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雷雷
(太原理工大學 陽泉學院,山西 陽泉 045000)
煤礦生產和開采所處的自然條件和作業環境惡劣,煤炭資源貯存于地下,埋藏較深,地質結構復雜。各種不可預見的因素,例如水災、火災、高瓦斯、煤塵、頂板等都可能造成事故;而且井下環境復雜,作業面集中、溫度高、通風不暢、照明不足、等等,都會導致不安全因素,影響職工工作狀態。正是由于自然條件的惡劣,故對煤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工作人員存在僥幸心理。例如:常會聽到一些“坐皮帶”、“扒礦車”等行為引發的安全事故報道。有些職工在井下作業時,偷懶、圖省事、省力、或早上罐等,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造成了嚴重的思想麻痹,行為上脫離實際,最終發生嚴重事故。
2)工作人員違章指揮、違規作業、超能力生產、監管措施不到位。多數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企業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不遵守相應的生產規章、超能力、超強度開采,違章指揮造成的。例如:a.由于跟班人員不負責任,存在“應該不會有事”的麻痹思想,沒有認真落實安全措施,只求提高工作效率而忽視工程質量;為圖省事操作、走捷徑,甚至使用手段威逼利誘、強行作業。一些綜合素質較低的工人,迫于壓力言聽計從、違規作業,結果導致了事故的發生。b.由于某些領導干部不常深入現場了解實際問題,并與工程技術人員溝通協調不夠,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觀認識執行,因而導致了決策上的失誤,在執行中出現了嚴重的后果。c.存在作假現象。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一絲虛假,安全生產責任必須落實到每個人。很多煤礦企業正是因為領導者責任心不強、不遵守相關規定,忽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為了“表面干凈”大搞“形象工程”。領導檢查工作時,表現認認真真、一絲不茍;領導一走,我行我素。在要求整改的安全隱患上,虛張聲勢,不能實際落實,因此偏離了軌道,埋藏了隱患。d.監管措施不到位。為了避免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規,例如《勞動法》、《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規程》等等。只要認真落實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大部分礦難都可消弭于萌芽狀態。由于煤礦企業落實法律法規不到位,規章制度雖有、但不遵照執行,加之監管措施不到位,姑息了煤礦企業的違規行為,終會造成事故的發生。我們分析許多安全事故案例時發現,其中不按規程生產、違章作業、工作人員麻痹大意、違規作業造成的事故在生產事故中占到80%。可見,人為因素是煤礦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3)安全教育不到位,從業人員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識淡薄。一些煤炭企業對職工的安全宣傳教育不夠重視,方法不夠恰當,未能深入人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民轉變為煤礦工人,存在文化水平低、法制意識淡薄、安全意識不強等問題。煤礦企業雖在各種會議上泛談安全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安全教育的方法和職工的感受,出現有應該知道的安全知識不知道,應該學會的技能學不會;職工已習慣了“左耳進、右耳出”,安全意識未能深入職工內心,導致了煤礦事故頻發,所以必須抓緊落實安全教育工作。
技術設備包括生產設備及安全防護技術設施兩方面。生產設備缺陷主要是由于煤礦企業在生產設備上投入不足、維護不夠,設備更新周期過長,導致生產設備陳舊、老化,故障頻出,安全性能低下。安全防護技術設施缺陷主要是由于設備的不齊全,安全設施不符合既定標準,操作不當由疏于對安全防護設施的維護,致使安全防護設施故障多。
上述分析認識到:環境、人為、技術設備、管理等因素的不足,是導致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為了從根本上預防和遏制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改善煤礦安全生產現狀,下面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1)改善職工工作環境。生產環境直接影響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針對井下存在瓦斯、毒氣、煤塵水災等自然災害,煤礦企業應當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和專業的技術管理人員,改革煤礦開采工藝、合理設計布局采區、制冷降溫、加強通風,創造適宜的環境溫度和經濟合理的照明條件,提高職工操作環境能見度,促進生產效率提高,克服環境不利因素。
2)完善管理體制,加強隊伍建設,加大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力度。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科技標準;組織制定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落到實處。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部門、各類人員的安全責任,層層簽訂責任狀。安全生產檢查常抓不懈,對事故隱患定責、定人、定時,確保消除安全生產隱患。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工作人員文化技術水平。建立健全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制度,加強要害工種和調崗工種的培訓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在職培訓和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文化水平和素養,確保職工認識到煤礦開采的高風險性。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活動,并對煤礦職工進行心理指導,使職工在各種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都能正常發揮技術水平,妥當處理險情、保證安全生產。
3)加大安全生產設備投入。先進的設備設施能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煤礦企業要保證安全生產設備的投入,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配備安全生產設備,并定期保養維修、確保設備完好;更要堅決改造、更換落后老化的生產設備,推進煤礦生產設備的現代化、數字化、自動化。
當前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事故頻繁發生已成為我省經濟發展安全穩定中的一個突出問題,要從根本上防治煤礦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除從管理、技術、設備方面下功夫,還須完善安全生產的法律體系和煤礦企業的管理體制,加大法律處罰力度。本文通過分析煤礦安全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能對煤礦安全生產有所幫助。
[1]田水承,李紅霞,馮長根.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the safety incentive mechanisms[J];Journal of Coal Science&Engineering(China),2001(01):70-74.
[2]楊計先.淺談煤炭企業的安全管理[J].煤,2010(7):119-120.
[3]華冬銀,張正堂.淺談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管理與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14):60-61.
[4]張力.我國煤礦重大事故危害控制體系建設研究[J].煤礦安全,2010(2):60-62.
[5]王莉,田水承,王曉寧.聯系熵在煤礦安全預評價中的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9):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