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 勇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動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是全面反映企業物流活動的綜合性價值指標。企業的物流成本過高,一方面暴露了物流成本管理的不足,另一方面展現了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間。因此,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和控制的前提是要明確物流成本的構成要素。
物流成本是涵蓋了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物品實體與價值變化而發生的全部費用,主要包括了倉儲成本、運輸成本、批量和缺貨成本、訂單處理成本以及信息和管理費用成本等。
倉儲成本,主要指建造、購買或租賃倉庫設施設備等以及各類倉儲作業帶來的成本,是隨著企業倉儲地點的變化而變化的。企業的倉儲成本一般包括資金成本、庫存風險成本和儲存空間成本。其中,資金成本主要指因資金用于存貨而產生的機會成本;庫存風險成本則表現為庫存積壓過期處理以及保管過程中發生的非正常合理性損耗的風險成本;儲存空間成本主要表現為儲存空間利用不合理而發生的維護、人工、管理成本。
運輸成本主要表現在企業對原材料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所有運輸活動所造成的費用, 包括直接運輸費用和管理費用。
批量和缺貨成本,主要包括生產準備成本、物料搬運成本、計劃安排和加速作業成本以及由于不能滿足客戶訂單或需求所造成的銷售利潤損失等。
訂單處理成本,主要指從客戶下訂單開始到客戶收到貨物為止,這一過程中所有單據處理活動相關的費用。
信息和管理費用成本,主要指與物流管理運作有關的信息方面成本及相關人員的管理費用,包括軟件折舊、系統維護及管理費用等。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通過成本去管理物流。目前,企業的物流管理已經呈現網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的特征,其最終目標是要保證在一定物流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追求物流系統的投入與產出之間的優化,降低物流企業成本與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物流成本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的特點:
目前企業的物流成本通常與制造成本、銷售成本等混合在一起,并沒有單獨分開記錄,對于會計核算難度極大,甚至無法將物流成本單獨計算以期獲得完整的物流成本信息。
物流冰山理論認為,在企業中,絕大多數由于物流發生的費用,是混雜在其他費用之中,無法列出會計項目的;而能夠單獨列出會計項目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人們往往會誤認為這一部分可見的費用就是全部的物流費用,其實更多的物流費用是沉在水下,未能被人們所看見的。
物流成本的來源十分復雜,且發生的領域常??缭狡髽I不同部門管理的領域,因此,企業部門的分割,會使得相關物流活動無法進行協調和優化,出現此長彼消、此損彼益的現象。
物流活動涉及范圍較廣,有些活動可以通過采取一定的方式進行控制以降低物流成本,比如通過最佳經濟批量來控制采購成本,或者通過合理確定訂貨點來控制儲存成本等。但是,有些活動比較復雜,成本難以控制,比如由于進貨的不確定性而形成的倉儲費用等。
長期以來,企業的管理者普遍把經營的重點放在生產和銷售兩個環節,想方設法從中降低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但是忽略了對物流環節的管理和控制,沒有發現物流活動中潛在的利潤,管理模式缺乏有效性,無法發揮整體的優勢。此外,由于物流在我國的發展起步時間較晚,缺乏規范的物流人才培養機制,從而造成從事物流活動的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實現員工價值的最大化。
我國傳統物流活動的重點是倉儲、運輸、裝卸和維護,對配送、加工和信息處理等環節不夠重視。物流過程實質上是“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一體化的過程,只有將其有效結合才能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標。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的信息處理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落后,影響了物流技術水平和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造成了經濟上的直接損失,甚至是人力、時間、效率等方面的損失。
我國在1993年進行了會計制度的改革,企業會計準則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目前財務制度中并沒有單獨設立會計科目對物流成本進行核算,一般都將物流成本記在制造費用和管理費用中,導致了企業無法對物流成本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另一方面,企業對自身由于物流環節所消耗的資金利息、設備折舊等隱性成本缺乏準確的判斷,特別是對物流活動組織不當所導致的風險和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時間成本的認知不夠,沒有統一的方法對其進行計算和控制,導致了企業無法就物流成本進行同行業的比較分析。
我國大多數企業還沒有意識到自身物流成本管理的落后。這種企業容易從局部視角出發,僅僅從企業內部探索降低物流活動的成本,忽略了外部環境的變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現代企業應該立足于用整體的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針對企業內部要聯合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針對企業外部要重視與上游企業和下游企業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討物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問題。
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要認清物流成本的內涵和特點,重視物流成本管理。首先,管理者要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運轉方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理念,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其次,管理者要從企業內部出發,健全物流管理體制,保證物流管理活動的有效性,通過專門的物流管理機構,實現物流管理活動的專業化和高效性。最后,管理者要重視對物流人才的培養,通過合理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培訓出熟悉現代物流管理理念和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將其績效與物流成本結合,提高人員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
物流信息化水平是評價企業物流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企業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完善自身物流經營戰略系統,促使處理物流作業效率的提升。例如,可以設立供應鏈管理部門,以供應鏈總成本最低為目標,結合上下游各個供應鏈,并考慮供應鏈對其他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影響。與此同時,供應鏈管理部門應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物流活動整合在一起,通過財務部門核算出企業的最終物流成本,實現跨業務單位內部物流管理的一體化,從而保證企業的整體利益最大化。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是物流成本的計算,而其難點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數據。因此,要準確計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建立統一的物流成本統計口徑。在國家尚未出臺企業物流成本管理規定的情況下,企業可以先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管理目標,制定一個試行的規劃,對各相關部門進行物流成本管理。其次要確定物流成本計算方法。目前比較普遍的是物流作業成本法,主要是通過尋找物流服務和物流成本兩者的平衡點。物流部門只能對單位作業成本負責,而銷售部門則對數量負責。物流部門可以通過向銷售部門提供詳實的成本數據來促使其考慮物流成本對于利潤的影響。銷售部門根據物流部門提供的成本資料,重新考慮物流服務水準的設定。
物流成本系統綜合管理框架包括了物流成本橫向控制、物流成本縱向控制和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控制三部分。其中,物流成本橫向控制和縱向控制是整個管理框架的核心內容。物流成本橫向控制主要有物流成本的預測、計劃、計算、分析、信息反饋和控制、決策等步驟,主要任務是擬定物流活動采取的行動方針,通過可行性分析后選擇最佳方案。物流成本縱向控制是物流過程的優化管理,通過借助適當的控制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其與橫向控制相結合,從而實現最優組合的控制。計算機網絡系統是連接許多供貨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和客戶的大系統,通過整合相關信息,可降低信息的冗余,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效率。
[1]鄭維.論企業物流成本分析與控制[J].北方經濟, 2006,(10):25~26
[2]尤克詩.企業物流成本費用的控制[J].交通財會, 2003,(9):18~19
[3]喬軒.我國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綜述[J].物流科技, 2011,(8):49~50
[4]劉青鸞.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中國城市經濟,2011,(3): 74~77
[5]賈曉波.淺析我國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控制策略[J].科學之友, 2011,(22):109~110
[6]馮志.物流成本管理效益初探[J].物流科技, 2011,(3): 75~76
[7]智艷芝,李麗娜.物流成本管理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1,(3):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