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軍 席國旺 涂小峰 李中學 孫強
睪丸扭轉又稱精索扭轉是泌尿外科急癥之一。目前其誤診誤治率仍然較高,多與首診醫師對睪丸扭轉的臨床表現和危害認識不夠,不能做到及時診斷與治療有關。自2001年5月~2012年4月,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收治睪丸扭轉27例,臨床實踐表明,睪丸扭轉的診治力爭盡早進行。睪丸扭轉的早診斷、早治療有利于睪丸生理功能(生精功能和產生性激素功能)的保存,是減少睪丸壞死、保存睪丸和預防扭轉再發生的關鍵。本文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對睪丸扭轉的早診斷、早治療,減少睪丸扭轉導致壞死的經驗。
1.1 臨床資料 本組27例,年齡4月~22歲。嬰幼兒2例(扭轉時間小于6 h),青少年25例。其中左側21例,右側6例。發病至就診時間:6 h之內7例;6~12 h 3例;12~24 h 2例;超過24 h 15例。均以突發疼痛起病,均為劇痛。睪丸疼痛20例,腹股溝區疼痛5例,下腹部疼痛2例。伴惡心、嘔吐16例,發熱5例,陰囊紅腫6例。體檢:患側睪丸腫大25例,觸痛明顯,質硬。大小基本正常2例,睪丸橫位26例,Prehn,s test陽性21例,提睪反射減弱9例,消失18例。彩超檢查24例:14例患側睪丸血流消失,對側睪丸血流正常。10例血流信號減少,對側睪丸血流正常。
1.2 治療方法 3例先行手法復位成功,均為左側,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復位,復位前行局部冷敷[1]。24例行手術探查,均采取陰囊橫切口。其中鞘膜內扭轉22例,鞘膜外扭轉2例。扭轉小于360°5例,大于360°19例。5例手術復位后經熱敷,觀察,發現其血供逐漸恢復,由青紫轉為淡紅,固定。19例睪丸附睪梗死成黑色,組織已壞死,行患側睪丸切除。手術患者18例同時行健側睪丸固定,6例未行睪丸固定[2]。
發病至就診時間:6 h之內7例,6~12 h1例,行手法復位或手術探查后睪丸血供恢復,行患側睪丸固定術;復位成功患者亦行患側睪丸固定術[3]。6~12 h 2例;12~24 h 2例;超過24 h 15例行手術復位后睪丸血供不能恢復行睪丸切除。術后病理:扭轉超過10 h,睪丸內血管擴張、淤血,曲細精管內部精原細胞變性壞死,間質有較多中性白細胞浸潤。扭轉一周后,曲細精管及周圍間質成缺血性梗死伴陳舊性出血及肉芽炎性改變。
睪丸扭轉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少年多見,很少超過25歲。睪丸扭轉發生與解剖異常有關:①睪丸系膜過長,活動度大;②腹腔內睪丸;③睪丸附睪完全被鞘膜覆蓋,睪丸在鞘膜內的活動度加大[4]。
睪丸組織對缺血耐受力差,睪丸扭轉早期診斷非常重要,因誤診而延誤治療是造成睪丸壞死的主要原因。睪丸扭轉需與急性附睪炎,睪丸外傷,嵌頓疝,精索靜脈曲張相鑒別。突然發作的睪丸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特征,疼痛呈持續性向腹股溝區放射,早期疼痛劇烈,睪丸壞死后疼痛減輕,但陰囊紅腫持續存在。睪丸疼痛和紅腫的體征使本病易與急性附睪炎或睪丸附件扭轉相混淆。睪丸扭轉時提睪肌痙攣,精索縮短,使睪丸上移并成橫位。Prehn征陽性,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
睪丸扭轉的首選檢查。睪丸實質回聲勻質說明睪丸活力正常,應急診手術,保留睪丸。非勻質回聲則則說明睪丸發生壞死,需切除睪丸[2]。睪丸扭轉的彩超檢查應注意兩點:①中央血流灌注是睪丸扭轉鑒別診斷的可靠參數。睪丸扭轉時實質內血流消失,但由于側枝循環的存在,睪丸皮質血流仍可存在。②在自動復位和間斷扭轉時,會出現反應性睪丸皮質高灌注及阻力指數降低,應與急性附睪炎鑒別診斷[2]。
睪丸扭轉的治療目的是搶救睪丸,保護睪丸功能。故睪丸扭轉一旦診斷明確即應盡早使扭轉睪丸復位,恢復睪丸血流。文獻報道,睪丸扭轉在5 h內復位,睪丸挽救率83%,10 h內挽救率70%,超過10 h者只有20%[5]。本組發病至就診時間:6 h之內7例,6~12 h1例,復位后睪丸血供恢復。6~12 h2例,12~24 h2例;超過24 h15例,復位后睪丸血供不能恢復。
對于壞死睪丸是否一律切除,有人提出不同看法。對于無生育要求者,可盡量保留睪丸,因保留后壞死睪丸纖維化,陰囊不空虛,心理影響小。對于患側睪丸生機無法判斷者是否切除亦有不同觀點:保留睪丸有發生萎縮的可能,萎縮的睪丸可因自身免疫反應而影響健側睪丸,影響睪丸細胞凋亡,使生精能力降低,影響精子的數量和質量。而青春發育前的患者因缺乏成熟精子抗原產生的免疫反應,很少影響對側,故對未發育的患兒不應預防性切除,萎縮睪丸有分泌激素的可能。故我們主張對兒童行患側睪丸保留,對成人有生育要求者行患側睪丸切除[6]。本組嬰幼兒無睪丸壞死,故沒能做嘗試,有待以后大樣本臨床報道。
總之,睪丸疼痛患者首先考慮睪丸扭轉,而沒有任何特殊體征和檢查能夠完全確診所有睪丸扭轉,同時加強臨床醫生對本病的認識,早期就診和建立在仔細詢問病史,認真體格檢查,嚴密觀察,恰當應用診斷性檢查,甚至手術探查是減少誤診誤治的基本保證。
[1] 宋永勝,宋彥,吳斌.精索扭轉的診斷及治療研究.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2):135-138.
[2] 張際青,張小東.睪丸扭轉診治現狀.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25(1):61-63.
[3] 曲孟泰,梅驊.睪丸扭轉整復術//梅驊主編.泌尿外科手術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605-607.
[4] 郭宏騫,孫則禹.睪丸扭轉.吳階平主編.吳階平泌尿外科學.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955-1958.
[5] 張建軍,閔文貴,胡曉剛.睪丸扭轉15例報告.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0,25(3):176.
[6] 劉勝,馬建樹,李淑峰,等.睪丸扭轉的診斷與早期治療.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0,4(25):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