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同社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北京市東城區,100713)
煤礦采掘機械化現狀和對策措施研究
肖同社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北京市東城區,100713)
近年來煤礦安全生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事故總量依然很大,百萬噸死亡率與國外煤炭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是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比較薄弱,占全國煤礦總量絕大多數的小煤礦機械化程度很低。本文分析了煤礦機械化的現狀,提出了加快機械化改造、提升煤炭產業水平的措施和建議。
煤礦機械化 對策措施
近年來,全國安全生產保持了持續穩定好轉的發展勢頭,從事故情況來看,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在逐年下降。2012年,全國煤礦安全生產繼續保持了持續穩定好轉的發展態勢,煤礦安全4項指標大幅度下降:一是事故總量下降,全年共發生事故779起、死亡1384人,同比分別下降35.1%和29.9%;二是較大事故下降,全年共發生事故71起,死亡351人,同比分別下降16.5%和14.8%;三是重特大事故下降,全年共發生重特大事故16起,死亡273人,同比分別下降23.8%和22.0%;四是百萬噸死亡率下降,百萬噸死亡率為0.374,同比下降33.7%,為歷史最低。
近年來,一些大型煤礦集團在煤炭行業效益較好黃金時期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裝備水平并強化安全管理,從而使得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但是占絕大多數的小煤礦,特別是處于停產、停工狀態的小煤礦,辦礦水平提升不大,我國煤炭產業的整體水平還很低,雖然煤礦事故逐年大幅度下降,并不表明我國煤礦安全保障能力也有同等幅度的提升,煤炭行業生產力水平整體較低的狀況并沒有根本改變。
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底,全國共有煤礦13053處,采煤機械化程度為80.1%,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為55.8%。
120萬t/a及以上的大型煤礦共有910處,采煤機械化程度為98.5%,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95.3%;30~120萬t/a(不含)的中型煤礦2309處,采煤機械化程度為86.5%,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為77.4%;30萬t/a及以下的小型煤礦9834處,采煤機械化程度為19.5%,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為25.1%。
晉、陜、蒙、寧地區的煤炭開采技術條件較好,煤礦技術裝備先進,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了95.1%以上,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為84.2%;遼、吉、黑地區開采深度大、儲量少,煤礦生產系統復雜,限制了機械化的應用,采煤機械化程度為68.5%,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為58.7%;云、貴、川、渝、湘、鄂、贛、閩8個地區的煤層存在賦存不穩定、傾角大、呈雞窩狀、煤礦規模小和技術裝備落后的問題,采煤機械化程度僅為17.8%,掘進裝載機械化程度僅為18.5%。
目前,大中型煤礦具備機械化開采條件的已基本實行機械化開采。在9834處小型煤礦中,有1290處礦井實現了機械化開采,占13.1%;有4188處煤礦由于受資源儲量和開采條件制約,目前不適合機械化開采,占42.6%;有4356處煤礦具備機械化開采條件,還未進行采煤機械化改造,占44.3%,但其中有部分煤礦實現了掘進裝載機械化。
據數據統計,2012年采用機械化開采的小型煤礦達到1290處,占小型煤礦總數的13.1%,比2010年增加849處,提高5.5%;實現掘進裝載機械化的小型煤礦達到3521處,占小型煤礦總數的35.8%,比2010年增加1864處,提高7.4%。
2012年廣西百色礦務局通過實施機械化改造,與改造前的2005年相比,2012年煤炭產量由5萬t提高到200萬t,回采工效由原來的2.0 t/工·日提高到26 t/工·日,利稅從不到1000萬元增長到2.9億元,職工年收入從4300元增長到6.13萬元。右江礦務局通過借鑒 “百色經驗”,全局礦井數由2008年的23處壓減為2012年的10處,20個掘進工作面有17個實現綜合掘進機械化。陜西旬邑黑溝煤業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50萬t/a,通過實施機械化改造,在產量不減情況下,2012年由三班生產改為兩班生產 (取消夜班),井下人員由680人減少到480人,樹立了鄉鎮煤礦強化安全保障能力的典范。
北京昊華能源公司成功研制并應用了復雜地質條件和復雜結構煤層綜采設備,解決了煤層夾矸厚和煤質硬的難題。四川達竹煤電 (集團)公司成功研制了 MG110/130-TPD型電牽引爬底式采煤機,實現了極薄煤層綜采機械化。重慶永榮礦業公司研制了YRG系列采煤機,能夠滿足0.45~0.95 m極薄煤層開采且能適應頂底板軟硬變化較大的條件,現已在全國100多處礦井成功應用。
(1)部分地區和企業認識不到位。部分地區對機械化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沒有明確牽頭部門,缺少協調機制,沒有編制發展規劃。部分企業思想不解放,積極性不高,存有畏難情緒。
