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能源工作會議結束,2013年能源工作思路正式定調。“十八大”關于能源領域的最新論述也體現在能源工作會議公告中。能源工作會議提出,將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優化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會議還提出,將不失時機推進能源體制改革,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2013年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目標為:新增水電裝機容量2100萬kW、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800萬kW、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kW。
根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電力裝機容量由5年前的7.2億kW增長到11.4億kW。水電、風電、核電在建規模都居世界第1位。
能源工作會議提出的2013年能源工作8個重點方面工作為:一是增加國內能源有效供給,推進煤炭安全開采和高效利用,優化發展煤電,加快建設跨區輸電通道,大力開發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確保全年能源供需總體平穩。二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發展水電,協調發展風電,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三是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著力建立倒逼轉方式、調結構的長效機制。四是加強能源科技創新,繼續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依托重大工程,推進關鍵裝備國產化。五是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深入研究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六是推進國際能源互利合作,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七是加快實施能源民生工程,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八是加強能源行業管理,抓好已有能源規劃的貫徹落實,制定出臺產業政策,推動能源立法,加強標準建設。
日前,2013年全國煤炭產運需銜接合同匯總會結束,合同煤初步匯總量已高達18.7億t,較2012年的12億t猛增了55.8%,而這個數字也是開展匯總會7年以來的最高值。盡管在專家看來,隨著能源消費水平的提高,煤炭匯總量不斷攀升在意料之中,但2013年匯總會不能忽視的背景是電煤價格的并軌。由于政府干預解除,煤價完全實現市場化,出于對未來價格走勢判斷的不確定性以及煤炭庫存量高位運行的現實情況,電企和煤企都有著增加合同簽約量的訴求。
實際上,在匯總會之前,煤電企業間的合同談判一直僵持不下,但在匯總會期間,煤炭簽訂量卻出現了激增。對此,有專家表示,由于煤企目前產能過剩,急于消化庫存,電企方面擔心電煤價格并軌后,煤價后期上漲,兩者在收官時刻都表現較為積極。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于日前發布重新修訂后的《粉煤灰綜合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鼓勵對粉煤灰進行高附加值和大摻量利用,鼓勵具備條件的建筑、筑路等工程中使用符合國家或行業質量標準的粉煤灰及其制品。《辦法》將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辦法》規定,新建和擴建燃煤火電廠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申請報告中須提出粉煤灰綜合利用方案,明確粉煤灰綜合利用途徑和處置方式。綜合利用方案中涉及粉煤灰存儲、裝運的設施和裝備以及產灰單位自行建設粉煤灰綜合利用工程的,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建成。
《辦法》還要求,新建電廠應綜合考慮周邊粉煤灰利用能力,避免建設永久性粉煤灰堆場 (庫)。確需建設的,原則上占地規模按不超過3年儲灰量設計,且粉煤灰堆場 (庫)選址、設計、建設及運行管理應當符合相關要求。新建電廠興建永久性儲灰場違反此規定的,將由國土資源等部門監督其限期整改。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由環境保護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具體來看,《辦法》鼓勵企業利用粉煤灰發展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及相關產品;發展技術成熟的大摻量粉煤灰新型墻體材料;利用粉煤灰作為水泥混合材料并在生料中替代粘土進行配料;利用粉煤灰作為商品混凝土摻合料等。
2012年12月份,全國鐵路煤炭運量完成19635萬t。其中,鐵路電煤平均裝車42765車/d,環比增加1430車/d。
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2012年1~11月份,全國鐵路煤炭運量累計達到20.6億t,同比減少1246萬t、下降0.6%。其中,電煤運量達到15.8億t,同比減少3356萬t、下降2.1%。據此推算,2012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約為22.56億t,與2011年的22.69億t相比,同比下降0.6%。這是鐵路煤炭運量連年持續大幅增長后首次出現下降。2004年以來,全國鐵路煤炭運量年均增長13.5%,比鐵路貨運量年均增幅高5.2個百分點。
日前,鐵道部發布消息表示,全力支持電煤市場化改革,鐵道部已主動與國家有關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及重點煤電企業溝通,制定了 《鐵路電煤運輸管理辦法》,將細化落實運輸保障措施,全力提供運力支持。鐵道部表示,長期以來,鐵路部門始終把電煤運輸放在重點運輸的位置,集中主要運力,優先予以保證,從未發生因鐵路運輸原因造成電廠缺煤停機的情況。
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2012年煤炭經濟運行、煤炭市場化改革、企業結構調整、行業科技進步、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一是煤炭經濟運行緩中趨穩。2012年,煤炭市場發生了重大變化,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前4個月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價格平穩;5到9月煤炭市場供大于求態勢明顯,需求和價格大幅下降,庫存急劇增加;進入10月份以來,煤炭需求有所回升,價格保持低位穩定。
二是煤炭市場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截止2013年1月18日,匯總煤炭合同18.91億t。其中,1年期以上的中長協合同2.23億t;用煤11.89億t,冶金用煤2.54億t、化工用煤1.34億t、居民生活用煤3.08億t;經鐵路運輸的17.96億t。
