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靜,凌春風
(1.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5;2.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4)
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學長期以來普遍采用通用英語教學模式,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沿用初中、高中時期的通用英語教學模式已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無法體現英語學習的實用性。劉潤清曾說:“將來的英語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英語學習,而是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將來的英語教學是越來越多地與某一個方面的專業知識相結合,或者說與另一個學科的知識相結合起來。”[1]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學法,即內容教學法,源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爾St.Lambert的“沉浸式”實驗班(Immersion program),就是通過目標語對兒童進行諸如數學、自然科學和歷史學科的教學,以使其獲得外語運用能力[2]。CBI教學法提倡把語言作為學習內容的媒介,通過學科課程的學習獲得語言的發展。CBI教學法具有4個顯著特點:一是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二是使用原汁原味的材料,三是學習新信息,四是符合學生具體的學習需求[3]。
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不利于后期英語學習延展性的開發。一方面,如果高職高專院校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通用英語教學,則不利于學生后期在專業領域中運用專業英語進行工作、學習和研究,這與高職高專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相背離。另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只能使學生在開學的前幾周產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在對新的教學環境、專業學科和師生產生的新鮮感消失后,厭學情緒也隨之而來。而CBI教學提倡語言與專業學科相結合,使學生既獲得專業知識,又鞏固和提高了原有的英語知識水平。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了解到英語的實用性,逐漸會由被迫學轉向主動學。
與專業學科脫軌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教師的非英語專業課堂教學及其全面發展。英語教師主要具備的是英語專業知識,如果長期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采用傳統的課前預習→課文講解→課后練習模式進行教學,不但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而且不利于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轉變教學理念,提高自身素質,培養既掌握了專業知識又具備較高英語知識水平的專業人才是社會對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提出的要求。如何使學生獲得能使用的英語,為社會培養復合型人才,是擺在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目前高職高專院校學制是3年,而醫學類院校去除見習和實習期,學生實際在校接受系統教育的時間一般為兩年,總課時比普通本科院校少很多。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課時受到嚴重壓縮及只在一年級開設公共英語課程便不足為奇,而想要通過CBI教學使學生獲得實用的語言技能和專業技術知識就需要學校通過調研并整體考慮課程的設置。
我校學生主要來自我區基層地區,受教學條件和水平的影響,學生英語總體水平較低,不同專業學生英語水平差距較大。如臨床醫學專業和藥學專業學生入學總分較高,英語基礎相對較好,所以英語教學活動開展較好,教學評價也較高。而影像或檢驗等專業,因為學生整體水平較低的緣故,英語基礎知識掌握薄弱,對學生的要求也只能停留在通過應用能力B級的層面上。再者,由于英語基礎不佳,學生上課時感覺壓力大,很難成為學習的主體,缺乏參與感。
長期以來,我校所有專業公共英語都使用的是通用英語教材,從課文的選取到語法知識再到課后練習的設計,基本上沿用高中英語教材的模式或是參照應用能力考試B級的要求設計編寫的。對于高職高專醫學專業學生來說,這樣的教材和他們的專業聯系不大,不能激發其學習興趣,實現不了CBI教學理念中的在語言學習中獲得新信息的教學目標。
由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水平較低,所以筆者并不建議在大一直接進行醫學英語的分科教學,而是進行通用英語教學,并在大一第二學期結合CBI教學理念開設兩門選修課。一門是專為程度較好的學生設置的、與醫學知識相結合的綜合英語課程,與醫學知識相結合的課程并不是像雙語教學一樣用英語教授醫學專業知識,而是選擇以醫學信息為主題的課本作為教材,如疾病概述、醫學倫理、醫患關系、醫學技術發展、醫院環境設置等。課文中包含難度不大的專業或行業詞匯及與學生就業有關的非專業知識,作為學生學習醫學專業知識的一個補充。另一門是鼓勵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選修的、以強化口語為主的口語訓練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面對外籍患者時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的能力,特別是針對目前就業面較廣的護理專業。
英語教師應具備一定的醫學知識。CBI教學法的核心是:如果語言教學能基于某個學科知識來進行,將外語學習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效率往往會大大提高[4]。雖然CBI教學法和雙語教學有所區別,但由于教學對象是醫學生,所以英語教師應在具備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對基本的醫學知識有所了解,掌握一定量的醫學專業術語和詞匯。學校可安排英語教師到同類本科院校學習,到醫院參觀實際工作流程,參加相關英語教學培訓或進修,或出國學習,以促使英語教師針對不同專業的醫學生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豐富英語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水平。
在高職高專醫學專業原有專業英語教學中引入CBI教學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通用英語語法知識和詞匯學習醫學專業知識,使其學習重點放在課堂內容上而不是周而復始的語言形式上。在高職高專醫學專業英語教學中有效實施CBI教學法,更好地將英語教學和專業知識融合,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課題。
[1]劉潤清.21 世紀的英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2):125-130.[2]楊秀松.CBI教學理念在國內外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14):471-472.
[3]商偉霞.CBI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26-27.
[4]蔡基剛.CBI理論框架下的分科英語教學[J].外語教學,2011,32(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