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靜,彭秀軍,龐 旭,李 媛,于 潔
圓錐角膜發(fā)病率約為1/2000,約21%的圓錐角膜病患者最終需要采用角膜移植手術。近年來,以核黃素為光敏劑,通過370 nm紫外光對角膜局部照射后產生膠原纖維交聯,增加角膜硬度,治療圓錐角膜的方法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不錯的療效,開辟了以角膜成形治療為代表的新領域[1]。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采用角膜交聯治療進行性圓錐角膜患者20例36眼,取得明顯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科采用角膜交聯治療圓錐角膜患者20例36眼,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齡(30.0±10.5)歲,隨訪時間(18.1±9.7)個月。2例初診18例轉診患者均病例資料完整,6例進行過角膜接觸鏡治療。術前檢查:角膜中央屈光力(62.60±12.70)D,同一患者兩眼角膜中央屈光力差值(7.95±5.08)D,角膜表面對稱指數為1.14±0.58,角膜表面不規(guī)則指數為2.17±1.77,平均最大角膜屈光力(53.70±7.50)D,模擬散光度數(SimK′s Astig)為(6.50±4.40)D,角膜下方與上方平均屈光力差值(I-S值)為(6.30±3.87)D,測量平均最佳矯正視力為0.39±0.31(標準視力表logMAR)。
1.2 治療方法
0.5%鹽酸奧布卡因表面麻醉下,機械法去除角膜表面直徑范圍內9 mm上皮以利于核黃素滲入角膜,0.1%核黃素溶液(10 ml 20%右旋糖酐溶液中加入磷酸核黃素10 mg)每5 min滴1次,持續(xù)30 min,在裂隙燈藍光照射下觀察到角膜黃染確認核黃素已進入前房。在距離角膜1 cm處用波長370 nm紫外線A雙二極管照射30 min,強度為3 mW/cm2(等于5.4 J/cm2),光束直徑為9 mm。照射過程中,維持角膜表面溫度恒定,避免灼傷角膜,每5 min用0.1%核黃素溶液沖洗1次角膜表面。術畢佩戴浸泡3 g/L氧氟沙星的角膜接觸鏡,直至上皮愈合[2]。
2.1 常規(guī)基礎護理
2.1.1 門診初診患者及外院轉診患者及時轉診至屈光門診,進行專科檢診、咨詢并行常規(guī)檢查。如伴隨其他眼科疾病,如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幫助患者聯系相關專業(yè)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2.1.2 術前護理 符合手術適應征的患者,協助醫(yī)生建立專科病歷檔案,填寫真實資料及聯系方式,向患者介紹治療方式、治療時間、治療過程、治療預后、治療風險等,評估患者及家屬性格特征,提出護理診斷,有針對性地進行術前指導。
2.1.3 術中護理 治療當天準備手術器械、麻醉藥品,配制0.1%核黃素溶液。首先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及住址、出生日期或電話等(防止重名),詢問術前是否常規(guī)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幫患者戴一次性帽子、穿隔離衣、鞋套等,長發(fā)扎向一側,以保持治療時頭枕部平整。帶領患者進入手術室準備間,再次向患者講解術中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紫外光照射時應注視光源,盡量避免眼球轉動,出現光源溫度不穩(wěn)定及時報告醫(yī)生。皂液清潔眼周圍局部皮膚,沖洗后按內眼手術要求用9 g/L氯化鈉注射液+慶大霉素8萬U行結膜囊沖洗,5 g/L碘伏消毒眼瞼及頭面部皮膚,消毒過程中注意避免消毒液進入結膜囊或接觸角膜及結膜表面。麻醉方式采用4 g/L鹽酸奧布卡因滴眼液(倍諾喜,參天制藥)局部麻醉,結膜囊沖洗前點第1次,結膜囊沖洗后點第2次,術前再點第3次。向患者告知手術開始,按術前醫(yī)囑執(zhí)行眼位配合,術者去除角膜中央9 mm上皮后,開始0.1%核黃素溶液點眼,每5 min 1次。30 min后佩戴角膜膠原交聯治療儀開始照射。照射過程中,囑患者注意注視光源,開始計時,每5 min用0.1%核黃素溶液沖洗1次角膜表面,患者有不適及時報告。
