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慧,林 玲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生理學是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是機體各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生命活動的規律。在醫學各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生理學是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由于生理學內容大多抽象難懂,邏輯性強,學生畏難情緒較嚴重,以至于在學生中流傳這樣一句話:“生理生化必有一掛,藥理病理難不死你。”筆者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從緒論入手,上好生理學的第一堂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好生理學的信心,激發其學習生理學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理學緒論除了簡單介紹該學科的研究對象及研究任務外,還有三大塊具體的教學內容,即內環境、興奮性及人體功能的調節。鑒于內容多、學時少,大多數教師往往在第一堂課上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后就直奔主題,開始授課內容的講解。而筆者認為進行聊天式的課前導入非常重要,可以使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和把握,同時給學生接受新知識留了一定的緩沖時間。
生理學是研究機體功能及其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生理學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功能、功能表現背后的機制以及影響該功能的因素。因此學習每一章節時抓住這三大塊即可。
生理學是醫學各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生理學的學習為其他醫學基礎課,特別是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為學習各門臨床課打下了基礎。正如我國著名生理學教授姚泰所說:“不學生理學也可以做一名醫生,但只能做一名馬馬虎虎的醫生,絕對做不了一個好醫生。”通過向學生介紹生理學的性質、地位,可以引起學生對該門課程的重視,進而投入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好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而不同的學科又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所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很重要。生理學的邏輯性較強,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應先在課堂上聽懂、弄會,課下再記憶。此外,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有某種結構必然有相應的功能,有某種功能也必然有一定的結構基礎,功能建立在結構之上,所以課前應該帶領學生對相關組織結構進行必要的復習。
由于教學時數少而教學內容多,大部分教師課堂上主要講授重點和難點,然而對于學生來說,要想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單靠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應該在第一堂課上給學生列出一些參考書目以及生理學的專業網站和醫學論壇等,讓學生課后進行查閱、學習,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提高了其學習興趣。
緒論是生理學的開篇,因此緒論課不宜講得太難,可以多舉例,結合臨床和生活,讓學生感到生理學知識雖然深奧,但絕不是深不可測的,讓學生明白生理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由此愛上生理學并樹立學好生理學的信心。
生理學知識和生活、臨床密切相關,緒論這一章的內容也不例外。如講刺激的三要素時,可以結合臨床上兩快一慢的無痛注射法;講反射時可以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如嬰兒的吸吮反射,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講體液調節時可以胰島素為例進行講解,因為當今社會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用該疾病作為切入點學生容易產生興趣。總之,整個授課過程應務實不務虛,多舉實例,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又增強了教學趣味性。
講授完某個知識點后,及時歸納總結可使傳授的信息得到簡化。如在講授完緒論中機體功能活動的3種調節方式后,可以列表將3種調節方式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很快就能對這3種調節方式的定義、特點及作用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緒論章節中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反射與反應、興奮性與興奮等,它們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可以將反射與反應的定義進行比較,然后向學生提問:刺激蛙離體坐骨神經,引起腓腸肌收縮,這一變化是反射還是反應?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反射與反應的關系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從而避免混淆。
教師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及其所教學科的心理趨向,并最終影響教學效果。俗話說,愛屋及烏。學生可能會因為喜歡某位教師進而喜歡這位教師教的課程。所以,教師應注重自身修養,衣著得體,充滿激情,在第一堂課上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和教學風格,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總之,緒論課的講授在整個生理學教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要花大力氣上好生理學的第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