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的激流里,中小企業在許多條件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該如何突破重圍,逆襲成功?這是中小企業極為關心且非常現實的問題。壹零壹度品牌營銷策劃機構經過長期對中國中小企業及對中國本土消費市場的深度洞察及潛心研究之后認為,中小企業若能做到如下四個方面,必然有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與破局。
當一個領域被開發并呈現良好前景時,曾經的藍海也會因眾多競爭者的加入變成紅海。如何在紅海中發現“藍海”,才是中小企業最具智慧的選擇!中小企業若能在紅海中挖掘出細分市場,并集中資源和精力專注該細分領域,把領域細分做到極致,該企業品牌必將會成為這一細分領域的強者。比如,化妝品領域的羽西品牌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正當眾多國外大品牌打入中國時,羽西充分洞察了亞洲消費者對中藥的接受及對化學物品的擔憂和顧慮,提出了“中藥護膚、中藥彩妝”,全新開創了“中藥美容”的新細分領域,也因為羽西專注于中藥美容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不僅站穩了亞洲市場,更拓展到全球市場。
根據調查發現,通常消費者只能對同一品類前三位的品牌產生記憶,如果中小企業想要自己的品牌占據消費者“前三”的心智資源,必須做到兩點:第一,要么在競爭激烈的品類中擊敗其他對手,第二,要么創新品類,成為新品類的第一品牌。顯然,中小企業要做到第一點,實現的阻力和難度非常大,因此,唯有創新品類才是中小企業最佳的選擇。那么,中小企業如何創新品類呢?第一,進行產品技術創新;第二,進行產品微改造,挖掘新特性;第三,進行產品概念創新。
第一種產品技術創新,對中小企業來說前期投入大、周期長,相比之下,后兩種創新方式則投入更少,見效更快,更加適合大多數中小企業。比如,許多西方人都喜歡把奶油果醬涂在面包上卷起來吃,這看似非常簡單的動作,卻誕生了“瑞士卷”,它徹底擺脫了與面包的傳統競爭。最近娃哈哈推出的飲料新品“格瓦斯”,提出“液體面包”概念,是對啤酒飲料進行產品創新的同時,又進行了品類的概念創新,上市不久,反響不錯。
在游戲規則中,永遠只有兩種結果,要么制定規則,要么遵守規則。無數的商業實例證明,活在規則下的企業難有出頭之日。常識告訴我們,玩別人的游戲你永遠玩不過莊家。
因此,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構建自己的競爭規則,才是希望所在,更是突圍的關鍵。全球知名美妝品牌玫凱琳在創業初期,當時大多數直銷都是通過培訓專職直銷人員進行產品銷售,而玫凱琳發現家庭女性之間組成的小圈子更容易建立信賴感,直到現在,玫凱琳仍以具有濃厚女性友情色彩“的美容顧問團”進行護膚講座的形式為特色進行直銷,這種獨特的直銷方式,正是它的競爭規則。
人類是社會性群體生物,在社交數字化時代,人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價值取向通過數字化平臺迅速集結并自動匹配成一個個小圈子。在這種相對特定的小圈子里,將不斷產生各種資訊,人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通過即時靈活的全景式對話、溝通及圍觀來獲得并分享有價值的內容,從而形成甚至影響自己對某一件事物的認知和看法。
品牌是企業持續贏利的核心武器,但持續贏利的前提不只是短期內品牌所帶來的豐厚利潤,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持續忠誠。那么消費者如何才能忠誠?忠誠源于時刻關注并洞察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及消費者對需求的期待,忠誠源于對消費者心聲的尊重及敬畏。而品牌社交化正是以一種全景式對話及溝通的方式,全面向消費者立體傳遞品牌的核心價值,并時刻接受消費者對品牌的信息反饋。然后,通過持續保持最佳的產品及品牌體驗,讓消費者在特定的圈子里自覺形成良好的口碑營銷。作為中小企業品牌建設,不應該過度崇拜大手筆燒錢的“大廣告”,而應該更注重品牌與消費者的對話溝通,從而建立起更精美、更牢固的信任關系。
如果大型企業是高富帥,矮、窮、拙的中小企業同樣可以逆襲成功。如果中小企業能聚焦更細分的領域,發現及創新其品類并建立自己的競爭規則,同時能通過品牌社交化深度營銷,有理由相信,中小企業品牌一定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突圍的缺口,在逆境中反擊成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