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彬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404120)
近年來,國內醫患關系日趨緊張,醫療糾紛時有發生,造成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復雜多樣,改善醫患關系也絕非一夕之功。但是,醫生對患者持什么樣的態度,取決于院方加強自律的措施是否得力,取決于醫生的醫德,而讓患者信任醫生、信任醫院,是解決醫患矛盾的基礎[1]。因此,醫德教育應從醫學生抓起。
高等醫學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較廣泛的社會科學知識,較寬厚的醫學基礎理論,較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和解決醫學實際問題的醫學專門人才[2]。現代醫學是一項復雜而巨大的工程,作為醫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是成為一名醫生的基本條件,但同時也必須具備高尚的醫德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擔負起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重任。醫德教育可以使醫學生認識到醫務工作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明辨是非、善惡,始終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目前,醫學生普遍存在重技能、輕德育的傾向。一是高校擴招的影響。由于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大增,就業形勢嚴峻,對就業的擔憂導致醫學生注重技能學習,忽視醫德教育。二是醫療行業的高風險性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醫療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經常出現一些醫療事故、醫療糾紛。面對這一現狀,醫學生也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等,社會上出現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傾向,它也直接影響到醫療行業。一些醫生收紅包、接受貴重禮品和宴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些現象對醫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一些醫學生鄙視甚至抵觸醫德教育。為此,我們急需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全面發展。
當前我國醫療行業存在著令人擔憂的不正之風,一些醫院和醫生把醫院這種公益性質的單位變成了自己盈利的場所,出現了交不起醫藥費就把患者拒之門外的現象;醫生收受紅包現象也較嚴重,這些不正之風已嚴重影響到在校醫學生。紅包現象就像一塊腫瘤,對醫德醫風建設有著擴散性的破壞作用[3]。還有一些醫生給患者亂看病、亂開藥,不管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和病情輕重,就用昂貴的進口藥品代替普通的國產藥品,用成本高的進口材料代替普通的國產材料,用高端技術檢查代替普通有效的檢查,既增加了患者看病的成本,也浪費了國家的醫藥資源。
形成這種不正之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市場經濟追求最大利益的影響,西方個人主義思想的影響,醫療體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有力的懲罰機制等。但是這些都是外因,良好醫德的形成主要依靠醫生的自律,這也是高尚醫德形成的內因。醫生的自律主要來自學校良好的醫德教育,在校期間作為醫學生接受良好的醫德教育對其以后走上工作崗位、良好醫德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學校是醫德教育的主陣地,醫學生在校期間形成的良好醫德認知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才能逐漸轉化為醫德行為,并通過自己的嚴格自律,從而形成良好的醫德。因此,醫德教育是改善當前醫療行業不正之風的重要手段。
提高醫療質量是醫學系統工程的根本目標,它的基本要素是精誠醫德、精湛醫術和精良醫器,三者相輔相成[4]。因此,醫生是專才和通才的統一。專才是指具有廣泛而堅實的醫學基礎和掌握專業知識;通才是指具有高尚的道德,了解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法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只有綜合運用各種知識,才能通過疾病的病因和其他相關信息,結合先進的儀器檢查,作出準確的診斷,進行恰當的治療,達到藥到病除的目的。尤其在當前醫患關系緊張的情況下,醫患之間平等有效的溝通就顯得非常重要。醫生平等對待患者,并與患者有效溝通,會讓患者對醫生產生信任感,這對醫療效果和醫患關系有直接的影響。若一味依靠設備檢查而忽視醫患的直接交流,必然會影響治療效果,這是當今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現象[5]。因此,醫生只要具有良好的醫德,才能有效地實現專才與通才的有機統一。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過去人們從未涉及的領域如今成為醫生大展宏圖的舞臺,人類掌握了試管嬰兒技術、克隆技術、催眠技術等。這些技術顯示了當今醫學技術的發展,也凸顯了醫務人員高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這些技術可以被正確使用也可以被濫用,如何去控制,只能依靠醫生高尚的醫德。醫德教育不僅能培養醫生為醫學獻身的高尚品質,還有助于他們提高對事物的認識水平、評判能力,使其從人類生存的角度、用人文的觀點審視科學的發展,推動醫學科學沿著更有利于整個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方向前進[4]。
歷史上,凡是為人類醫學事業作出貢獻的人,都是在崇高理想和高尚醫德的激勵下克服重重困難而取得成就的人。在我國歷史上,就有許多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家,他們不僅推動了醫學的進步與發展,而且給后人作出了榜樣。東漢的張仲景、華佗,唐朝的孫思邈,明代大藥學家李時珍都是我們學習的典范。任何時代醫學的進步與發展都離不開醫生刻苦鉆研、獻身醫學的精神。醫德教育就是培養醫學生獻身醫學、救死扶傷的高尚情操。只有具備對醫術精益求精,對醫學無限熱愛、無私奉獻的精神,才能攻克醫學難題,醫學科學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社會的一個必然要求就是誠信友愛,即全社會互相幫助,誠實守信,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由于醫療衛生服務的高度專業性和特殊性,醫患之間存在明顯的知識差距和信息溝通問題[6]。患者及其家屬對醫療服務內容幾乎一無所知,屬于弱勢群體;醫生具有絕對的決定權,如診斷的病情到底嚴不嚴重,應該接受怎樣的治療。因此,能否根據實際病情進行客觀有效的治療,主要還是依靠醫生的工作責任心。有些醫院和醫生出于自身經濟效益的考慮,可能會故意擴大本來就十分嚴重的醫患之間知識和信息的不均等、不對稱,出現人為制造需求的不正當經營行為,為自己謀取私利[7]。因此,只有通過醫德教育,使醫學生具備高尚的醫德,才能避免其走上工作崗位后為自己謀取私利,使醫患關系得以改善,醫患關系和諧,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1]許建國.堅持自律和維權的統一 切實改善醫患關系[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8,19(2):26.
[2]朱光發.如何加強實習醫生職業道德和臨床技能的培養[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S1):179.
[3]肖丹.醫學生醫德教育的現狀、成因及其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4]曾翠清.高職高專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新探[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08.
[5]鐘茜.關于醫科大學生加強醫德教育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5(17):7.
[6]宋文柯.市場缺陷理論與衛生管理中的社會成本[J].中國衛生經濟,1998(10):63.
[7]周典,郝吉慶.論新形勢下醫學實習生的醫德教育[J].現代醫院管理,200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