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
為探討后腹腔鏡下泌尿外科手術的臨床療效, 提高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療效果, 對河南省開封市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7例行后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的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7例行后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 男87例, 女50例, 最小年齡25歲, 最大年齡59歲, 平均年齡42.3歲;其中37例患者為腎上腺髓質增生, 40例患者為單純性腎囊腫, 35例患者為腎上腺皮質腺瘤, 25例患者為腎上腺腺瘤。
1.2 方法 本組137例患者均行全身器官插管麻醉, 麻醉起效后取患者側臥位, 同上適當墊高患者腰部, 于患者腋后線肋緣下切開適當的切口, 切口長度為15 mm左右, 利用血管鉗對患者腰背筋膜進行鈍性分離。然后將手指伸進分離腹膜間隙中, 并在其中放置自制水囊, 在水囊中注入500~800 ml水, 停留3~5 min, 然后建立腹膜后間隙, 然后將手指自間隙處伸進后腹腔內部, 以手指為引導, 于腋前線肋緣行穿刺治療, 并將套管置入, 密閉切口。然后將腹腔鏡自腋中線髂棘部位置入, 并利用CO2對其內部進行充盈。然后以患者的實際病情為依據給予其針對性治療。本次研究中給予患者的手術治療方式有腎上腺手術、腎囊腫手術、輸尿管切開取石手術及腎切除手術等幾種。同時在給予患者手術治療時應嚴密對手術過程進行監測, 一旦患者有異常現象發生應及時給予其針對性治療, 保證患者生命體征處于穩定狀態。
1.3 療效判定 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完全消失,患者身體指標均恢復正常, 且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患者生活治療提高。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明顯消失, 患者各項身體指標逐漸趨于正常, 但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仍有較小程度的影響, 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有所改善, 患者各項身體指標有所恢復, 但仍會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 患者生活治療有所提高;無效: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命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 對其正常工作及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1]。
本組137例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 無一例患者中轉開放手術, 且137例患者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術后患者住院時間最短為4 d, 最長為7 d, 平均5.3 d;且137例患者中50例患者為治愈, 占36.50%, 47例患者為顯效, 占34.31%, 35例患者為有效, 占25.55%, 5例患者為無效, 占3.65%,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6.35%。
泌尿外科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尤其是近些年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 該病的發生率逐漸增加, 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若不及時給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療極易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2]。因此, 及時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治療,減少該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就顯得至關重要。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 臨床上逐漸將腹腔鏡技術應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療中, 而近些年來后腹腔鏡技術也逐漸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將后腹腔鏡技術應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療中可迅速進入術野,同時該手術方式對腹腔的干擾較小, 且無需過多的對組織進行分離, 術后患者可在短時間內下床活動, 因此, 可有效地減少腸梗阻、尿潴留、便秘、感染、腸粘連、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3]。同時該手術方式還具有促進患者病情改善、縮短治療時間、將對患者經濟負擔等多種優點, 因此,逐漸得到醫生及患者的認可。
雖然現階段后腹腔鏡技術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進步, 且在臨床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 為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還應要加強對主治醫生專業技能的重視, 確保醫生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及手術技巧, 避免由于不熟練的操作等原因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本次研究表明本組137例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 無一例患者中轉開放手術, 且137例患者均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術后患者住院時間最短為4 d, 最長為7 d, 平均5.3 d;且137例患者中50例患者為治愈, 占36.50%, 47例患者為顯效, 占34.31%, 35例患者為有效, 占25.55%, 5例患者為無效, 占3.65%, 治療總有效率為96.35%。這就說明給予泌尿外科患者后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促進患者病情改善, 且并發癥少, 臨床效果顯著, 值得推廣和應用。
[1]趙昕.后腹腔鏡CO2氣腹對全麻老年患者呼吸和循環功能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6(14): 198-199.
[2]張紅艷.后腹腔鏡手術CO2氣腹對全身麻醉患者通氣功能的影響及呼吸調控效果.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 3(3):165-166.
[3]羅延誠.單孔后腹腔鏡技術在泌尿外科手術中的應用體會(附88例報告).中國內鏡雜志, 2012, 4(5): 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