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科
(伊寧衛生學校,新疆 伊寧 835000)
貧血是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美國腎臟病基金會在其早期的臨床實踐指南中就已將腎性貧血及其處理列為專題進行研討[1]。慢性腎衰病人的貧血機理較為復雜,引起貧血的因素也較多,本文就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際病例等對慢性腎衰病人的貧血及貧血發生機理進行探索,希望通過本文能明確慢性腎衰貧血的原因,為其正確治療提供依據。
CRF導致促紅細胞生成素生成減少是造成腎性貧血的主要原因。促紅細胞生成素是一種酸性糖蛋白,是促進骨髓紅系祖細胞生長、增生、分化和成熟的主要刺激因子。1984年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r-HuEPO)研究成功并廣泛應用于臨床,大大加速了人們對EPO的基礎及應用的研究進程。促紅細胞生成素具有較強的促進分化功能,可縮短成熟期和增加骨髓造血細胞的成長和釋放。慢性腎衰的病人,其腎實質受到嚴重損害,腎實質的作用能力減弱,對缺氧反應不靈敏,從而使得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濃度降低。所以,機體就不能產生足夠數量的紅細胞,進而導致貧血的發生。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生物技術不斷進步,基因重組紅細胞生成素也被發現和使用,在一些歐美國家得到了推廣,并且獲得了可喜的成績。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使用,給慢性腎衰病人貧血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糾正效果。有些病人的血紅蛋白數甚至達到了正常水平。通過對慢性腎衰病人的臨床調查研究發現,慢性腎衰病人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明顯低于正常人水平。此外,山根興的研究也指出:慢性腎衰病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比腎功能正常的人低。所以,慢性腎衰病人促紅細胞生成素較少或相對較少是導致其貧血的主要因素之一。
紅細胞生成抑制因子最早由Markson和Pennie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近年來一直是學術界和醫學界爭論的熱點。研究發現,把慢性腎衰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漿進行實驗對比,發現慢性腎衰病人的血漿對正常的骨髓紅系祖細胞CFu-E和BFu-E的生長均有抑制作用,同時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這種抑制作用足以說明慢性腎衰病人的血液中存在某些抑制因子。對慢性腎衰病人進行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后,對其血漿進行實驗,發現這種抑制的現象依然存在,這說明這種抑制的物質不是單一的物質,有可能是多種物質同時作用的結果。透析能透析掉一些抑制因子,但是不能保證完全清除。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展,人們在慢性腎衰病人的血液中提取了很多種物質,這些物質包括腐胺(Pu)、精胺(Spd)、精瞇(Spm)、甲狀旁腺素(PTH)等小分子物質,此外還有一些中分子和大分子物質等。有研究發現,用高效液相色譜對慢性腎衰病人的血清進行檢測,發現以上物質都呈顯著性增高,而透析后再進行檢測,發現以上物質明顯降低。還有研究發現,慢性腎衰病人的血清檢測報告中腐胺(Pu)、精胺(Spd)等物質是正常人的6倍多。Solan-gi的研究表明,慢性腎衰病人的血液中存在一些不能被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所清除的大分子抑制物,這些抑制物將抑制骨髓造血細胞的生長。甲狀旁腺素是一種尿毒癥毒素,它和貧血的關系也引來了較多人的研究和關注。臨床研究發現,對于原發性的甲狀旁腺機能亢進者或者尿毒癥并發的甲狀旁腺病人,切除其甲狀旁腺,貧血得到較大程度的好轉[2]。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紅細胞生成抑制因子在慢性腎衰病人血液中的產生和增多是引起慢性貧血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然而有體外研究發現,甲狀旁腺素并不是抑制因素,而且對多胺在體外的研究發現其不僅抑制紅細胞,同時抑制其他細胞,然而慢性腎衰病人的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都不降低,所以,以上這些說法也還需要進一步證實。
研究發現,正常人血紅蛋白的生命周期為22~27天左右,而尿毒癥病人血紅蛋白的生命周期大大縮短,為18~20天。研究發現,影響慢性腎衰病人血紅蛋白壽命降低的原因是血清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包括多胺等,這些物質抑制了血紅蛋白的活性,促使紅細胞內的鈣離子增加,而鈉離子內流,多余鉀離子外流,從而導致細胞壁脆性增大,能量降低,壽命減少。
(1)鐵動力障礙:鐵的貯存和網狀內皮系統代謝功能異常,血紅蛋白代謝出來的鐵的開釋受到影響,其結果是血清鐵下降和供給骨髓的鐵減少,從而影響造血。
(2)葉酸缺乏:慢性腎衰竭時,由于攝入量不足常引起葉酸缺乏。此外,尿毒癥病人葉酸結合蛋白量增多,可使移動至細胞內的葉酸數目減少,長期透析的病人更易產生葉酸缺乏。
(3)紅細胞的壽命因受潴留的代謝產物的影響而縮短。腎衰時凝血功能障礙,病人常有出血傾向,如鼻衄、牙齦出血,胃腸道出血等,失血使貧血加重。
(4)慢性腎衰還可能由于其他疾病引起,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部分疾病可能影響造血功能,也可能影響機體對營養的吸收,導致營養不良而誘發貧血。
綜上所述,慢性腎衰病人的貧血機理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可以肯定的是,慢性腎衰病人的貧血與腎功能的喪失有直接關系,但是要找準貧血的確切機理,還需要等待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做更進一步的研究。
[1]王河斌,陳濟民,張志玉,等.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紅系祖細胞功能及貧血機制的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1994(1):77.
[2]丁小強,廖履坦,吳兆龍,等.尿毒癥貧血與紅細胞生成素及有關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5(4):194-196.
[3]徐英.腎性貧血的中醫治療研究進展[J].長春中醫學院學報,200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