三是企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數量6200家,同比減少1500家。山西煤礦企業減至130家,平均單井規模100萬t。神華、中煤、同煤、山東能源、冀中集團、陜西煤業化工、山西焦煤等7家企業原煤產量超過億噸,總產量占全國的28%。全國建成年產120萬t以上的大型現代化煤礦850多處,產量占全國的65%左右;年產30萬t以下的小型煤礦產量降至17%以下。安全高效礦井 (露天)406處,產量占全國1/3。
四是煤礦開采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國煤機產量500萬t,居世界第一。千米鑿井技術最大深度達到970m,千米深井支護技術取得新的突破,千萬噸工作面突破1200萬t/a,千米水平鉆機最大鉆井深度1200m,大直徑反井鉆機一次鉆進成井深度500m,直徑達到5m。直徑0.45m的大型救援鉆機一次鉆進深度超過500m,7.2m液壓支架應用生產實踐,煤層賦存穩定區域的薄煤層全自動化綜采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煤礦充填開采技術示范取得成功。
五是煤炭入選能力提高。2012年,全國選煤入選能力21.5億t,入選量20.5億t,入選率56%,同比提高了4個百分點。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節能降耗取得新突破。
六是完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28.92萬人,其中,23.79萬人獲得職業技能資格,4191人獲得技師或高級技師資格。
七是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全國煤礦發生事故同比減少422起、589人,分別下降35.1%和29.9%。百萬噸死亡率0.374,同比下降33.7%,首次降到0.5以內。
(本刊記者 王雅琴)
日前,煤炭行業榮獲第十一屆 “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經驗交流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在總結講話中表示,技能人才是科教興煤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煤炭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石。近年來,在全行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高技能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職業培訓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10年來累計培養高技能人才24萬人,建設了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評選煤炭行業技能大師38名,有力支撐了煤炭工業的科學發展。
王顯政指出,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煤炭人才工作基礎仍然比較薄弱,總量不足,人才短缺現象仍很嚴重,全行業大專以上學歷有89萬人,僅占總數的16.9%;人才結構不合理,高層次管理人員偏少,技能人員中中級工及以上人員比重偏低,僅占總數的20%,高技能人才滿足不了實際需要。
王顯政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煤炭行業要樹立起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行業人才隊伍。一是要堅持科教興煤戰略,全面落實煤炭科技 “十二五”規劃提出的 “31898”工程。二是要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暢通高技能人才成長通道。三是要大力弘揚先進,進一步營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長的氛圍。
2012年1~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不含農戶)36483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比2011年回落3.4個百分點。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環比 (不含農戶)增長1.53%,其中2012年煤炭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86億元。
分產業看,1~12月份,第一產業投資完成9004億元,同比增長32.2%,增速比1~11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完成158672億元,同比增長20.2%,增速回落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完成197159億元,同比增長20.6%,增速加快0.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完成154636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完成13129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完成124971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回落0.8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完成16536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回落3.4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1~12月份,東部地區投資完成169939億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完成103713億元,同比增長25.8%,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完成86150億元,同比增長24.2%,增速與1~11月份持平。
日前,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監局局長付建華在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上指出,2013年要抓好煤礦安全6項重點工作。
一是嚴格執法,推進 “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取得實效。圍繞即將出臺的煤礦礦長保護礦工生命安全8項規定,要廣泛宣傳,組織培訓,嚴格執法,強化監督。
二是以小煤礦關閉退出為重點,通過 “關小建大”,推進煤炭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四川、重慶、貴州、云南、湖南、黑龍江、江西、湖北、遼寧等小煤礦數量多、災害嚴重的地區,必須加大工作力度。要嚴格履行技改審批手續,嚴禁以低水平的技改擴能逃避關閉退出。堅決停止審批新建產能為30萬t/a以下高瓦斯礦井和產能為45萬t/a以下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三是突出重點,扎實排查治理重大隱患。要督促企業以瓦斯和水害為重點,結合地區特點,落實礦長 (法人代表、實際控制人)主體責任。
