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輝
放置宮內節育器(IUD)是臨床常用的一種避孕節育措施,具有安全、方便、經濟、可逆等優點。在放置IUD術后,部分女性可能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筆者采用術前口服雙氯芬酸鉀預防放置IUD所致疼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將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2009年5月~2012年4月在我院放置宮內節育器的152 例已婚已育女性為研究對象,經期均在7 d以下,白帶常規正常,自愿要求將放置IUD作為避孕方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不能完成隨訪、雙氯芬酸過敏、消化道潰瘍、合并嚴重心、肝、肺、腎疾病、高血壓、重度貧血、生殖系統炎癥等放置IUD禁忌證女性[1]。
將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76 例,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為(28.89±4.64)歲;體重49~75 kg,平均體重為(58.75±3.78)kg;月經周期22~35 d,平均周期為(29.57±2.45)d;分娩方式包括剖宮產22 例、自然分娩54 例。觀察組76 例,年齡22~37 歲,平均年齡為(29.33±4.25)歲;體重50~76 kg,平均體重為(58.32±3.68)kg;月經周期21~33 d,平均周期為(30.12±2.08)d;分娩方式包括剖宮產20 例、自然分娩56 例。
兩組研究對象的年齡、體重、月經周期、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剖宮產術6 個月后或自然分娩惡露干凈后宮內放置IUD,本研究采用的IUD均為TCu宮內節育器(無錫市醫療器材廠生產)。觀察組于術前30 min給予口服雙氯芬酸鉀膠囊(湖南金沙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規格:25 mg,國藥準字H 20010549)50 mg[2]。對照組未給予特殊處理。觀察兩組患者術后6 h疼痛程度和不良反應的差異。
1.3 判斷標準 采用可視化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以0 分表示完全無痛,10 分表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囑患者根據自身疼痛程度標出刻度。VAS評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劇烈[3]。
治療期間,如同一例患者同時發生多種不良反應,數據統計時以癥狀最嚴重的不良反應計一次。
1.4 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均錄入到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當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疼痛程度比較 對照組VAS評分(2.12±0.44)分,觀察組VAS評分(0.84±0.12)分,兩組VAS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研究對象均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
宮內節育器是一種以改變子宮內生化環境來影響受精卵著床的避孕方法,由于其安全、長效、方便的特點,已成為臨床上已婚女性最常用的避孕方法[4],取環后不影響再次妊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宮內節育器的異物作用可引起子宮內膜發生無菌性炎癥,影響受精卵著床。含銅宮內節育可釋放銅離子,對精子、胚胎均具有殺傷作用。該方法受到廣大有避孕要求的育齡期女性歡迎。
放置宮內節育器術后可能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可能是由于放置IUD的操作使宮體和宮頸口疼痛感受器受到機械性刺激,引起子宮內膜釋放大量的前列腺素(PG)而誘發子宮平滑肌收縮,導致宮體痙攣性疼痛、宮底彌散性疼痛等不適感覺。
雙氯芬酸鉀是新一代速效、強效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活性,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途徑,抑制了中樞神經對末梢疼痛感受器的傳入反應,減少神經末梢對疼痛的敏感性,對各種短期疼痛可起到良好的鎮痛效果。用藥后不良反應較少,可偶見消化道不適、罕見消化道出血、頭痛、眩暈、嗜睡、皮疹、肝損傷等。本研究將其應用于預防放置宮內節育器所致疼痛,未發生明顯不良反應[5]。
本研究發現:采用雙氯芬酸鉀預防放置宮內節育器所致疼痛效果滿意,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予以推廣。
[1]符旭東,李海萍,付曉琴.雙氯芬酸鉀的臨床應用及制劑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藥,2002,3(1):58-59.
[2]徐立群,李向東,于永鐸.穴位埋線配合雙氯芬酸鉀片治療痔瘺術后疼痛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5):175-176.
[3]郭麗娜,岳秀英,鄒艷,等.雙氯芬酸鉀用于預防放置宮內節育器疼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19(8):491-494.
[4]門宏堅.宮內節育器的并發癥及防治分析[J].當代醫學, 2012,18(25):108-109.
[5]孫含.雙氯芬酸鉀栓用于無痛人工流產術后鎮痛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1,23(4):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