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貴武
(甘肅省衛生學校,甘肅 蘭州 730000)
近幾年來,由于我校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因此體育教學面臨著壓力與挑戰。學生對體育是否有興趣,怎樣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怎樣調動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我們提高體育課教學實效。
以我校部分專業(護理、口腔、檢驗、藥劑、影技)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抽取一、二、三年級的10個班級,共計500名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6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2%,其中男生88人,女生372人。
采用發放問卷法與訪談法。問卷涉及體育課、課外活動、體育知識、體育教學項目、教師類型、場地設施等內容,問題可供單選和多選,讓學生選出符合自己真實情況的選項,同時根據學生的答復情況做針對性訪談。
調查數據顯示,對體育興趣濃厚的學生有15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3.91%,對體育興趣一般的有215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6.74%,對體育完全不感興趣的有8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9.35%;對體育課興趣濃厚的學生有134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9.13%,對體育課興趣一般的有20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44.13%,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有12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6.74%。從性別上看,男生對體育及體育課感興趣的程度明顯高于女生。這個年齡段的男生,他們精力旺盛,喜愛運動,酷愛體育明星,而這個年齡段的女生則由于青春期帶來的生理變化,會出現不愿意活動,性格孤僻,自信心下降,學習動機不強等現象。
調查顯示,有48.92%的學生偶爾看體育書籍,有57.39%的學生基本不收聽體育廣播,有50.00%的學生基本不觀看體育比賽??紤]到目前我校體育教學的現狀,首先,由于我校大部分學生是住校生,住宿條件制約著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獲取能力;其次,在體育課后,教師極少布置像課外閱讀體育書籍、觀看體育節目這一類作業,都以完成課中教學任務為主,課后布置一些實踐性作業,比如短跑、立定跳遠等;再次,學生本人對體育的求知欲不強,消極對待,從而導致體育知識的匱乏。在訪談中,有部分學生渴望了解體育類的知識與信息。因此,做好體育知識宣傳工作,定期對學生進行體育理論多媒體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調查顯示,有30.68%的男生上體育課或參加課外活動的動機是塑形、健美,有40.90%的男生上體育課或參加課外活動的動機是鍛煉身體,提高運動技能水平;有39.24%的女生認為上體育課和參加課外活動是為了塑形、健美,有20.96%的女生參加課外鍛煉的動機是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增強運動能力。女生由于生理原因,不喜歡高強度、大負荷性的體育項目,而喜愛塑身類運動,比如瑜伽、健美操等。因此我校大部分學生上體育課或參加課外活動都是基于塑形、健美、鍛煉和提高運動技能水平。對于學生來說,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不僅是他們活動和練習自我體育技能的機會,而且是放松身心和盡情玩耍的機會,只要組織得法,合理安排鍛煉內容,形成良好的集體氛圍,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就會隨之高漲起來。
調查顯示,大多數男生喜歡同場對抗性體育項目(比如籃球、足球、田徑等),而女生則更喜歡隔網對抗性項目(比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從性別上來看:喜歡籃球項目的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76.13%,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45.16%;喜歡排球項目的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53.40%,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48.12%;而其他類項目如跳繩、跳皮筋,喜歡這類項目的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52.68%,而男生只占男生總人數的10.22%。在不喜歡上的體育課項目的調查中發現,沙包、跳繩、跳皮筋等,男生選票很高,而女生則在田徑、足球項目上選票較高,尤其是田徑項目高達114人,占女生總人數的30.64%。不喜歡的原因:其一,學生在做某一項運動時,擔心、害怕自己受傷,而產生恐懼心理;其二,田徑項目中,中長跑特別累,跑動過程中會呼吸困難,腿腳無力。學生對球類運動喜歡程度還是很高的,球類運動是學生喜愛的項目,學生易接受并參與其中,只是男女生在喜歡球類項目的類別上有區別,另一方面,球類運動對場地的要求不高,便于運動。在教學項目難易程度的把握上,教師應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學相長地進行授課,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還應避免枯燥乏味的傳統上課模式,每節課中可同時進行多個體育項目的教學,要避免單一,內容要豐富,創新教法,讓學生感到新穎,方能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
