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 劉子太 朱琳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是一種常見病,通常采用的治療方法有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口服131I治療、手術治療3種方法[1-2]。藥物治療復發率高,部分患者可出現過敏、白細胞減少、肝臟損害等不良副作用,另外,服用抗甲狀腺藥物的患者需要定期復查血常規、肝功能等;手術治療通常適用于甲狀腺腫大比較嚴重的患者,如果手術切除甲狀腺組織較多,易發生甲狀腺功能減低(甲低),如果切除組織較少,又易復發,并且手術中有可能切除甲狀旁腺或損傷迷走神經;口服131I治療效果高、副作用少,但甲低的發生率較高,一般認為甲低的發生率與劑量呈正相關,恰當的131I治療劑量是療效的關鍵[3]。為了在取得較好療效的同時,減少甲低的發生,我們采用小劑量131I分次療法,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5月~2011年12月來我甲狀腺門診就診經131I治療并有復診記錄的患者共124例,患者治療前均已確診,部分是術后復發或藥物治療無效者。其中男31例(25.0%),女 93例(75.0%)。年齡最小 16歲,最大62歲,平均年齡(36.9±13.3)歲。病史2個月~12年。
1.2 臨床表現 124例患者中,甲狀腺Ⅰ度彌漫性腫大者45例(28.3%),Ⅱ度彌漫性腫大者66例(53.2%),Ⅲ度彌漫性腫大者21例(16.9%),多發性囊腫1例(0.8%)、混合型1例(0.8%)。突眼性甲亢43例(34.7%),彌漫型甲亢 81例(65.3%)。心率>100次/min的44例(35.5%),收縮壓>140 mmHg的 14例(11.3%),舒張壓>90 mmHg的 1例(0.8%)。怕熱、多汗 114例(91.9%)、活動時氣短 19例(15.3%)、心悸 113例(91.1%)、易餓多食114例(91.9%)、易激動 105例(84.7%)、消瘦 106例(85.5%)、手抖 91例(73.4%)、乏力 106例(85.5%)、大便次數增多 92例(74.2%)、失眠 18例(14.5%)、胸悶 30例(24.2%)。另外,有1例患者有重癥肌無力。
1.3 治療方法 我們采用小劑量131I治療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年齡、病程、嚴重程度、甲狀腺質地,每次口服131I 1.5~2.5 mci,3個月為1個療程并復查甲狀腺功能,直到甲亢癥狀、體征好轉、甲狀腺功能測定正常后,停止服藥,同時輔以多維元素片加強營養。另外對出現甲低的患者,給予甲狀腺片治療,20~40 mg/d。
1.4 療效判斷標準[4-5]治愈(包括甲低):甲亢癥狀及體征消失,甲狀腺腫大縮小,游離T3(FT3)、游離T4(FT4)、敏感促甲狀腺激素(sTSH)恢復正常者。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未改善或是加重,FT3、FT4未見下降,TSH仍較低。復發:治療好轉后甲亢癥狀、體征再次出現,FT3、FT4再次增高者為復發。甲低:臨床出現甲低癥狀、體征,FT3、FT4低于正常,血清sTSH升高,并用甲狀腺片治療治愈者。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 大部分患者在服藥后,甲亢各種癥狀均有比較明顯的好轉,體重增加,飯量減少,大便次數減少正常,心率恢復正常,手抖癥狀緩解或消失,甲狀腺體積縮小,突眼癥狀減輕。
2.2 療效 口服131I治療的124例中,隨訪1年以上,治愈114例,治愈率為91.9%,在治愈的114例中,口服131I 1個療程治愈者有40例,占35.1%;2個療程治愈者有53例,占46.4%;3個療程治愈者有13例,占11.3%;4個及4個療程以上治愈者有8例,占7.2%。
病史在0.5年以內、0.5~1年、1~5年、5年以上的患者治愈率分別為97.0%、91.7%、88.7%、72.7%,病史在5年以上患者的治愈率較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甲狀腺Ⅰ度、Ⅱ度、Ⅲ度腫大者的治愈率分別為91.0%、92.9%、89.7%,經統計學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突眼患者的治愈率低于未突眼患者,分別為88.0%和94.1%,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
2.3 甲低發生情況 治療1個療程中,8例出現甲低;治療2個療程中,3例出現甲低;治療3個療程中,2例出現甲低;治療4個療程中,有1例出現甲低;治療觀察4個療程以上的患者中未再出現新的甲低患者。其中,大部分甲低患者均為一過性甲低,在6~9個月后恢復正常,有3例發展為永久性甲低,發生率為2.4%,后經服用甲狀腺素片控制;另外,部分患者出現甲低后,又復發甲亢,原因待查。
2.4 不良反應 124例患者經131I治療后,有4例好轉后又出現復發,復發率為3.2%,低于同期在同一門診經他巴唑治療患者的復發率(4.7%),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例患者曾出現過全身抽搐,后經治療好轉,原因不明。2例突眼加重,3例出現腿腫,4例出現眼瞼腫脹,1例出現過全身瘙癢,8例在治療期間有甲亢性心臟病,包括心房纖顫、心室肥厚、竇性心動過速等。未出現粒細胞減少、甲狀腺危象等嚴重不良反應。
