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任娜 許敏儀
(浙江師范大學心理研究所;廣州醫科大學)
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事件,凸顯了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問題。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初一階段更是一個關鍵,從小學到中學,環境改變,課程增多,難度加大,導致初一新生內心發生急劇變化,極需教師和家長的心理指導和幫助。本文就現在的初一學生總體的心理健康如何,心理健康的調節方面存在哪些隱憂,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心理健康調節是否存在差異,存在怎樣的差異等方面進行探討。本研究運用MHT量表對某中學初一新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分析,為能更好指導當地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以廣東省某中學09年初一新生為調查對象,從11個班級中進行調查,最終獲取有效樣本457份,有效率94.7%,其中男生246人、女生211人。
采用華東師范人學心理學系周步成制訂的適用于我國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MHT問卷包含8個因子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X量表),8個因子分別為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標化后總分≥65或各因子分≥8判為心理障礙。經檢驗,該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91,與MMPI的相關為0.59。
回收問卷后,統計出每個學生每個量表的總分。其中82、84、86、88、90、92、94、96、98、100 項,組成效度量表,如果它們的得分合計起來比較高,則可以認為該受測者是為了獲得好成績而作假的,所以測驗結果不可信。尤其是得分在7分以上者,該份答卷作廢。各內容量表分大于或等于8分的,被視為陽性表現,分值越高表示程度越強。
本研究根據MHT的全量表得分及其診斷標準,將被試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分為三個等級,其標準是:1分~55分為正常;56分~64分為心理健康有問題;65分以上為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已構成心理障礙。表1顯示,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正常。在457份樣本中,心理健康有問題的有11人,占總體的2.41%;心理健康問題較嚴重的有4人,占總體的0.87%。
從MHT各分量表心理健康水平診斷情況表可以看出,在該中學初一新生中最重要的心理問題主要是來源于學習焦慮。各因素的均值介于1.70~7.07分之間,平均焦慮總分為31.08。各因素得分高低顯示:學習焦慮的水平最高,其次為過敏傾向、自責傾向、對人焦慮、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孤獨傾向的焦慮水平最低。

本研究將被試無一因素得分達到或超過8分者視為正常焦慮生,至少有一個因素達到8分或以上者視為異常焦慮生。47.05%的學生的焦慮得分(M=23.04,SD=8.32)處于正常的較低水平,52.95%的學生則具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異常(M=38.27,SD=10.55);樣本總體的焦慮總分均值為31.08分,表明樣本總體是一個中等焦慮水平的群體。研究還表明,正常焦慮生與異常焦慮生之間的焦慮水平存在顯著差異(t=-17.15,p<0.001)。
研究結果顯示,從總體上看,男女生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差異t=-3.55,p<0.001,從單項差異看,女生在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因子上的得分都顯著高于男生。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該中學初一新生中有嚴重焦慮傾向的學生4人(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占總人數的0.87%,這一比例遠遠低于同類研究結果。由于使用的是自評問卷,不排除學生有一定的隱瞞性,或者心態上不夠認真對待,導致結果出現偏差。
初一新生中,學習焦慮因子的得分遠高于其他的因子,雖然總體焦慮水平處于正常焦慮水平,但43.76%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學習焦慮。究其原因,現行的素質教育仍停留于表面,過分注重分數。
本研究表明,初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在MHT的評分上明顯高于男生。另外,在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上,女生的因子得分明顯高于男生。這可能是由于女生的青春期變化相對男生來說,外在表現更加明顯,承受的壓力更大;也可能是由于現在社會對男生、女生的期待與接納都有所不同,加上女生對于社會壓力的感受更加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女生在外在行為上表現更加明顯。
這與以往研究結果有明顯不同。其中,蔣湘祁和肖艷平(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男女生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女生在恐怖傾向、學習焦慮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沖動傾向因子上的得分顯著高于女生。這可能與不同的研究者、研究工具、取樣方法及檢出標準等有密切關系,也可能與青少年本身的性別、年齡、地區、學校類型等因素有關系。這有待進一步探討。
(1)該中學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正常,但是仍普遍存在學習焦慮。
(2)相比于男生,該中學初一女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較為突出。
因此,對中學初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尤其是初中女生。學校應關心學生訴求,開展相關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蔣湘祁,肖艷平.國有民辦中學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08,(12):37-39.
[2]周步成.心理健康診斷測驗.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1.5.
[3]李正洪,徐學俊.中小學生偏常心理與行為輔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4]梁巍.中學生心理衛生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6):100-102.
[5]師保國,雷靂.近十年內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顧[J].中國青年研究,2007,(1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