四是強化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建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要督促煤礦企業進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更多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驅動強化煤礦安全生產基礎建設。
五是嚴謹調查事故,注重用事故教訓推動工作。
六是強化礦區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提高監察監管保障水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的出臺意味著煤炭市場化,乃至整個煤電產業鏈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
雖然 《意見》算是一個較為全面的電煤價格并軌方案,但是,并不是方案一出,煤電產業鏈之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就能全部一一化解,煤炭產業鏈完全市場化仍有較長的路要走,這期間,有關部門應該著力做好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育契約精神,加大電煤合同違約處罰力度。為了保障生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重點電煤合同取消之后,煤電雙方多數應該還會簽訂年度合同或中長期合同。顯然,中長期合同更需要得到有力地執行,因而更需要市場守信,遵守契約,不能唯利是圖。第二,電價調整周期要逐步縮短。電廠消化煤價的比例也要進一步縮小,直至新增成本完全轉嫁。《意見》在煤電聯動周期由之前的不少于6個月上調至1年以上時,也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下調至10%。這是一個權衡的結果,為了避免電價頻繁上漲給國民經濟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延長調價周期,同時縮小電廠成本消納比例,使發電企業不至于有太多怨言。但是應該注意到,改革后的電價調整周期明顯較長,電廠也不應該每次都消納一定比例的煤價。未來隨著電力市場化逐步推進,煤、電市場體制機制逐步完善,電價調整周期勢必要逐步縮小,電煤價格波動要逐步完全轉嫁出去。
第三,在鐵路運力得不到顯著緩解之前,應加強對鐵路運輸市場的監管。雖然 《意見》在提出推進電煤運輸市場化改革、不再下達年度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意向框架的同時,也要求鐵路方面要合理配置運力并保持相對穩定,對大中型煤電企業簽訂的中長期電煤合同適當優先保障運輸,但是,畢竟目前的鐵路運力仍然較為緊張,且鐵路系統高度壟斷,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市場需求較旺的時候,鐵路方面可能會將更多的運力投向 “市場”。因此,為了降低電煤綜合運輸成本,在運力顯著緩解之前,有關部門務必要加強監管,保障合同電煤鐵路運力能夠真正做到基本保持穩定。
第四,適當增強煤炭市場的競爭程度,避免政策性壟斷導致煤價在短期內出現過快上漲。為了避免煤價再度屢屢出現大幅波動,為了避免電煤價格干預頻頻上演,政府要適當地增強煤炭資源開發領域的市場化程度,提高煤炭市場的競爭程度,避免企業達成價格壟斷同盟。
日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表示,從中國海關總署獲悉,2012年我國煤炭 (含褐煤)進口量累計達到2.9億t,同比增長29.8%,進口均價為99.5美元/t。其中,2012年12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初步統計數據為3600萬t,遠超11月份的煤炭進口量。中煤遠大行業戰略管理咨詢中心煤炭分析師張志斌表示,2012年進口煤炭對國內的沖擊超過了預期,12月份的進口量表明,盡管國內需求沒有較大地提升,但我國煤炭進口量仍在持續增加。12月份煤炭進口量居高不下,進口煤炭大量擠壓了國內煤炭的市場空間。11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量為2898萬t,已經創造了單月煤炭進口量的最高歷史紀錄,但是12月份3600萬t的煤炭進口量則使國內市場面臨更大的壓力,同時也導致國內沿海地區煤炭市場的活躍性大大降低。與大規模的進口相比,我國的煤炭出口量卻呈現出大幅下滑的景象。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煤炭出口量下降至928萬t,較2011年下降了36.7%。其中,2012年12月份我國煤炭出口量為82萬t,僅比2011年同期的80.5萬t增長了2%。
日前,為認真貫徹執行 《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 (MT/T1097-2008)》 (以下簡稱 《規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煤炭企業和承擔煤礦主要設備檢修的企業,必須積極貫徹 《規范》,認真執行標準要求和法規、規程,嚴格檢修程序,做到依法檢修,確保煤礦機電設備檢修達到 《規范》要求的檢修質量。
二、根據授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負責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管理辦法解釋工作和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證書的審核發放工作。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設備管理分會在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領導下具體負責煤礦主要設備檢修企業檢修資質的申報受理、資料審查和組織現場技術考察工作。
三、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管理實行認證制度。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證書審核發放和年檢、認證公告信息,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一發布。凡未經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認證公告的煤礦設備檢修資質、維修資質一律無效。
四、煤炭生產企業機電設備管理部門,要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公告要求,認真把好持證檢修、質量驗收、市場準入和入井安全關。堅決貫徹執行 《規范》要求,維護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管理工作和檢修市場秩序,認真清理和整頓認證工作,杜絕濫發濫用資質證的情況發生。
五、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設備管理分會要認真組織 《規范》的宣傳貫徹和標準要求的落實工作,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收集相關意見和建議,定期組織開展 《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管理辦法》修訂工作,進一步加強煤礦主要設備檢修資質管理,為煤礦設備安全和煤炭企業做好服務工作,引導煤炭行業設備檢修市場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