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媚
(汕頭市衛生學校,廣東 汕頭 515073)
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大都兼教學和管理兩方面的工作,任務繁重,要做到教學工作和管理班級兩不誤,就必須充分利用班干部協助管理班級。新生一入學,就有相當繁雜的班級事務需要處理和管理,選取班干部的工作迫在眉睫。所以選拔工作要快和準,“快”能使新生班級的大量入學工作快速進入正常軌道,“準”能使各項工作在稱職的班干部協助下順利完成。相反,選拔工作的慢和錯位會導致入學工作停頓,妨礙班級工作的正常運行。因此,如何使新生班干部選拔工作快速、科學、合理、到位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為此,筆者通過借鑒一些優秀班主任的經驗并結合自己的實踐工作,總結出一套關于中職學校新生班干部選拔的步驟方法,以期與廣大班主任一起探討,共同提高班級管理能力。
于學生報到第一天,向每人發1份《學生干部意向調查表》,內容主要包括3 方面:(1)對自己性格的選項,認為自己是否:①樂觀;②勤勞;③細心;④勇敢;⑤積極;⑥向上;⑦號召力強;⑧人緣好等。(2)曾經擔任過何干部的選項。(3)覺得自己適合當何班干部的選項。意向表自愿填寫后上交。經統計,大概有30%的學生有意向承擔班干部工作,鍛煉自己,為班級服務。該表初步反映了學生的性格、意向和經歷,為進行下一步選舉工作做好了鋪墊。對自己性格的判斷及其干部經歷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學生有從事某項工作的能力,能幫助班主任將學生干部“對號入座”,調查表中最基本的是意愿調查,對有意愿的學生才將其納入選拔班干部的行列,因為學生有意愿才會盡心盡力地去當好班干部,才會多花心思,多動腦筋,發揮自己的潛力,而不再是按教師的要求去執行任務,避免了教師指派學生的不情愿現象[1]。
對有意愿當班干部的學生要對其既往經歷進行資料查閱,尤其是入學成績的查閱,雖然選拔學生干部不應只看成績,但一方面成績優秀的班干部更令學生信服,另一方面學生是以學為主業的,學生干部的工作難免會花費學生的一些心思、精力與時間,所以要避免增加“學無余力”學生的負擔。對學生填寫的資料等也要注意觀察,如觀察其字跡是否端正與美觀、觀察其填寫時認真與否的態度、查看其以往就讀的學校、了解其擔任班干部經歷的情況等均能從側面幫我們辨別其學生方面的能力、性格和態度。
入學之初,師生之間不了解,意愿調查表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幫我們認識學生的意向、性格及經歷,因為是學生個人填寫,難免會出現太主觀而偏離客觀的情況,這就需要班主任進一步了解,可以到學生宿舍與學生本人或其室友交流,以此來觀察其性格、舉止及為人處事的態度。
班干部的選舉不能太過草率,但是新生入學面臨大量的入學工作,學生管理也要立馬按部就班,班干部的選舉工作迫在眉睫,解決的辦法就是在短期內先選定一批班級臨時負責人[2],其實質為班干部的目標人選,但是不對這批班級臨時負責人冠以班干部的具體名分,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數,誰適合何職位,觀察其完成任務的過程及效果。考察時間段大致為入學后1個月的時間。選拔臨時負責人可以讓班主任工作一箭雙雕,既能解決新生入學需要班干部來協助管理班級和完成大量入學工作的燃眉之急,又能讓班主任去充分考察這些目標人選并合理、科學地進行篩選或分配,最終選擇出具有真正實力的班干部。
經過以上4個步驟,理想的班干部人選自然水落石出,班主任只需再綜合地把把關便可以確定正式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選拔標準綜合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3-4]:(1)意愿,有意愿才能積極主動,做到最好;(2)學習成績,要避免增加“學無余力”學生的負擔;(3)工作能力,雖然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但對于選拔班干部而言,還應挑選能力相對較強或具備較強潛力的學生;(4)道德品質,班干部的利己主義、官僚作風應堅決杜絕,應挑選為人正直、表里如一、服務意識強的學生,樹立健康的學生干部形象;(5)性格特點,有一定的威信和人緣,才能夠得到學生的擁護;踏實認真,才能干好班級具體工作。
將確立的人選公示1周,讓學生提出反饋意見。一般來說,經過合理選拔后的班干部人選都能順利通過學生這關。但這一步卻不可忽略,因為它體現了班干部選舉不是由班主任一手包辦的,在一定程度上發揚了民主作風,有利于培養中專生的民主意識,使所選出的人選得到學生的肯定,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在以后班干部的具體工作中,就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配合。
上述班干部選拔的具體方法摒棄了傳統的辦法,其突出的特點主要有3 點,第一,就是借助志愿調查表充分篩選出了一批有意愿、愿意為班級工作和進步付出力量和心思的學生,這些學生將會在實踐中更容易激發出自己的熱情。當然,有些班主任推崇用學生投票選舉的辦法[5],筆者認為這種辦法不適合作為新生班干部尤其是中職學校新生班干部的選舉,因為在剛入學的這段時間內學生之間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中職學校新生大部分雖然要接近成年,但社會歷練少,思想還是比較幼稚,看問題較為片面,所以那些表現較為積極卻缺少實際辦事能力的學生往往容易當選;拉票現象也屢見不鮮,一些虛榮心較強的學生搞關系拉選票。這樣就使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學生不能當選,從而嚴重挫傷了一些學生的積極性,這就為以后的班級管理埋下了隱患,但這種方法可以考慮作為以后進一步改選班干部的辦法。第二,就是注重對選拔的目標人選進行考察,而且強調考察期內對被指定為“臨時負責人”的學生不冠以具體職務,這樣更有利于班主任的具體操作。一方面不倉促定職可以讓班主任有充足的時間去辨別及分析候選人適合何職務。另一方面“臨時負責人”的稱呼使得班主任在對一些不理想的人選進行篩除的同時,也不會造成某些自尊心強的學生被短期內撤除某職務的難堪局面。第三,選拔過程發揚了民主作風,摒棄了班干部完全由班主任一手指定的方式,意愿調查、監督考查,公示等具體做法都讓學生感受到當家作主的氛圍,選拔的公正、透明和民主均有利于以后班級工作的開展。
初建班級的事務性工作繁重,不能停頓,急需班干部的協助開展,但又不能冒然的擬用正式的班委,因為班級在新組建時形成的班風可能對一個班集體形成長時間的影響。希望能在此通過探討來求得更快速、科學、合理的新生班干部選拔方法來幫助指導班主任工作。
[1]王志民.淺談班干部的選擇、培養和管理[J].職業,2010,7(15):18-19.
[2]牛小娟.淺談班干部隊伍建設[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12):44.
[3]李家彬.論中學班干部的選用及管理[J].思想戰線,2010,35(S2):132-134.
[4]劉名夫,王永波.對如何建設班干部隊伍的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5):123.
[5]劉秀艷,羅國忠.班干部選拔方式對中學生社會化的影響[J].網絡財富,2010,2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