調查顯示,47.83%的學生選擇了幽默風趣型的教學風格,23.04%的學生選擇了親近和藹型,大部分學生的選擇集中在這兩種類型的教學風格上,占到了總人數的70.87%。還有18.92%的學生選擇了自然平靜型,10.21%的學生選擇了嚴格嚴厲型教學風格。看來學生最喜歡幽默風趣型的體育教師,不難看出,體育課與其他室內文化課區別很大,從教育學的角度出發,文化課側重學生的文化素養教育,而體育課則注重學生的身體技能教育,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向上的精神,且最大的區別在于上課形式的不同,體育課以實踐教學為主,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近距離接觸,是教師的“教(示范)”和學生的“學(模仿)”共同參與、互動的過程。體育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掌握動作的快慢有直接性關系,教師的言語溫和、細膩、幽默、風趣,則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緩解學習的壓力,調動課堂氣氛,在緊張中放松,在放松中學習,邊玩邊學,使學生喜愛體育課。
調查顯示,我校體育場地器材對學生需求的基本情況:在體育器材方面,有86人選擇了不能滿足,占總人數的18.69%;有178人選擇了基本滿足,占總人數的38.70%;有42.61%的學生選擇了完全滿意,這說明我校在體育器材方面能夠滿足課堂基本教學和課外活動的使用,保證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體育場地方面,有228人選擇了不能滿足,占總人數的49.56%;有21.09%的學生選擇了完全滿足,這說明我?,F有的體育場地設施不能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由于我校體育場地有限,課外活動班級較多,學生人數多,能夠利用的場地較少,只能在有限的區域內安排一些固定的活動。
(1)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宣傳和管理。重視學生體育知識的獲取途徑,大力宣傳有關體育鍛煉方面的科普知識,增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以滿足學生的直接體育需要,由被動鍛煉轉化為主動鍛煉,從而樹立“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長久觀念。
(2)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育教師要大力宣揚體育鍛煉的作用和功能,強調鍛煉身體的重要性,加強對體育實踐技能的理解和學習,把握每次鍛煉身體的機會,強調從失敗中學會堅強,培養“不怕累,不怕苦”、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3)針對我校學生的身心特點、生理現象、年齡結構等,安排適宜我校學生鍛煉的體育項目和教學內容,科學地做出判斷和分析,避免體育課教學和課外活動等內容枯燥乏味,出現學生不愿意活動等現象。積極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活動,如籃球賽、排球賽、拔河比賽等,營造校園體育氛圍。積極開展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對不喜歡的體育項目的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安排強度負荷中等的項目進行鍛煉,制訂鍛煉計劃,普及科學的鍛煉方法,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創新體育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4)加強對我校體育教師教科研能力的培養,定期選送教師進行學習,走出去,學回來,使其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教學模式上,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把握學生學習動作技能的難易度和進程,做到教學相長;語言方面要多鼓勵學生,少批評學生,以溫和的語氣來進行教學,以幽默風趣的言語調動課堂氣氛,這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積極準備學校體育器材的供給,保證學校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需要。因地制宜,盡量安排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體育教學活動,充分調動起每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合理安排和制訂科學的授課(鍛煉)計劃,讓每位學生不僅在體育課堂上得到鍛煉,還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強調鍛煉身體的隨機性和重要性,比如室內一節課結束,在教室內就可以適當地做些活動頸部和腰部的運動,強化鍛煉意識,讓學生由“要我練”向“我要練”的方向轉變,讓校園體育無處不在,讓學生在鍛煉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
體育興趣主要是指人們關心和參與某種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是人們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動力[1],具有廣泛性、功效性、傾向性、穩定性四大特點[2]。在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和發展這種體育興趣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學校體育工作,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關鍵。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校學生正處于身體的生長發育期,了解學生的自身特點,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自覺性,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思想,做到理論聯系實踐,實踐反饋教學,因材施教,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1]余丁友.對浙江省初中學生體育興趣及其變化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4):465-466.
[2]沈曉旺.論體育興趣與青少年的全面發展[J].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5):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