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及北京市衛生局的領導下,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廣大干部職工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積極推進新版GMP 實施,努力加強藥品市場監管,及時應對藥品突發事件,嚴厲打擊制售假藥行為,深入宣傳合理用藥知識,繼續強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從而圓滿地完成了“十八大”的藥品安全保障任務,提升了首都市民的安全用藥水平,促進了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年來,全市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和涉藥單位親歷了許多重要新聞事件,留下了許多難忘的記憶。
日前,《首都醫藥》雜志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編委會委員、編輯、記者和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領導與處級干部,共同評選出了“2012 年北京市藥品監管十大新聞”,“國內首個省級‘生物醫藥創新促進平臺’啟動”、 “北京市藥監局政務微博‘北京藥事’正式開通”、 “北京市藥監局積極應對‘毒膠囊’事件”等新聞事件以高票當選。
2012 年2 月,“北京市生物醫藥創新促進平臺”正式啟動。這是由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牽頭建立的集政策支持、信息服務、技術支撐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為國內首個省級“生物醫藥創新促進平臺”,旨在促進北京市醫藥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
2012 年3 月1 日,北京市藥監局正式開通“北京藥事”政務微博,并進駐市政府“北京微博發布廳”,傳遞藥監聲音,回應社會關切。
2012 年初,鉻超標藥用膠囊事件發生后,北京市藥監局積極應對,按照國家藥監局統一部署,對北京市66 家在產膠囊劑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了全覆蓋監督抽驗,共抽驗膠囊劑藥品538 批次。其中,合格產品537 批次;不合格產品1 批次,涉及1 家生產企業,遏制了“毒膠囊”事件對本市的影響。
2012 年9 月28 日,“安全用藥、健康人生”50 集系列情景劇光盤正式出版發行。該系列情景劇歷經5 年,分4 期拍攝,自2008 年5 月開始先后播放5 萬場次,受眾達360 萬人次,先后獲得區級首都市民學習品牌和2011 年首都醫藥衛生文化建設創新成果獎。光盤的出版發行,將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應,提高全國公眾安全用藥意識。
2012 年9 月,為保障“十八大”期間首都藥品生產經營秩序穩定,北京市藥監局先后開展了3 次藥品安全應急演練——迅雷行動、利劍行動、平安行動,對全市轄區內藥品零售企業、藥品批發企業、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藥品生產企業和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突擊檢查,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2 年5 月23 日,北京市藥監局與公安部門聯合執法,歷經半年偵查,對位于豐臺區、房山區的9 個制售假藥窩點展開了集中抓捕清查,抓獲犯罪嫌疑人13 名,摧毀了犯罪團伙的制假售假設備和銷售網絡,查獲假藥共66 種、3643 瓶(盒),貨值近20 萬元。
2012 年,北京市藥監局投訴舉報中心成立,并于2013 年試運行。市民可通過撥打12331 電話或登錄舉報中心網站,對“三品一械”違法違規現象進行投訴舉報。
2012 年10 月29 日,北京市保健食品化妝品檢驗中心成立。檢驗中心主要承擔北京市保健食品、化妝品的許可檢驗、監督檢驗、評價檢驗和安全風險監測檢驗等工作,在規范職能和人才隊伍建設上實現了質的突破,走在了全國前列。
2012 年,北京市藥監局海淀分局、北京市藥品檢驗所被評為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先進集體,受到人力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表彰;北京市藥品稽查辦公室綜合執法科科長劉恒當選“全國十大藥監之星”。
2012 年7 月21 日,北京市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災害發生后,北京市藥監局反應迅速,緊急部署,領導深入一線指導救災,各分局藥監人員堅守崗位,第一時間統計企業受災情況,嚴格控制受污染產品,杜絕隱患產品進入市場,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組織調配物資,北京市藥監局及各分局為災區捐款8.156 萬元,捐贈藥品等物資價值50 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