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王建梅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我國綜合實力的逐步提高,我國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也日益增多。我市處于長三角經濟發展相對迅速的區域,外資實體經濟交流頻繁,蘇州工業園區吸引了相當一部分的世界500強藥企前來投資建廠,外資藥企發展勢頭極為迅猛。因此,經濟的發展對藥學人才的需求不僅僅限于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有高水平的專業英語交際能力。高職實施雙語教學意在通過這一教學形式和手段來實現培養有效進行跨文化交往的復合型職業人才的目的[1]。然而,如何在高職學校有效推行和開展雙語教學,是一項新的研究課題,而且現在也沒有統一的要求和規定,各個學校采取的方式和形式也各不相同。我校藥物制劑技術教研室就近幾年來不同層次的三年制大學專科學生,如何恰當運用雙語教學進行藥劑學授課的方法進行了探索與改革,在剖析雙語教學的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與方法,并對雙語教學有了較新的認識與體會,現介紹如下。
自2010年秋以來,筆者嘗試開展藥物制劑制造課的雙語教學,至今已講授3輪,考慮到雙語教學與全中文授課的差異,筆者首先對藥物制劑制造課的教學大綱進行了調整,重新設計了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針對學生專業英語詞匯量較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筆者在緒論中增加了藥劑學發展現狀以及全球著名制藥公司簡介的內容,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學習和了解,學生在最初的幾節課里便可以掌握大量的專業名詞、術語,從而為以后各章節的學習做好了專業詞匯的儲備。雙語教學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是選用合適的教材,因為各高校的生源及師資水平不同,所采用的雙語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我校屬于高職衛生類院校,學生英語基礎與普通本科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選擇英語原版教材與中文教材同時使用,采用中英文混合講解及考試的方法。
從我院開展雙語教學的過程和結果來看,雙語教學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探討解決方法。
教學的好壞決定著雙語教學的成功與否,其首要因素是師資。它要求雙語教學的教師不但精通本專業的學科理論,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而且還有較高的英語水平(特別是口語水平),具備熟練使用英語授課的能力。
從我院的師資構成來看,符合這個要求的教師不多。老教師雖然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比較高,但英語能力較弱,特別是口語交際能力不足;而新教師,尤其是一些高學歷的新教師,外語綜合水平較高,但專業理論教學的駕馭能力還不夠,融會貫通能力較差,影響授課效果。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教研室一方面利用學院開設的每周教師英語培訓(由外教給教師上課),提高教師自身的英語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通過集體備課來平衡新老教師之間的差別。在備課時,先由老教師寫出中英文教案,對難以理解的內容集中討論,統一講課方式,讓新教師充分理解、熟悉較難的理論內容,并能熟練講述出來,充分利用國外歸來的中年教師英語水平高、專業知識面寬的優勢,積極參與并主持雙語教學的集體備課。讓新教師將難讀、難記的專業英文詞匯用口語說出來,與老教師一起交流分享,教師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在扎實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迅速提高英語水平,以確保獲得較滿意的教學效果。
此外,由于教師進行雙語教學要付出很多精力,而各高校若不能合理確定教師的工作量,則不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因此,我教研室實施雙語教學,由其他專業教師隨機聽課監督,并評定教學質量,合格后,雙語教學教師的工作量按照常規工作量的1.5倍系數計算。
高校實施雙語教學的另外一個重要主體就是學生。學生作為雙語教學的授課對象,其英語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醫藥類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以及考試上,對專業英語的重視不夠,部分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興趣不高,不僅白白浪費了學習專業英語的大好機會,也挫傷了教師上課的熱情和積極性。
對此,學校加強了這方面的考核,比如在試卷中設置15%的英文卷面,學生可以選擇中英文答題,但學生首先要認識英文,這種以考促學的方式雖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對那些不怎么重視專業英語學習的學生來說也是一種促進。我們還準備在教材上做一些改進,部分內容采用全英文的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全面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
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決定著高校雙語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2]。“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剛開始接觸雙語訓練,勢必有一定的難度。故在每學期初,我們采用中文講授為主,中英文混合板書的方式教學,對教科書中出現的英文詞匯,板書一律用英文,對教科書中沒出現的專業詞匯第一次出現時用中英文分別寫出,再次出現時寫英文,課上使用的多媒體課件用中英文雙寫,寫到黑板上的英文詞匯必讀,盡可能多地向學生介紹藥劑學專業英文詞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專業英語中的生詞出現的頻率高,重復性大,我們將其整理出來,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記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也可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學生為能更好地理解原版英語教材,會反復閱讀中文教材。這樣學生既學會了中文教材的內容,也提高了對原版英語教材的閱讀理解能力,收到了雙重效果。
此外,作為雙語教學的教師,應大膽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并用,比如采用自學、練習、討論、輔導等方法的組合,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針對藥物制劑制造課程強調操作性的特征,積極開展活動教學,由學生自己組成小組團隊合作學習,共同探索,逐步實現雙語教學的目標。
開展雙語教學需要制訂有效的激勵機制,采取各種有效手段激發教師從事雙語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并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使學校的雙語教學工作得以有效推進,從而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3]。
經過幾年的藥劑學雙語教學實踐,筆者充分認識到,我院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學習潛力較大,完全可接受各種形式的雙語教學。關鍵是從事雙語教學工作的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正確指導學生專業英語學習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熱愛并自覺進行專業英語學習,為將來成為一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藥劑專業人才做好充分準備。
[1]費斯威.高職雙語教學的核心內涵及教材開發[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108-111.
[2]張同利.加強高校雙語教學的探討[J].中國高教研究,2007(5):90-91.
[3]曾明.高等學校推進雙語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