(2)區域之間不平衡。晉、陜、蒙、寧地區的煤礦普遍實現了綜合機械化采煤、建立生產系統自動化集中控制平臺和管理信息化系統。云、貴、川、渝、桂、湘、鄂、贛、閩地區受到開采條件的制約,機械化水平低,僅少數煤礦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如福建有291處、湖北395處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均為零。
(3)不同類型煤礦不平衡。大型煤礦機械化程度較高,采煤機械化程度達98.5%,中小型煤礦機械化水平普遍較低。
(1)資源量少、配套設施不全和資金缺乏制約了機械化改造。部分煤礦資源儲量少,服務年限不能滿足機械化改造的需要,提升的能力得不到認可;礦井外部的供電系統難以滿足機械化改造的需要;小型煤礦經濟實力弱、缺乏融資渠道,難以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
(2)配套政策不完善。部分地區沒有建立機械化改造的工作機制,管理部門分散,審批程序復雜和周期長,影響了小型煤礦機械化的改造進度。小型煤礦發展的前景不明朗,生產秩序不正常,時開時停,影響了機械化改造的積極性。
(3)小型煤礦機械化適用裝備仍然缺乏。小型煤礦采掘設備少、利潤少,煤機制造企業研發和制造積極性不高,適合開采大傾角、薄煤層及復雜地質條件的采掘裝備不足,難以滿足小型煤礦機械化改造的需求。
(1)管理、技術和操作人員相對缺乏。機械化建設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術的人才,機械化系統和裝備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2)技術服務機構和信息交流平臺缺乏。小型煤礦較為集中的地區,缺少區域性的技術服務機構和專業服務隊伍。缺少煤炭生產企業和煤機制造企業信息交流平臺,多數小型煤礦對適用采掘裝備了解不夠。
推動煤礦機械化建設一是要降低煤礦事故總量,實現煤礦安全形勢根本好轉;二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煤炭工業發展方式,淘汰落后產能;三是要提升煤炭工業生產力水平,改善作業環境,減輕勞動強度。
按照瞄準難點、突出重點,鼓勵先進、淘汰落后和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突出小型煤礦采掘機械化改造和安全生產關鍵環節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建設這一工作重點,提高準入門檻,建立淘汰機制,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強力推進小型煤礦實施機械化改造,積極引導大中型煤礦進行自動化建設,全面提升管理信息化應用水平,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為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根本好轉做出新貢獻。
(1)提高準入門檻。新建、改擴建和技術改造的煤礦不采用機械化開采的一律不予立項,不采用機械化開采的煤礦不得作為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的主體。
(2)建立退出機制。對于煤與瓦斯突出、高瓦斯、沖擊地壓、水害嚴重、地質條件復雜以及資源枯竭等不適合機械化開采的小型煤礦,列入淘汰計劃,逐年關閉退出。
(3)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對實施機械化改造的小型煤礦,簡化審批手續;對實施機械化改造而提升的生產能力,按生產能力核定辦法予以核定認可。
(4)加強指導和服務。建立中小型煤礦機械化改造信息平臺,為中小型煤礦機械化改造企業提供信息服務;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區域技術服務機構和專業化服務隊伍,解決機械化改造過程中管理、技術和施工等方面的問題。
[1]烏榮康.大力發展采掘機械化 加快高產高效礦井建設 [J].中國煤炭,1995(1)
[2]岳福斌.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報告 (2011-201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al mining mechanization
Xiao Tongs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oal Mine Safety,Dongchen,Beijing 100713,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However the total number of accidents is still very high.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death rate per million tons.The reason is the weak basic safety production of coal mine in China.The number of small coal mines accounte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country's total amount.Small coal mines mechanization level are very low.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al mine mechanization.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mechanization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coal industry have been proposed.
coal mining mechanization,countermeasures
TD-1
A
肖同社 (1972-),男,山東新泰人,工學博士,長期從事煤礦開采、煤礦安全管理的研究。
(責任編輯 王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