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瀾
嬰幼兒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很弱, 胃腸道也未發育完全, 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擾, 一旦病菌侵入體內, 就會引發腹瀉的問題。造成嬰兒腹瀉的病毒主要是輪狀病毒, 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嬰幼兒腹瀉的特效治療, 只能通過飲食的調節以及藥物來改善患兒的身體狀況[1]。作者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并且探討了無乳糖奶粉和蒙脫石散共同治療嬰幼兒腹瀉的效果, 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10年3月~7月收治了86例嬰幼兒腹瀉患者, 所有患兒經過診斷均患有腹瀉疾病。將這些患兒作為本次試驗的對象, 并且隨機分為兩組, 對照組43例, 患兒的年齡在2個月~5歲之間, 實驗組43例, 患兒的年齡在3個月~4歲之間。其中男性患兒有40例, 女性患兒有46例, 兩組患兒的病史、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兒的大便為稀水樣或者蛋花湯樣, 而且腹瀉的次數較多。
1.2 方法 患兒入院以后, 均實施常規治療, 給予補液治療,維持其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并且還要讓患兒使用抗病毒藥物炎琥寧。實驗組要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服用無乳糖奶粉, 同時還要使用蒙脫石散藥物。使用藥物的時候需要注意, 對于<1歲的患兒, 每次需要服用一袋的三分之一;對于1~2歲的患兒, 每次需要服用一袋的二分之一, 3次/d[2]。 對兩組患兒的治療結果進行分析。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國家制定的診斷療效標準對患兒進行判斷。治愈:患兒經過治療后, 6 h內腹瀉次數減少, 大便性狀也恢復了正常。顯效:患兒經過治療后, 10 h內腹瀉次數減少, 大便性狀有所好轉。無效:患兒經過治療后, 1 d內腹瀉次數沒有減少, 大便依然呈稀水樣或者蛋花湯樣。有一部分患兒甚至出現了惡化的狀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院的實驗數據均錄入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水準ɑ=0.05。當P<0.05時,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比較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實驗組43例, 治愈21例, 顯效18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90.7%;對照組43例, 治愈15例, 顯效12例, 無效16例, 總有效率為62.8%。兩組效果對比, 實驗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 (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秋季氣溫變化較大, 容易引起細菌和病毒的傳播, 0~4歲的兒童機體免疫力較弱, 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害。輪狀病毒就是引發嬰幼兒腹瀉的主要因素, 臨床表現是排稀水樣便和嘔吐, 機體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治療, 甚至可能會使患兒產生生命危險。據調查, 我國每年約有70~80萬左右的嬰幼兒死于輪狀病毒引發的腹瀉[3]。
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糞便, 在感染以后, 輪狀病毒會附在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中, 并且在小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進行復制, 導致腸黏膜中的細胞脫落, 引發病變。另外, 輪狀病毒還會導致小腸黏膜水分被吸收, 使電解質功能受到損壞, 腸液大量的堆積在腸腔內部, 就會引發患兒腹瀉。
腹瀉的患兒常常會伴有乳糖不耐受的癥狀, 如果服用了含有乳糖的食物, 就會出現水樣便, 而且伴有腹痛、排氣以及腹脹的癥狀。但無乳糖奶粉用麥芽糖糊來取代了乳糖, 不會對患兒的腸道造成刺激, 促進了患兒小腸黏膜的功能恢復。另外, 無乳糖奶粉中還含有蛋白質和微量元素, 能夠保證患兒對營養的需要。而蒙脫石散則是一種保護消化道黏膜的藥物, 它的主要結構是雙八面體蒙脫石, 它能夠對患兒消化道內的細菌和病毒進行抑制, 同時它還能夠阻止病原微生物對患兒的腸道進行攻擊。一般的蒙脫石散藥物是口服劑, 副作用小, 療效好, 也不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 值得臨床推廣。
[1]羅莉娜.無乳糖奶粉聯合蒙脫石散保留灌腸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吉林醫學, 2011,32(35):7500-7501.
[2]唐靜, 陳巍.無乳糖奶粉治療繼發性乳糖不耐受嬰幼兒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 2012,07(5):160-161.
[3]袁新宇,謝貴陽,王勝輝.無乳糖奶粉與蒙脫石散聯合治療嬰幼兒秋季腹瀉療效觀察.中國當代醫藥, 2010,1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