小劑量131I治療甲亢具有安全、經濟、簡便、復發率低等特點,近年來治療的適應證不斷擴大,特別適用于甲亢手術后復發或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等藥物治療無效者。只有妊娠和哺乳期是絕對禁忌使用,除了10歲以下兒童慎用,可較安全地應用于其他任何年齡組患者[6]。本次調查的124例中,年齡最小16歲,最大62歲,病史從2個月~12年,均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治愈率達到91.9%,效果好于同期同一門診用他巴唑治療的患者(治愈率87.5%);但經觀察,病史>5年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差,可能這部分患者出現甲亢后,治療開始的時間較晚,未能及時得到規范、正確的治療。大部分患者口服1個療程,臨床癥狀及體征即出現好轉,FT3、FT4明顯下降,80.0%的患者2個療程即可治愈,但甲狀腺腫大和突眼恢復較慢。甲亢病情較重的患者服藥次數較多,但最終的療效與甲狀腺腫大程度和突眼情況無關。另外,部分患者治愈后出現復發,復發率為3.2%,明顯低于用他巴唑治療的患者的復發率(4.7%)。
口服131I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甲低,它是由于131I產生的β射線對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產生了過量的抑制和破壞作用。國內通常是采用一次足量口服131I治療甲亢,即先掃描甲狀腺重量,然后根據標準公式確定劑量的大小,劑量通常在5~13mci[7-8],這種方法造成甲低發生率較高;為了減少副作用的發生,我們綜合病程長短、甲狀腺質地、年齡等因素,采用小劑量給藥(1.5~2.5 mci),分次治療,避免了一次足量給藥所引起的甲低發生率高的情況。共有14例患者在治療1個療程后出現一過性甲低,疑與131I的劑量稍大和個體對131I的敏感性有關;有3例出現永久性甲低,有可能與患者的自身免疫狀態有關。一般報道的永久性甲低發生率在5.0%左右[9],在我們治療的患者中,經隨訪觀察,永久性甲低發生率只有2.4%,并且這幾例患者經每日口服甲狀腺片(40 mg)后,均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
在治療的124例患者中,有8例同時并發甲亢性心臟病,可能與病情較重、病程較長有關,除了甲亢的臨床表現外,還存在心率失常、心臟擴大、心力衰竭等一系列病變。我們在使用口服131I治療甲亢的同時,同時采用了一些治療心臟病的藥物,一般情況下,甲亢緩解后,心臟病變即可以消失或減輕。
另外,本次治療的患者中,部分是術后復發或者長期使用甲亢藥物治療無效者,經131I治療后,大部分患者均治愈,說明口服131I治療也是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一種較好的替代療法。
因此,采用分次小劑量口服131I治療甲亢,效果較好,治愈率高,復發率和甲低率低,但是由于隨訪觀察的時間短,對副作用的觀察不夠全面。同時,部分病人未能按醫囑規范的按時復診服藥,可能會影響治療的效果。
[1]程芳.小劑量他巴唑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8例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5):141-142.
[2]楊洪.131 I聯合石麥飲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3):120-121.
[3]何雨潔,張成席,胡繼青,等.131 I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230例療效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9,16(3):144-145.
[4]唐曉燕,劉子太,王羽.小劑量131碘分次療法治療Graves病327例療效分析.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4,19(2);122-123.
[5]王強,楊吉生,余大富,等.Grave病131 I治療后加服抗甲狀腺藥物療效分析[J].中華核醫學雜志,2004,24(6):375.
[6]Lazarrus JH.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radioiodin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hyroidism: a summary. Prepared by the Radioiodine Audit Subcommittee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Committee on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and the Research Unit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J]. J R Coll Physicians Lond,1995,29(6):464-469.
[7]黃文平.131 I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癥286例臨床分析[J].山東醫藥,2008,48(16):74.
[8]徐娜,金文波.131 I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07,20(5):873-874.
[9]梁藎忠,張存泓.常見內分泌及代謝病的診斷與治療[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