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和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做好稅收工作意義重大。全國稅務系統要堅持穩中求進、奮力扎實開局,著重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組織稅收收入。要堅持依法征稅,努力實現稅收收入預期目標,把握好稅收收入形勢。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既要完成稅收收入目標,又要堅決避免收過頭稅。抓好組織收入原則的落實,開展組織收入原則落實情況檢查,規范征管秩序。把提高稅收收入增長質量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認真做好稅收收入質量評價工作。加強稅收分析預測,及時了解和掌握稅源變化趨勢,查找稅收征管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采取加強管理的措施。
(二)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完善稅收法律體系,抓緊做好稅收征管法修改工作,提高制度建設水平。規范稅收執法行為,減少執法的隨意性。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規范和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嚴格執行重大稅務案件審理和個案批復制度,從源頭上預防執法風險。強化稅收執法監督,圍繞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和稅收征管的關鍵環節,開展稅收執法督察。深入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嚴格落實問責制度。繼續深化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穩步推進依法行政綜合績效考核和示范單位創建工作。
(三)結合稅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完善和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完善試點辦法,適時擴大試點范圍。研究實施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擴大內需、支持發展實體經濟、推進城鎮化等稅收政策,完善和落實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流通業等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要鼓勵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研究支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稅收政策,制定促進農業科技應用等稅收政策。要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合理調整消費稅稅率結構、征收范圍和征稅環節,研究將部分高污染和高能耗產品、奢侈品納入征收范圍。完善資源稅制,研究適當調高部分礦產品資源稅稅額。制定環境保護稅改革方案。加強企業所得稅法配套制度建設,完善總分機構所在地稅收分配和管理辦法。堅持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完善區域性所得稅優惠政策。要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范圍,完善殘疾人就業等改善民生的稅收政策。繼續認真落實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密切跟蹤和認真分析實施情況。做好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準備工作。要構建地方稅體系,推進正稅清費,培育地方主體稅種。
(四)持續優化納稅服務。推進納稅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建立涵蓋理論基礎、制度安排、業務規范、平臺建設、組織保障和考核評價等在內的納稅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整體框架,積極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做好稅收政策和管理措施的解讀工作,堅持誰制定誰解讀,增強統一性。加強納稅服務平臺建設。
(五)全面強化稅收征管。要認真貫徹全國稅務系統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兩提高、兩降低”的目標,切實加強稅收征管,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推進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加大稅務稽查力度,加強各稅種管理,重點做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后的征管風險防范工作。切實抓好非勞動所得等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征管。進一步深化信息管稅。
(六)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要圍繞抓班子、激活力、強素質,不斷提高稅務干部隊伍建設水平。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進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七)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加強源頭預防,強化權力監督制約,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深入開展專項治理,樹立稅務部門良好社會形象。