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林
血站采供血衛生和安全管理是血站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臨床用血安全、獻血者及血液工作者的安全有重要意義。《血站質量管理規范》頒布實施,對血站采供血過程提出了嚴格的衛生與安全管理要求,為血站日常的衛生與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行為準則。《血站質量管理規范》中要求[1],血站應制定實施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安全管理,以保護獻血者及血液工作者免遭感染。現筆者以《血站質量管理規范》為基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與心得,對采供血工作的生物安全管理進行總結分析。
實施生物安全管理,我國有較多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行業規范標準。如《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實驗室生物安全手冊》[WHO第2版(修訂版),2003]、《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24號)、《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WS 233-200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管理辦法》、《艾滋病防治條理》等。各單位可參考制定符合自己條件的生物安全管理文件,如《安全與衛生管理程序》、《醫療廢棄物管理程序》、《醫療污水處理操作規程》、《消毒技術規程》、《職業暴露防護程序》等,為規范地開展工作提供文件依據。培訓是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應定期對員工進行生物安全培訓,對新上崗人員或轉崗人員必須進行崗前生物安全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培訓內容包括:生物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及單位制定的各種生物安全相關管理程序和標準操作規程。使員工具備預防、控制感染意識,掌握生物安全操作知識和消毒技術,熟練應用生物安全自我防范和職業暴露后應執行的程序。
生物安全應設專門機構、專職人員管理,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系統化。其職責為:制定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督促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并納入血站質量管理中,促使生物安全全人參與;檢查和監控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落實的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對發生職業暴露的員工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并進行登記、保存和上報。重大職業暴露應立即報告疾控中心,并由市疾控中心進行風險評估和確定預防藥物和用藥程序。專職管理人員應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感染控制與管理培訓班及學術會議,以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和管理水平。
采供血業務用房地面、墻壁應采用耐腐蝕材料,裝修應平整、圓弧圓角、無縫隙,易清潔消毒;設污水收集處理系統。實驗室實施分區管理,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設置人流、物流、醫療廢物流通道,流動方向為從清潔區、半污染區到污染區;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如生物安全柜、應急洗眼裝置、噴淋系統、通風裝置、空氣消毒機、感應式自動水龍頭、干手器、急救箱等。流動獻血車盡管空間受限,為能最大限度地提供良好的獻血、工作環境,需對獻血車的區域進行合理劃分,設置相對獨立的獻血者征詢區、體檢、采血、休息、血液儲存等區域,保證為獻血者提供服務的工作空間。
所有血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物品,員工工作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如正確穿戴基本的安全防護用品(口罩、帽子、護目鏡、防護服、手套、工作鞋等);獻血人員、醫療廢物收集人員防范針頭刺傷;實驗室人員防范氣溶膠、噴濺物等危險;血液制備、血液儲存及運輸人員防范血液破袋危險等。
醫療廢物必須與生活垃圾分開存放。醫療廢物集中于黃色并有明顯生物安全標識專業垃圾袋,采血針頭等銳器置于利器盒內,陽性血、樣管等傳染性廢物先經高壓消毒后再按一般性醫療廢物處理。醫療廢物由專人負責收集到站內醫療廢物暫存處,分類存放管理和集中統一處理并做好醫療廢棄物的交接登記。
血液外溢、濺灑的處理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灑于污染表面或浸泡30 min以上,消毒后再清潔;工作結束后,用戊二醛或500 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工作臺面和儀器表面、用
1000 mg/L有效氯溶液拖擦消毒地面;生物安全柜使用前應檢查各項指標,包括風速、氣流量和負壓在正常范圍等[2],若出現異常應停止使用,并立即檢修,其高效過濾器(HEPA)的更換需注意生物安全污染,更換下的濾膜應置于專用塑料袋密封后送指定地點焚燒銷毀;標本離心時帶蓋離心,離心后等待至少30 min再打開離心機蓋子,標本管在生物安全柜內揭蓋,以防傳染性氣溶膠的產生;意外生物安全事故發生時,應立即緊急處理:如血液濺灑于皮膚表面,應立即用肥皂和流水清洗皮膚,如血液濺入口腔、眼睛,應反復用清水、自來水或生理鹽水長時間沖洗,如皮膚被針刺、利器割傷,應先在傷口旁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再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過氧乙酸等)消毒,并包扎傷口,之后立即報告,進行后續處理等。
生物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國也在不斷完善生物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采供血工作站因其工作的特殊性,生物安全工作尤應得到重視。各采供血工作站應該結合各自實際工作的不同,制度適合自己實驗室的管理文件,保障生物安全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我國血液事業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3]。
[1]衛生部.血站質量管理規范[Z].衛醫發[2006]167號.
[2]溫占波,趙建軍,王潔,等.生物安全柜的使用選擇和生物防護性能檢測及評價[J].醫療衛生裝備,2008,29(4):14-16.
[3]代金平.開展采供血全面質量監督工作的體會[J].當代醫學,2010,16(2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