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麗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 300222)
頂崗實習是實現高職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培養適應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1],然而,在目前的醫療美容技術專業頂崗實習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我校自1999年開設本專業以來,總結了醫療美容技術專業頂崗實習管理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及解決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頂崗實習管理較規范,實習效果顯著提升,現與各院校同仁分享。
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頂崗實習的重要性,在實習之初,學生還能夠按部就班地學習,一旦實現帶薪實習后,實習就業概念混淆,就容易產生“跳槽”的念頭,影響頂崗實習管理。另外,美容企業由于用工短缺的現象明顯,學生在進入頂崗實習后,企業將學生作為準員工對待,在對學生的培訓方面缺乏系統管理,把學生完全看成是“職業人”,雖能根據學生的特長找到合適的崗位,卻不能因材施教,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多方面能力。
美容行業發展至今僅有二十余年的歷史,各方面的標準尚未建立,基礎扎實、規模較大、管理規范的企業為數不多,部分企業存在多種管理方面的問題。學生進入企業后,對實習基地的不認可轉變為對美容行業、美容職業崗位的不認同,甚至對美容專業不認可,從而影響了學生頂崗實習的穩定性,部分學生甚至要求轉專業。
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的實習基地包括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美容專科醫院、美容化妝品(代理)公司、美容連鎖機構或大型美容會所等,涉及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兩大職業領域,涉及咨詢師、美容技師、美容美體師、美容導師、美容顧問等多個崗位。不同職業崗位的要求各不相同,頂崗實習過程中難以進行各崗位輪轉實習,又很難制訂統一的標準共同管理,校方不能完全掌控頂崗實習的各個環節,包括頂崗實習中輪轉崗位、輪轉時間、薪資標準等,頂崗實習實施計劃難以統一,學生在選擇實習企業時較為困惑。
(1)學生考勤較難控制,企業管不住學生。
學生考勤狀況較難控制,學生不履行請假程序,擅自離崗,有的打聲招呼就走,組織紀律性較差,實習基地從非正式員工角度很難管理學生考勤。
(2)企業教師指導不到位,實習質量、效果不理想。
部分美容企業培訓體系不健全,員工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缺乏固定的、有教學經驗的實習指導教師,簡單的“師傅帶徒弟”不能保證頂崗實習的質量和效果。
(3)頂崗實習時間很難保證。
美容市場人才短缺明顯,企業挖人的情況屢見不鮮,個別企業利用頂崗實習高薪制度吸引學生,使企業的薪資水平成為影響學生選擇實習基地的主要因素。不同企業薪資的差異影響了學生頂崗實習的穩定性,學生因經濟利益驅使頻頻轉崗,難以保證頂崗實習的時間,校方也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對學生在實習基地轉入轉出的情況不能及時把握,使得實習管理較混亂。
學生在實習前要加強實習安全教育、思想教育,明確頂崗實習任務、實習管理制度及實習過程管理流程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組建信息交流小組,保證輔導員、組長及學生之間的信息互通,分階段反饋信息和調整,及時解決問題。
制訂頂崗實習基地遴選標準、實習指導教師遴選標準、實習帶教獎懲制度等,提升基地帶教質量;完善頂崗實習協議,規范學校、學生、企業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制訂頂崗實習考核辦法,將考勤情況作為實習指導教師評定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重要標準之一,頂崗實習成績列入學生學籍管理,頂崗實習任務未完成的學生不允許參加畢業前考核,考核成績不合格者不予畢業。根據頂崗實習行為的發起者,頂崗實習可以分為學校組織推薦和學生自主尋找兩種形式[2],要制訂學生自主實習管理辦法、中途轉實習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條件、標準和時間節點,規范過程管理。
輔導員、系部、教學實踐科等分層檢查實習情況,從學生生活、考勤、實習質量、過程管理等方面著手,明確責任,有效管理。學校派專人定期下基地考察學生實習情況,并在頂崗實習期間每月組織學生返校一次,了解學生動態,及時調整學生心態。實習指導教師建立實習日志,及時處理頂崗實習中出現的有關問題,確保學生頂崗實習工作的正常秩序。學校還應該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頂崗實習管理平臺,與實習單位共同加強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
頂崗實習要實施課程化管理,制訂頂崗實習大綱、實習手冊,按照課程建設和管理的路徑進行管理,規范教學文件。明確頂崗實習的時間不能低于半年,構建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3],考核內容包括出勤情況、出科考試成績(理論和技能)、中期階段性實習報告、指導教師評語等,強化基地的作用和頂崗實習考核成績的重要性,將頂崗實習成績列入學籍管理,成績合格者準許畢業,從而加強頂崗實習管理,提高實習效果。指導教師是影響頂崗實習質量的關鍵因素[4],要規范實習指導教師遴選標準和實習帶教獎懲制度等,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適應專業面向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兩大職業領域多個職業崗位培養人才的特色,根據不同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制訂崗位實習手冊,包括醫療美容咨詢師崗位、醫療美容技師崗位、美容美體師崗位、美容導師崗位等,根據不同職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并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制訂多樣化的頂崗實習手冊,滿足不同崗位的需求。
各院校通過設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建立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專業開發及建設的運行機制、監控管理機制[5]。但是專業指導委員會不能有效統一不同美容企業的實習帶教管理,需要探索建立以學校為主體、校企共同組成的美容職教聯盟,宏觀指導頂崗實習,規范校外基地管理,建立統一標準,包括基地遴選標準、實習補貼標準等,在各基地建立固定的教學部門,換人不換科,保證基地管理不受企業人員流動的影響。有條件的實習單位向頂崗實習學生按工作量或工作時間支付合理的實習報酬,根據考勤、工作量、業績等制訂工資標準,提高學生頂崗實習的積極性、自主性。發揮企業及高職院校的優勢,形成相關醫學類高職院校與行業互利合作機制,推動頂崗實習工作的深入開展,形成校企合作的保障機制[6]。
[1]韓麗君,齊守泉.“三三三”式高職頂崗實習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2(16):98-100.
[2]李存,林淑玲.高職教育頂崗實習管理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2(8):20-22.
[3]郭洪強.高職生頂崗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研究與實踐[J].教育和職業,2013(9):183-184.
[4]王中林.高職經管類專業頂崗實習質量影響因素與對策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4):43-47.
[5]楊曄,章益,陳冬筍.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3):9-10.
[6]沈勵銘.試論面向健康服務業的相關醫學類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長效機制的構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