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山 趙同林 周思言 李居春 趙紅方
(1.江蘇省響水縣種子管理站,江蘇 響水 224600;2.江蘇省響水縣農機職校,江蘇 響水 224600)
響水縣自2010年推廣夏玉米機械化播種技術措施以來,全縣推廣面積逐年增加,已經從開始的1.2 hm2,2011年達到 8 hm2,2012年達到70 hm2。推廣夏玉米機械化播種技術雖然極大地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但是,因為機械化大小粒混播,土壤墑情不一,小麥秸稈多,播種質量差等原因,從實踐看與人工板茬點播相比較,也存在著田間出苗時間不一致、素質不一致,導致玉米幼苗整齊度存在差距,必須從提高播種質量、加強苗期管理入手,提高機播夏玉米幼苗整齊度,從而為提高產量奠定基礎。
根據國家標準GB 4401.4—2008的規定,玉米種子被分成常規種、單交種、雙交和三交種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種子只有純度的標準不一樣,而凈度、發芽率和水分的標準是一樣的,具體標準是:凈度不低于99.0%,發芽率都不低于85%,水分都不高于13.0%;純度標準按四種類型種子分別制訂:常規種的純度不低于97.0%;單交種的純度不低于96.0%;雙交和三交種的純度不低于95.0%。
目前種子市場上,生產使用的基本上是單交種,而且大小粒混存,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其中純度不低于96.0%,凈度不低于98.0%,發芽率都不低于85%,水分都不高于13.0%。但是,并沒有達到機械化播種的去掉雜質和小粒,發芽率不得小于98%的要求。因此,會出現大小粒種子吸收水分進度不一、出苗時間不一,因而出現苗情差異,影響苗期整齊度。
響水縣夏玉米機械化播種期間,正常年份干旱少雨;全縣旱地地勢高低差距大,不適宜漫灌抗旱;噴灌機械缺乏,農戶習慣搶播,沒有進行抗旱播種;土壤類型復雜,黏土缺墑重、黏夾沙表土墑情不一致。因此,會出現水分供給環境差異,種子水分吸收進度、出苗時間差異,導致苗情差異,影響苗期整齊度。
由于旱地小麥產量高,秸稈量大;小麥機械收獲時,切碎程度差異大;機械播種人員操作水平差異,播種深度、覆蓋程度、壓實狀況不一致。都會造成玉米種子水分供給環境差異,種子水分吸收進度、出苗時間差異,導致苗情差異,影響苗期整齊度。
現在農民旱地氮素肥料施用基本上是表土撒施,很少是進行機具深施,而且撒施不均勻,玉米幼苗吸收肥料水平不一致,造成苗情差異,影響苗期整齊度。另外,玉米幼苗期使用除草劑操作不慎重,也會導致苗情差異,影響苗期整齊度。
夏玉米機械化精量播種前必須對種子進行清選,使種子純度達到95%以上,凈度達97%以上,發芽率達98%以上。播種時,要進行大、小粒分開播種,同時做好藥劑拌種 (防黑粉病和地下害蟲的藥物處理)。
對上茬小麥秸稈要進行粉碎并均勻拋灑在田間,以免造成玉米播種機的堵塞。
適時、適墑播種是保證出苗整齊度的重要措施。6月15日以后,土壤含水量在14%左右時,即可進行播種,對于土壤水分不足的要進行噴灌抗旱處理。
合理的種植密度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按照適宜當地種植的玉米品種特性,選定合適的播量,保證出苗株數符合農藝要求。播種量要精確,精量播種理論上要求每穴1~2粒。達到精細播種的作業標準:單粒率≥85%,空穴率<5%,傷種率≤1.5%。播深要一致,播深或覆土深度一般為4~5 cm,誤差不大于1 cm。株距要一致,株距合格率≥80%。播種行呈直線,種子行距左右偏差不大于4 cm,以便于田間管理。
實施苗肥機具深施,保證幼苗吸收肥料水平一致性。強化幼苗期除草劑的科學規范使用,加強病蟲害防治。在播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懸浮劑170~200 ml/667 m2或72%異丙甲草胺乳油100~150 ml/667 m2或50%乙草胺乳油100~140 ml/667 m2對水35~50 kg均勻噴灑地面。作業時盡量避免在中午高溫 (超過32℃)前后噴灑除草劑,以免出現藥害和人畜中毒,同時要避免在大風天噴灑,避免因除草劑漂移危害其它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