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吳 浩 ●李 源“去年中朝貿易總額逼近60億美元。”30日,多家韓國媒體報道了中朝兩國貿易額再創紀錄的消息。 韓聯社援引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貿易統計數據稱,去年全年中國對朝鮮出口額達到34.457億美元,進口額為24.873億美元,貿易總額達到59.32億美元,刷新了紀錄。這比2011年創下的史上最高值56.2億美元多出3.12億美元,增幅為5.5%。報道稱,中朝之間的貿易額從1999年的3.7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0億美元,之后呈現逐年遞增的勢頭。2009年至2011年,兩國的貿易總額分別為26.7億、34.7億和56.2億美元。 與此同時,韓國國內傳出有待核實的“中國海關加強對朝鮮貨物檢查力度”的消息,被一些韓媒解讀為中國借此舉給朝鮮計劃進行的核試驗“施加壓力”。 韓聯社30日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遼寧丹東、大連等城市海關已開始通過提高貨物通關檢查比例、細化監管流程等措施加強對朝鮮進出口貨物的檢查力度。不少外貿商反映說,丹東等地的對朝商業活動受影響很大,通關貨物總量減少60%到70%。部分貨輪運營商擔心船主因為不清楚海關規定而搭載違禁商品,減少了針對朝鮮的貨輪運營數量。報道援引專家的分析稱,“中國此種舉措很可能是針對朝鮮在核試驗方面的強硬態度,借此向朝鮮表示不滿”。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外媒30日報道,谷歌公司已于29日開始提供詳細的朝鮮地圖服務。之前,谷歌地圖中的朝鮮僅標注平壤等幾個城市的名稱,整體上是一片空白。29日升級后的地圖詳細標出了平壤市區的道路、地鐵站、賓館、醫院、百貨商店、廣場和賽場等,也能通過衛星照片看到上述內容,甚至能看到羊角島高爾夫球場和以冷面聞名的“玉流館”。不過,平壤以外地區,除新義州和咸興等部分城市外,地圖上大部分還是空白。▲
環球時報20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