加而出現返潮和變軟, 甚至發霉和蟲蛀等情況。儲存環境中空氣濕度小于60%時, 會致使中藥的含水量減少[3]。
1. 1. 3 溫度因素 影響中藥儲存及養護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因素, 在常溫(15-20℃)下, 中藥自身的成分會保持穩定, 在這樣的常溫下, 也非常適合儲存。但溫度(大于34℃)過高,會導致某些動物類中藥及脂肪油較多的中藥發生油質分解、溢出等現象, 會加快芳香類中藥中揮發油的揮發速度, 使糖質成分多的中藥發生軟化, 使干浸膏類中藥、植物樹脂類中藥、動物膠類中藥、蜜丸類中成藥發生軟化或粘連或溶化的現象。但溫度(0℃以下)過低, 會導致含有水分的鮮活類中藥出現結冰的現象, 使中藥的細胞壁或內容物發生損傷, 導致中藥局部發生細胞壞死, 對中藥的藥效產生影響。
1. 2. 1 變色 不同種類的中藥都有其相對固定的一種顏色,而中藥這種固定的顏色發生變異, 則說明中藥飲片極可能發生了變質。發生變色比較常見的花類、葉類、全草以及含有多量糖分的根莖類中藥, 如菊花、紅花、金銀花、大黃變色等。當花類與葉類的中藥受到光照、氧氣、濕度、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在酶或者非酶的相關作用下使其內部的化學成分發生了分解、氧化、縮合、聚合的反應, 使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形成, 引起中藥飲片發生變色, 對中藥的治療產生影響[4]。
1. 2. 2 蟲蛀 中藥發生蟲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 當儲存的溫度在15-30℃之間, 儲存濕度在65%以上, 中藥自身的含水量在13%以上時, 其中含糖類中藥(地黃)、淀粉類中藥(白芷)、富含脂肪油類中藥(桃仁)、含蛋白質與脂肪較多的中藥(烏梢蛇、蛤蚧)等出現蟲蛀的幾率相對較高。在7月、8月、9月這三個月份是發生蟲蛀的高峰期。儲存的溫度在25℃左右, 儲存濕度在80%以上時, 很容易出現螨類, 在6月、7月、8月、9月這四個月份是螨蟲繁殖最為旺盛的時期[5]。
1. 2. 3 霉變 霉變即發霉, 在潮濕、悶熱的環境極易發生。在溫度高、濕度大的儲存環境下, 中藥霉變的發生率相對較高。當中藥材的表面存在大量霉菌孢子時, 在儲存的溫度在25℃左右, 儲存濕度在75%以上, 中藥自身的含水量在13%以上時, 霉菌孢子就會出現菌絲, 菌絲產生的酵素對中藥飲片中包含的脂肪、糖類、膠質、蛋白質等產生分解的作用,使中藥飲片出現霉變、腐爛, 導致中藥失效。
1. 2. 4 泛油 又稱“走油”。是指含脂肪油、揮發油、粘液質、糖類較多的藥物, 因受熱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現油狀物質和返軟, 發粘、顏色變深, 發出油敗氣等現象。這種現象可改變藥材原有的性質而影響療效。
2. 1. 1 對中藥儲存的倉庫加強建設 在中藥儲存倉庫建設時, 在符合常見的倉庫建設的要求外, 還應結合中藥儲存的特點, 提高倉庫建設的要求。如中藥儲存倉庫對地面、墻壁要具有隔潮和隔熱的功能。中藥儲存倉庫要通風良好, 對中藥自身熱量的散發有利, 也能夠防止中藥發生蟲蛀。中藥儲存倉庫的建設要具備預防鼠類和昆蟲的侵蝕, 具備避免陽光直射中藥而發生變異。中藥儲存倉庫的建設中應設立冷藏庫房。
2. 1. 2 對中藥分類儲存 要根據中藥飲片及新添加輔料的具體性質來選擇適合的容器儲存。紙箱、木箱、陶瓷缸、陶瓷罐是常用的中藥儲存容器。在陶瓷缸或者陶瓷罐中儲存的中藥飲片應嚴密封閉, 也可使用具有較好密封性能的塑料袋,對中藥飲片進行真空的密封儲存, 既可防潮, 又可防止微生物侵蝕。對于包含不同的化學成分的中藥飲片或者使用不同的方法炮制的中藥飲片, 應采取不同的儲存方法。
2. 2. 1 清潔安全的養護 中藥儲存環境的衛生要保持良好,做到無塵、干凈、整齊, 要防止鼠類、蛀蟲的損壞, 做好防潮、防水、防火、防盜的工作。
2. 2. 2 對抗同儲養護 可以把兩種或多種不同中藥放在一起儲存, 也可把氣味特殊的中藥放在一起儲存, 起到互相影響, 防霉、防蛀的作用。如牡丹皮和澤瀉可在一起儲存, 白酒能防止人參和枸杞生蟲等。
2. 2. 3 化學藥劑熏蒸養護 使用磷化鋁片放在中藥飲片包裝之間, 密閉包裝箱, 利用藥物揮發的氣味, 殺死蛀蟲和蟲卵。
2. 2. 4 新技術的養護 利用紅外線的加熱干燥、微波干燥、氣幕防潮、氣調養護、輻射防霉等技術進行養護。
綜上所述, 影響中藥儲存及養護的因素很多, 需要根據不同中藥的性質、不同的數量、不同的季節、不同的設備條件進行科學合理的儲存及養護, 以保證中藥的質量不會受到影響, 確?;颊叩挠盟幇踩?。
[1] 張杰, 張亞杰.野生龍膽的生態學調查.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 23( 2):36.
[2] 李艷玲, 張衛強, 王淑敏.中藥歸經理論的實驗研究設想.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7, 23(5):35-36.
[3] 宗秀芝, 于晶.影響中藥貯藏與養護的常見因素.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8, 24(4):387.
[4] 白淑芳, 靳占芳.淺談中藥飲片的貯藏與保管.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8, 10(2):142.
[5] 曹暉, 于留榮, 王孝濤.我國中藥產業管理體制的變遷及中藥材按照藥品管理的思考.現代藥物與臨床, 2011, 2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