2.1.4 術后護理 摘掉治療儀,9 g/L氯化鈉注射液沖洗結膜囊去除殘留的核黃素,佩戴浸泡3 g/L氧氟沙星的角膜接觸鏡,直至上皮愈合。術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點眼,4次/d,共2周。1 g/L玻璃酸鈉滴眼液點眼,4次/d,共2周。氟米龍滴眼液點眼4次/d,共1個月。囑患者術后不要揉眼,8周內避免劇烈對抗性運動,手術后飲食不必刻意增加雞蛋、魚、雞鴨等高蛋白質的攝入,應多食新鮮蔬果及補充維生素,少吃辛辣刺激及油膩的食物;手術后一周內不宜低頭洗頭,1個月內不要淋浴或游泳,以免臟水入眼引起感染[3]。用藥前應洗凈雙手,將藥液滴在結膜囊內,不要直接滴在角膜上,藥瓶不要接觸眼球,并注意不要用力壓迫眼球,以免引起眼球穿孔。
2.2 心理護理 (1)認真傾聽患者的咨詢,針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作出合理的解釋,尤其要講解清楚治療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項,使患者認清治療的整個過程以取得患者的配合。(2)術前了解患者職業(yè)情況及對治療的預期,通過談話、宣傳手冊向患者介紹有關治療的歷史及發(fā)展情況、治療原理及治療方法,增進患者對角膜交聯治療方法的了解[4]。指導患者做固視訓練以確保手術當中光照射的準確性。應向患者講明術中應消除緊張情緒,主動與醫(yī)生配合,以獲得較好的術后效果。(3)消除患者手術時的焦慮、恐懼、緊張等情緒,以及四肢肌肉僵硬、冰冷等情況,注意通過語言交流安撫患者情緒[5]。(4)術后告知患者術后眼部有輕微的異物感、流淚、疼痛屬于正常情況,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緊張情緒。如術后出現輕微疼痛,可臨時口服1片去痛片,如疼痛明顯,則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以除外急性炎癥、感染的可能。囑患者術后連續(xù)復診,分別于3 d、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2年各復診1次,如有特殊情況需隨時就診。注意觀察近期是否存在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板層角膜炎等病原體感染及角膜基質渾濁等并發(fā)癥,終身注意眼壓升高的情況,以及對以后可能出現的眼部病變需做手術或治療時的影響。
隨訪觀察,角膜交聯術后1年,21眼最佳矯正視力至少提高一行l(wèi)ogMAR視力,8眼維持穩(wěn)定。21眼散光度平均降低0.91 D,14眼不變。角膜中央屈光力,25眼平均降低了2.73 D,6眼進入靜止期。最大角膜屈光力,22眼平均降低1.42 D,12眼保持不變。散光度、角膜中央屈光力、最大角膜屈光力最低下降0.50 D。
紫外光核黃素角膜膠原交聯療法的出現,為圓錐角膜、醫(yī)源性角膜擴張、難治性角膜潰瘍等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角膜交聯治療中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順利進行治療的前提,熟悉治療原理和治療步驟是護士配合治療的關鍵,確保護理操作的嚴格執(zhí)行是順利治療的保證。進行詳細正確的健康教育以及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是達到預期治療目的、促進病情康復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Wollensak G.Crosslinking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keratoconus:new hope[J].Curr Opin Ophthalmol,2006,17(4):356-360.
[2] Xia Y,Chai X,Zhou C,et al.Corneal nerve morphology and sensitivity changes after ultraviolet A/riboflavin treatment[J].Exp Eye Res,2011,93(4):541-547.
[3] 呂秋榮,林意玲,江海鷹.準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鑲術治療屈光不正患者的護理[J ].護理學雜志,2006,21(2):38-39.
[4] 宋躍,徐春玲.近視患者接受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前后的心理變化[J].眼視光學雜志,2000,2(4):250-252.
[5] 吳春麗,楊志強.加強醫(yī)患溝通改善醫(yī)患關系[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2,33(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